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无寻处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2章 秋冬125

第72章 秋冬125

玫瑰与玫瑰 2022-07-06

  顾澈没能见上温十安最后一面,在他答应了所谓的交换条件后,他以永不入京为代价,求了温十安活路。

  临走前,夏田寿拄着拐杖来送他,沧桑留在他掩饰不住的斑白鬓角里,顾澈于心不忍地别开眼,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最终还是一个人去了南京,金陵大学校的校长为他办了接风宴,见他未带旁人,还笑问是不是爱人害羞,他不舍得带来。

  南京对他来说,总归是个陌生的地方,他像个唐突的来客,惊扰了仲夏金陵,美景再难入眼。

  偶然在报纸上看见黎元洪的消息,说他去了天津,做起了生意,因为自觉张勋复辟一事愧对百姓,便再不涉政事。

  段冯二位控制北京政府,却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试图进行独裁统治。

  顾澈有些恍惚,他们似乎一直在奋斗,却离共和越来越遥远。

  夏田寿时常写信过来,讲到北京的玉兰花落了一地,讲到今日梦到了过去种种,又讲到他开始写作新的文章。

  顾澈一一回复,总不忘提醒夏田寿注意身体。

  白日里他去教学生们上课,讲到白居易孤身参奏被贬江州,有学生问他,心下认为白氏哪首诗词当属最佳。

  他想了许久,想到古原荒草,想到杨女倾城,又想到山寺桃花,字句纠缠交融,最后只拼凑出一个人影。

  他回答说,从无最爱,只在应景。

  他扭过身写下两句诗。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此刻玄武湖的莲花衰败,秋天从南京掠过,满目悲寂寥,只好下一场滂泼夜雨①,才方对得起这句“我有所念人。”

  白氏取名居易,又字乐天,所求也不过如此,匆匆一生行过,回首顿觉,原来所爱所忠皆成遗憾,也只有句“我有所感事”,留给后人猜度。

  一首诗,顾澈只写到了这里。

  足够了,半句怀古,叹居易不易,半句喻今,悲思卿念卿。

  南京城的秋天太悲凉,他并不喜欢,学生们倒很热情,鼓动着他去看看昔日金陵的繁盛。

  有天夜里他走到了秦淮河边,看到十里秦淮灯火通明,江水缱绻东逝,忽然很想去喝一盅酒。

  于是伴着楼台亭榭里的琴声婉转,他坐在摇橹船里驶过一场酒香夜色,梦里是雪月花时②。

  后来听人说,灵谷寺的古木参天,暑时会有流萤漫天,他便时时去寺里闲逛。

  从秋天逛到了冬天,大雪纷飞时,他遇到一位住持,听说他来看萤火虫,便笑他来错了时候。

  顾澈拍了拍肩上的雪,说这雪景也美,值得一场风尘仆仆。

  其实他并不在意时节,也不在意流萤,只是想给自己寻个留存期盼的去处,好让日子还能继续过下去。

  他有时会想起那位在上海曾有过一面之缘的阿兰,盲眼的姑娘守着空室等她的青哥。

  那时他曾对温十安说,生活要有盼头,便只好相信亡人仍在。

  现在回忆起来,一时竟然不知生离和死别哪个更为难捱。

  他和灵谷寺的住持一来二去成了好友,无事时就来陪住持打坐,住持手里的念珠在诵经声里轻轻转动,他就继续盘那根桃木簪。

  住持给过他一串念珠,他笑着婉拒,说自己已经习惯了。

  住持常带他接见香客,前来上香的人叫他顾师父,也有姑娘嗔怨他寡言少语。

  他方才惊觉,自己似乎变了许多。

  从前他最不怕与人周旋,如今见了人群反倒生出些不自在的感觉,好似那些繁华喧闹如针,会扎在心口。

  寺里养了只猫——倒不是养,只是野猫游荡至此,他们时常喂食,动物有灵,就在这里安了家。

  猫和他混得很熟,常来蹭他的裤脚。

  住持打坐时分明闭着眼,却好像能周晓周围万物生长,在野猫悄无声息地靠近时,会提醒他,说她来了。

  然后他的裤脚就会被一只小爪子轻轻地挠。

  他低头看了眼,继续盘那支桃木簪。

  住持说他身上有佛性,这很难得。

  人皆有欲望所求,从无例外,而佛者所求,天下苍生。

  顾澈在猫想要撕咬裤脚时移开了腿,抬手拍了下这个不老实的小家伙。

  他说佛法静心,只能救己,不能救人。

  这是温十安告诉他的道理,若要康衢烟月,只能自己去造。

  夏田寿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从逐渐混乱的字迹中就可见一斑,顾澈只知道他在写一篇文章,还是自己帮忙取的名字。

  《遥远的共和,眼前的共和》

  最后一封信似乎是夏田寿的好友写来的,端正秀丽的楷字,附上了夏田寿临走前写的一句诗。

  “倘见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红尘。”

  字迹癫狂潦草,顾澈废了很大的劲才辨认出来了。

  信上说,那篇力求共和的文章呈上政府,夏田寿却被连人带纸地赶出来。

  顾澈没能见到那篇夏田寿说的“至诚之作”,文章被夏田寿亲手烧掉了,并以这条垂老之躯葬送纸上共和。

  而为反对假共和,孙中山等人在南方发动护法战争,一路北伐而上,可军队内部尚且分崩离析,议和派和主战派两相争斗,护法之程艰难而痛苦。

  顾澈看完信时,学生们恰好朗读完文章,有人轻声问:“先生怎么哭了?”

  他抹了把脸,一手的湿润。

  信上点墨不敢再看,抬头看见窗外又飘起了雪,他悲戚:“我哭国人愚昧,哭前路难行,哭这世道不公,忠骨难安。”

  温十安静心时练字的习惯仍然还在,在这些时候几乎到达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宣纸张张,笔墨顿顿,情思脉脉,从唐到宋的诗篇,都有幸经历这场几万里的对和。

  温十安的手腕肿了起来,因为长久地写字和北京有史以来最为干冷的天,他的手腕又红又肿,夜里常常会疼得难以入睡,即便如此,他仍要每天研磨写字,一直到疼得手腕不能动弹分毫为止。

  或许不是南京的秋悲凉,也或许不是北京的冬凛人。

  总之这场无妄的情意让两个城市黯然失色,从此秋是槿花风,冬是寒衾账③。

  温铎之隔绝了他和外界的一切交流,将他从一个温府带进了另一个温府。

  他写字时,温铎之就坐在窗边,用一把秀气锋利的刀削水果,时不时抬眼看他,刀轻轻在手上转了个圈,又被塞回刀鞘里。

  “我记得你从前很会写行书?”温铎之冷不丁问。

  “阿哥记错了,行体苍劲洒脱,我写不来。”温十安垂着眼,不为所动。

  温铎之思索了下,忽而扬起一个笑,走到他身边道:“是,我记错了,他从前说你的行书自成一脉,不入正统。”

  温铎之似乎很喜欢用这些从前的事来讽刺他。

  温十安并不搭理他,只是见他心情似乎很好,福至心灵地问:“南方要败了,是吗?”

  孙中山带领的南方政党和段冯开战以来,几经波折,温铎之打了几次仗,从他游刃有余的神色里大约也能知道南方的形势不利。

  “或许吧。”

  温铎之似乎对胜负并不关心,温十安知道,他只是热衷于一些刺激性的事物,比如战场上碰撞的兵器声,子弹射出时迸发的火药味,还有绵延的鲜血。

  温铎之拿起他写的字看了看,忽然问道:“你认识一位夏先生吧。”

  温十安没有回答,只是直直地盯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他倒是个有趣的人。”温铎之的神色说不上来是讽刺还是戏弄,总之让人并不舒服,“去总统府叫嚣维护共和,挨了顿打,就晕在大街上了。”

  温十安扣在桌上的手暗暗收紧,眉头紧皱,“你想说什么。”

  “别急嘛,我知道夏先生是你朋友,特意请了医生去照顾,是他自己不愿求医,自怨自艾的,几天前就撒手人寰了。”温铎之笑了起来,伸手抓了一缕温十安的头发,在指尖缠绕,“我这人心善,叫人写了封信,如实告诉你的顾少爷了,也不知他收到后会是什么心情。”

  话说完,他手下陡然用力,扯住温十安的头发,凑近道:“当你不能战胜它,就该融入它,懂吗,十安。”

  --------------------

  【小科普】

  ①夜雨:白居易有诗《夜雨》,其中佳句“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②顾澈听琴饮酒,梦到雪月花时:此意象出自白居易《寄殷协律》,“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③秋是槿花风,冬是寒衾帐:此意象分别取自

  白居易《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皆为思怀之作。

  ———

  文里出现最多的就是白居易了哈哈哈哈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