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良缘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9章112

第59章112

鹊上心头 2022-07-08

  姜令窈抬起头,目光炯炯看向郑峰:“根据这个线索,速速去问花昼社的社长,他大抵能给出线索。”

  郑峰下意识点了下头,片刻之后,他脖子一僵,又看向段南轲。

  段南轲淡淡道:“去吧。”

  静夜花苑已经查无可查,锦衣卫几乎是挖地三尺,此处再无可查之处,姜令窈和段南轲便一起回了县衙。

  待回到县衙时,已过了晚食,钱知县今日除了迎接他们,便再未出现过,此时却等在大堂里,听到马蹄声便颠颠迎了出来。

  “段大人,乔大人,”钱知县满面堆笑,“下官已经备好酒菜,还请两位大人赏光。”

  段南轲看了一眼姜令窈,姜令窈便点头道:“多谢钱知县,酒就不必,只要有饭食便可。”

  钱知县立即激动地道:“好好好,大人想吃什么都可。”

  他极是聪明,今日已经被段南轲拿捏了一回,自不会再给他留下弹劾把柄,绝计不敢再弄些山珍海味巴结上峰。

  但若是敷衍了事,又恐怕锦衣卫报复,因此钱知县特地派人打听了中午段南轲等人的午时,晚上便照着同样的菜单备了一份。

  百味斋的手艺极是不错,即便连着用了两餐,姜令窈都不觉得腻,尤其是那道孜然鸭架,姜令窈很是喜欢,晚上依旧吃用不少。

  一众人等用过饭,姜令窈才同赵喆讲了今日查到的新线索,这可让老大人激动坏了,红着脸差点没哭出声。

  “你们年轻人就是胆大心细,”赵喆拍着腿感叹,“如此,这个案子一定能有大进展,终于可以破案了。”

  老大人一边说一边抹泪,显得激动至极。

  姜令窈忙安慰两句,才道:“老大人,当年现场可有灯笼等物?”

  赵喆不假思索便道:“现场定有灯笼,但当时我们谁都没有特别关注过花园中的灯笼,而且当时通州也有花灯会,花园中的灯笼精致漂亮一些,我们并未在意。”

  “原来关节竟在此处。”

  姜令窈眼睛一亮,她同段南轲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花灯会?”

  赵喆显然也明白了花灯会的关键,他道:“是了,是了,就是花灯会,原来如此啊。”

  待得他们把其中线索全部推敲清晰,凶手的模样已经要跃然纸上,此时赵喆才说:“下午我们一直在翻看卷宗,并未发现有什么特殊的案情,已经着手开始翻找荣娘等人的出身,如今大抵有了些线索。”

  老大人道:“咱们先说秀红,或者是秀盈,若两人是同一人,那么秀红应该是秀盈的本名,秀盈则是花名,我们先暂做一人来看,秀盈当时离开了京中的红招楼,来到宛平,若她还想重操旧业,必要在各青楼挂名,但今日锦衣卫缇骑们也已经询问过,宛平一共只有两家青楼,均不认识秀盈或者秀红,如此看来,她必不是来重操旧业。”

  “根据陈振的口供,她应该是彻底从良,跟着帮她赎身之人来到宛平生活,如此她在宛平县的县志名录上应该登记的就是秀红之名。”

  “不过在我们刚开始查天佑六年卷宗,尚未查到秀红,却查到了一名叫荣雅的女子,出现天佑六年元月的一次绣样会上,不过因展会很小,县志只是一笔带过,上面甚至连参会的绣娘都没有写全,名字也不知是真还是假。”

  如此看来,如果这名叫荣雅的女子就是荣娘,她在天佑六年时还活着。

  赵喆叹了口气:“卷宗太多,即便有几十名锦衣卫一起核查,也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只能一点点翻找。”

  姜令窈却道:“赵大人本就致仕,如今还能为此案操劳,我等自是感激不尽,如此已经很好。”

  段南轲也安慰道:“老大人不必介怀,如今案子已经明晰,凶手身份已经缩小至此,哪怕在整个宛平一一核对灯匠身份,也必能把人寻出,本案一定可以告破。”

  赵喆脸上才多少有些笑意,他感叹道:“眼见后继有人,老夫心中甚是欣慰。”

  几人正在说着案情,外面郑峰快步进来,他身后跟了个瘦瘦小小的中年男人,正瑟缩地看着众人。

  郑峰来到几人面前,一一见礼,然后才到:“大人,此人便是宛平花昼社的社长,也是县中有名的花灯大师,王成。”

  王成看起来四十几许的年纪,胆子也不大,不过却并没有吓得说不出话来,往来答对倒是很是流畅。

  姜令窈问了他几句花昼社的情形,然后才道:“来到路上,郑大人应该已经同你说清因由,你需协助查案。”

  王成忙不迭点头,道:“是,大人,小的知道。”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录,交给郑峰,道:“这是我们花昼社近二十年的灯匠名录,大人请过目。”

  郑峰把名录呈上,段南轲正巧坐在赵喆和姜令窈之间,他便接过名录,摊放在桌上,直接翻开来看。

  花昼社的名录同县衙里的人口名录不同,它上面除了姓名,家住何处便只有擅长手艺和成就。

  除此之外,还要每个人做得最好的花灯绘形,一看便是用来贩售宣传所用。

  段南轲翻了几页,看了看姜令窈,见她摇头,这便看向王成。

  他缓缓开口:“王成,此案涉及多条人命,还望你仔细回答,切勿隐瞒不报。”

  王成一听这话,腿都有些软了,他道:“大人,大人小人一定如实相告。”

  段南轲道:“宛平县中有多少花匠?”

  王成答:“共有八十七名。”

  段南轲又问:“这其中可有谁年龄在四十上下,膝下有一女,大约十三岁左右,并且……”

  他垂眸看了一眼那名录,继续道:“并且他擅长桌灯、琉璃灯和走马灯,走马灯以人物为主。”

  段南轲问第一句时,王成显然有些迷茫,但段南轲根据名录补充之后,王成便立即有了成算。

  他略一思索,道:“大人,宛平的所有灯匠我都认识,若是按您的说法,年龄在四十上下且膝下有女,此番并不少见,但擅长琉璃灯者却不多,整个宛平一共只有二十人许。”

  “这其中符合大人要求的,大约只有十人,不过我只知年纪,对于他们膝下是否有女儿并不知情。”

  王成倒很是诚恳,能把范围缩小到十人,已经是意外之喜。

  姜令窈也看了一眼那名录,她忽然心中一动,手放在桌下,轻轻拽了一下段南轲的衣袖。

  段南轲眸色微闪,他偏过头去,聆听凑在耳畔的轻柔嗓音。

  “大人,可否把灯拿给王成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