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离南枝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北伐253

第一百零七章 北伐253

秋池鹿 2022-07-20

  治平二年二月十五,琅琊王王世勋于河北东路的彤云镇前点兵,北上西京道。

  冀北地区还未开春,寒风扑面犹如刀割。沈若筠裹着厚斗篷站在彤云镇城门处,见此地早已破败不堪,只能勉强分得清城门上“彤云”二字。

  熙宁十六年冬夜,祖母领着守城兵士死守此镇。长姐闻讯,带领冀北军寒夜奔赴,力战辽人,射杀辽军将领耶律璘于此地。

  沈若筠站在这大昱与辽的边界处,想到那个不曾参与却又烙刻心间的寒夜,泪流满面。万望沈家祖宗保佑长姐,叫她此行能顺利将长姐接回。

  因有行军图与被俘辽将,大军一路还算顺利,五日便至大同府城外二十里处,就先在此驻扎。

  沈若筠与王世勋一道勘察地形,又一同制定攻打大同府的作战计划。

  “大同府地势高,远射炮得做特殊设置,或是在工事上建高堡。”

  大同府是西京道最大城池,也是辽国门户,城墙高两丈三尺,地势高险。故夔州大军开道至此,辽人也不如何惧怕。

  王世勋也想修工事,工事可以减少大军伤亡,只是耗时,于是还在犹豫。

  “大战还是尽量减少士兵折损,伤亡多了,士气难免受损。”沈若筠查看地势,“大同府之战,只是北伐的开始,眼下不知城里辽军人数,有何武器,谨慎一些总没错。”

  见王世勋看着自己,沈若筠小声道,“这世上不会有人比我更担心她了,耶律璇险些命丧她手,却偏要强留她,我都不敢想他会如何折磨她……”

  “我都知道的。”王世勋忙道,“所以我想,若是能早些……”

  “我知道你心意,只是首战还是要谨慎些。”沈若筠劝他,“我已想过了,要接回姐姐,不能真等打到临潢府那日。若真到那时,耶律璇必是死也要叫她一起的。”

  王世勋也有此担忧,只是一直未敢说。

  “所以辽的城池不仅要攻下,还要减少夔州军的伤亡,叫辽人知道夔州军所向披靡,辽军不可与之一战。”

  王世勋点头,又见沈若筠神思郁郁,安慰她道,“我觉得耶律璇困着将军,许是担心放将军归来,她必带领冀北大军来伐辽。”

  沈若筠知道姐姐在耶律璇那受尽折磨,玉屏也说她不大好,王世勋这是在安慰她。

  “等接回姐姐,我就请姐姐亲自来点炮,最好活捉耶律璇,凭她处置。”

  沈若筠收敛悲意,与王世勋商议要建什么样的工事,两个人都觉得可以建炮车。炮车为可移动的炮台,远射炮置于其上,四下设箭档,既可移动躲投石,又可防箭刃,还可循环利用。

  如此精简,分离炮车后,修工事只为保护攻城士兵的安全。

  定了方案,沈若筠便去设计可升降的炮台,王世勋与副将们对着行军图策划工事。

  若要坚不可摧,炮台最好是以铁焊铸。沈若筠先以坚木试验。底座为塔形带四轮,上置远射炮与箭档。两侧有穿孔,可由坚硬的巨竹穿入,一端套重物,另一端可将远射炮与兵士托到炮车上。阿筠设计的升降式炮台,属于人工电梯,原理类似辘轳和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桔槔。

  沈若筠想着,又觉得若拿铁铸,可以将远射炮铸在铁皮内,士兵进入其中,操控远射炮伏击。

  她结合军内木板制的炮车情形,画了图纸,与乐安乐康细细讲解了,让他们送回青州山庄,请那里的铁匠们根据图纸来制作简易版的炮车。

  两个人忙碌月余,只见大同府内,也开始有了布防动静,辽人士兵还时常在城外活动。

  “大同府来的辽将是谁?”

  “那些俘将认出是耶律璇的二皇子耶律鸫。”

  “竟是他。”沈若筠想到此人在汴京的所作所为,恨不得活剐了他。

  王世勋也觉得不易再拖,两人择定时间,突袭大同府。五辆炮车在前开道,数轮炮轰后,大同府四下硝烟弥漫,天边都映出了红光。

  斥候不断来报前方各种战况,王世勋的军令不断,进攻不止。

  耶律鸫果然与耶律肻大不相同,顶着炮火带辽军杀出城外。辽人的武器寒光刺目,夔州军的战鼓铿然响起。辽兵闻此鼓声,更为暴怒,在耶律鸫的指挥下,向着炮车猛冲。

  沈若筠觉得地面都在震动,手也紧攥着。王世勋见状,故作轻松与她道,“今日若是运气好,或可活捉耶律鸫。”

  四下又传出一阵不一样的鼓声,是之前王世勋训练过的。此时上了猛火油罐,夔州军伪作溃逃,却是将这些辽人引至大同府半里开外的位置,以猛火油攻之。他们又在爆炸前,躲进修建的战壕遮蔽。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与惨叫声,辽军伤亡极重,阵形都散开了。

  夔州军三鼓再起,王世勋带着骑兵亲上前线战场,只是他们没有辽人的喊杀暴喝,沉默地将敌军击杀歼灭。

  小王珩跑来找父王,主帐里却只有沈若筠。沈若筠见他唇色发白,知道他这是害怕了,招手让他过来,又倒水给他喝。

  “你父王上阵杀敌去了。”沈若筠与他道,“等会就回来了。”

  不远处爆炸声又起,王珩被唬了一跳。

  沈若筠摸了摸他的手,有些凉,便没有松开,“虽你父王不在此,但有我在,你也不必怕的。”

  王珩点点小脑袋,“我知道,父王说过,我们与小姑姑家是一样的……所以我要在军营里。”

  沈若筠见他如此懂事,讲姐姐的旧事给他听:“能在军营里长大的孩子也是幸运的,我小时候可羡慕我姐姐了。她跟着父亲与祖母,在军营里练就一身本领。五岁就能拉弓,十一岁便能独自带兵巡逻了,十五岁打退过辽兵……汴京城里无人能比得上她。”

  王珩听得忘记了害怕,“她这么厉害吗?”

  “厉害。”沈若筠点头,“你父王也是在军营长大的,所以他带你来此,也是希望你能如他一般。”

  王珩握了小拳头,“那我不怕了。”

  约莫两个时辰,夔州军陆续回营,沈若筠牵着王珩去迎王世勋。

  王世勋身上溅了不少血污,便没有上前,只问王珩:“今日炮声一片,你可是害怕了?”

  王珩摇摇头,声音朗朗:“有小姑姑在,我不怕。”

  王世勋颔首:“是如此。”

  用过行军饭,王爻带了王珩回营帐。沈若筠与王世勋继续分析大同府形势,王世勋觉得今日运气不佳,没有活捉耶律鸫,叫他逃了回去。

  “耶律鸫自在汴京城掳掠来无数财物,便有些不可一世,能叫他溃逃,对辽军士气打击极大。”沈若筠道,“就让他多活几日吧,还能替咱们扬一扬军威。”

  翌日,夔州军架云梯攻城时,辽军便再无第一日的气焰。伴着炮车的攻击,只持续了三个时辰,夔州军便攻下了大同府。

  大同府被攻下,部分军士入了城,清剿此处的辽军,收缴辽军粮草,补给军需。

  沈若筠在看西京道大同府附近的城池,与王世勋商定如何管理此处,忽见王赓匆匆而来,与两人报:“王爷,苏娘子,在城里的小队,回来后好些人发了高热。”

  “那大同府里呢?里面有人患病吗?被俘辽兵呢?”

  王赓忙叫进了城的军士细问,一问才知,大同府里被俘的辽兵,好些也发了高热。

  沈若筠忙去细看了患病军士的症状,与王世勋道,“这些染了病的都先搬到一处,再叫军医熬煮小柴胡汤,军中将士全部都要喝。”

  “喝了便能痊愈吗?”

  “要治此疾,得用圣散子方。”

  之前汴京也染过瘟疫,三娘便给沈若筠讲过方子。只圣散子方配方有三十来味药材,军中配制不便,她要写信给狄枫,请他配了送来。这里设定的瘟疫,不是历史上金国在灭了北宋后被蒙古所逼,迁都至汴京后,那场找不到原因的汴京大瘟疫,是已有过的疫病。《宋会要辑稿》记载过绍兴二十六年,临安大疫,医官熬制柴胡汤剂,活者甚众。 文里圣散子方配方就复杂很多,有治疗伤寒、时行疫疠、风温、湿温等功效。宣和七年,太学发生疫症,太学生以圣散子方入药,服后疫病尽除。

  晚间,军里士兵喝了小柴胡汤,又将患了时疫的搬到一起,便无人再发此疾了。

  沈若筠见大同府城内病患如此多,觉得这是个可与耶律璇谈判的机会。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