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顽帝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四十四章109

第四十四章109

辛宸 2022-07-26

  将内陆湖盐和海盐港口通过两条官道,便可在一两日内运送大军和军械赶到,对盐税和海关的管控也会进一步加强。

  这是路修好以后,众人才看到的事实。

  看到这种新式的“水泥”,竟然能在那么短时间内铺设如此坚实的道路,硬度丝毫不亚于青石板,甚至更为平整宽阔,可容四辆马车同时通过,干净平整得如同一面镜子,看得所有人都眼热起来。

  弘治帝面前很快就堆积了一尺多厚的折子,都是申请采买水泥,修路盖房的。

  京中的大臣觉得京城里的路就该先翻新成水泥路,方能体现出一国京都的气派,到明年正旦各国来朝时,看得京城的水泥大道,定然能慑服四夷,威名远扬。

  兵部的大臣则觉得应该先修长城和九边的通路。若是能将整个长城都用水泥铺满,坚实无比,鞑靼人再想冲关破城,难度就会增加一倍。

  而九边之间的道路若是能尽快修好,便可大大提高调兵增援的速度,如此也不必担心分兵不足,被鞑靼寻到弱点各个击破。

  还有人提议仿照秦始皇,从京都出发,修御道通往各州府,让各州府到京城的道路畅通无阻,如此更能使政令通达,上下一心……

  还有三大营想要申请水泥重修练武场和跑马场的,直接就被朱厚照画了个叉驳回,结果又转送到了弘治帝这里来。

  朱厚照就不得不解释:“在这种硬度较高的水泥路上练武跑马,都会损伤筋肉,不管对人对马都没好处。”

  他又赶紧补充了一句:“长城全加上水泥层也没必要,敌军若是南下,大军不可能分散各处,那消耗也太大,别说一年,现在的水泥厂产量就算十年也供不上,完全没必要。给边军够修九边城墙的就行,长城那边还是算了吧。”

  他可不想未来的世界奇迹,在外太空都能看到的壮观奇景,到他手里变成了一条灰突突的水泥长龙,那后世的人一定会将他骂成渣不可。

  何况以鞑靼人现在的作战方式,就算修成铜墙铁壁也没用,关口一开,照样长驱直入。

  所以有那个修城墙的钱,还不如多训练出一些精兵猛将,让士兵们无后顾之忧地在前方战斗,方能取得最终胜利。

  弘治帝虽然不知道他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和知识从哪里来的,但他知道这对儿子和大明都没坏处,自然就处处包容,不光自己替他遮掩,还容几位太傅太师都跟着替他掩饰,免得他锋芒毕露,成为言官们的靶子。

  “水泥的事,就让工部和户部自己解决,你也不必太过费心。倒是那些收缴了的假铜币,如今都融了重铸成弘治通宝,可先前散播出去的假铜钱还未能全部收回,今年秋收后的粮价又涨了两成……”

  “不应该啊——”朱厚照一听粮价上涨,就皱起眉来,小脸如今还没长开,一皱眉便如同个白白嫩嫩的包子一般,看着就让人想要掐一把。

  “今年春耕时不是让湖广两地多种些占城稻,以湖广两地的产量,应该可以供应全国都没问题,今年又是丰收之年,怎么会粮价上涨……难不成是之前安化王弄出去的假铜钱太多,通货膨胀?”

  弘治帝虽然不知道“通货膨胀”是什么词,但听语意也能明白,“应该是这个理儿,可解州这边的假铜钱我们已经查封的差不多,江南的假铜钱,又是何人替安化王散布出去的呢?”

  朱厚照迅速地在记忆中翻查,南方……江西有宁王,湖广安陆州有兴王,一个在他生前叛乱,一个在他死后继位,哪怕现在两人都毫无反叛的表现,岁岁朝贡,安分守己。

  但他就不相信,在父皇在位时当真安分守己的宁王,会在他继位后短短几年,就攒足了反叛作乱的本钱和人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谋反之事,也绝非一朝一夕可成。

  而江南,当初不就是坑得唐寅差点身败名裂,连乡试都无法参加的地方吗?

  正好他也回来交差了,王守仁得回翰林院去整理他的边疆防备战略,唐寅正好可以放个大假,衣锦还乡,顺便查一查江南丰收之后,粮价不降反涨的原因。

  唐寅先听说自己可以放个大假回家时,刚兴奋了一下,就听小太子布置的新任务,犹豫了许久,方才说道:“其实当初乡试之前害我的人,我也有点想法。”

  “哦?你知道是谁?”小太子好奇地问道:“那为何不拆穿他的算计,替自己洗清罪名?你在考前狎妓之事,尽管有知府求情让你参加乡试,可在今年殿试之后,因为此事你还险些被取消一甲之名。”

  当时对一甲三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王守仁和伦文叙谁为状元上,也有人提出唐寅在乡试前狎妓,有违大明律,如此放荡不羁者,难为士子表率,就算文采卓然,也当去除头甲,顶多给个二甲末尾。

  最后还是弘治帝一锤定音,说唐寅既然有风流之名,又有名士之貌,不如就当个探花郎,也算个美名,不负他的一番才华。

  唐寅哪里知道在殿试后还有这么一出,听小太子一说,后怕不已,冷汗都下来了,当即解释道:“我当时没揭穿这事,因为其中也有家事之故。微臣治家不当,交友不慎,方才引来此祸,若是大张旗鼓,只怕会有更大的麻烦。”

  “哦?”朱厚照想了想,问道:“那你现在回去,又作如何打算?”

  唐寅苦笑道:“早年我醉心书画,无心家事,以致父母妻儿过世之后,家境衰落,方知人情冷暖。如今我既然高中探花,回去自然有人锦上添花。至于那些旧怨,只要我不去计较,想必他们也不会再来找我。”

  “你还真是大度。”朱厚照摇摇头,“连差点断了你科举之路的人,都能轻易放过……”

  他脑中忽地灵光一闪,问道:“你是真的不计较,还是不敢计较?”

  “啊?”唐寅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小太子,脱口而出:“殿下何出此言?”

  朱厚照努力回想当初对唐寅的印象,可惜他那时压根没注意过这位吴中才子,也是到后世才听说这位才子的遭遇,得知他的书画被卖出天价,而自己也因为他的一世不得志被扣上断送天才仕途道路的黑锅,才牢牢记住了这个人。

  至于他早年的遭遇,还真是没什么记载。

  但从他的生平和性格推敲,朱厚照却有一个极为大胆的猜测。

  “你见到的,是宁王还是兴王?”

  唐寅彻底木了,半响说不出话来,最后,方才艰涩地说道:“两位王爷……都见到了。”

  “呵呵,他们胆子还真是不小啊!”朱厚照冷笑一声,果然如此。单凭一个好友张灵,就能让唐寅在乡试前夕冒险狎妓,最终还不敢揭穿真相,其中定然是因为在场的除了这些考生之外,还有大人物在场。

  而这个大人物,必然是乔装打扮,隐瞒身份到了南京,在应天府乡试之前,会去老朱家的开国都城,拉拢士子不成,就设局陷害的,除了这两位,他着实想不出第三位。

  现在算起来,他的这位兴王叔和宁王叔,好像还是一般年纪,连生辰都相差了没几日,当初宁王世子在京读书是,只怕还是兴王的同学呢。

  那么两人前后脚封王入住封地后,又怎么甘心才二十二三的年纪,就要被关在王府一辈子?

  其实朱厚照也觉得自家祖上定的这个规矩有些不人道,王府就算修得再豪华,若是终身不奉召不得出府,那跟圈禁有什么区别?

  只是你偷着跑出来玩也就算了,还在科举考试前跑去南京祸祸人家要考试的才子,这就着实有些过分,打的主意,只怕也不光是坑人那么简单。

  唐寅一直不敢说出此事,就是因为当时由弟弟介绍,好友张灵陪同赴宴时,原本以为只是有贵人赏识,一场普普通通的书画会友而已。却不料上了那艘豪华的画舫,除了上座的两位华贵公子,便是满堂舞姬歌女,声乐相伴,勾魂摄魄。

  他虽然没见过兴王和宁王,但看到两人谈吐不俗,言语间对南京的一众官员随意指点评判,大有“指点江山”之势,就越听越心惊,哪里敢应他们要求作画写诗,便想要借酒装醉离开,免得听到更多不该听的东西,就更加走不得了,结果却被硬拉着真的给灌得酩酊大醉,醒来时就被学政带人抓了个正着。

  事后他细细回想,想起那两人提到封地之事,又化名为陈宁、王兴,再联想到宁王朱宸濠和兴王朱祐杬,顿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藩王擅自离开封地,还找他饮酒作乐,这罪名比他狎妓还要严重,若是一旦被揭穿,那两位是皇室中人,顶多也就是因为贪玩违纪被宗室申饬,罚点俸禄便罢,可他或许就会被剥夺功名,彻底不能参加科举。

  这一来,他哪里还敢找张灵对质,替自己辩白,只能忍着愤恨怨怼,满腹冤屈地认下了这个风流浪荡的名声。

  若不是有好友帮忙求情,他只怕真的就错过了这次乡试,再也没机会上京赴考,得到太子殿下的赏识,方有今日的他。

  如今,他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说出此事,单看太子殿下的眼神,便知他虽然年幼,却绝对不是那种帮亲不帮理的人。

  更何况,太子殿下居然能猜出那两位藩王之事,想必早就对他们的举动了如指掌。

  唐寅心念及此,忽然想起自己刚刚接到的任务,顿时福至心灵地说道:“莫非殿下让我去江南调查假铜钱之事,与这两位王爷也有干系?”

  “呵呵,你说呢?”朱厚照微微一笑,“这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等你调查清楚,此事便可水落石出。”

  唐寅顿时充满了斗志,就差拍着胸脯保证:“微臣遵旨!”

  作者有话说:

  唐寅:哈哈,我唐伯虎又回来了!

  今天更新稍晚了点,明天一定准时!感谢在2022-06-29 17:54:26~2022-06-30 18:27: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笑笑3瓶;路人甲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