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顽帝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三十四章57

第三十四章57

辛宸 2022-07-26

  唐寅明白了这事的来龙去脉,自然不会跟他去“闹事”,便借口推脱这几日作画太累,想要休息一下,徐经看着他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明知是送客的借口,也只能先行告辞。

  他前脚刚走,唐寅就赶紧翻出高发达给他的包袱,当时还觉得小太子的礼物死沉死沉的,不知是什么宝贝,这会儿反应过来,打开一看。

  果然是那些被徐经称之为导致“京城纸贵”的考前真题和邸报合集。

  听说京城多有的书坊印厂和纸坊都在日夜赶工,只要刚印好一批,哪怕墨迹未干透都会瞬间被抢购一空,抢不到的就只能先在张榜公开内容的茶楼酒楼等地现背现抄,甚至还有人加价十倍求购,却无人肯卖。

  毕竟,现在距离会试只剩下不到十日,多看一眼,或许就能在考试中前进一名,这一名之差,可能就是孙山和孙山之后的区别。

  会试三年一次,这次不中,至少再等三年,就算十倍的书价,如何比得上三年时光?

  原本唐寅并不在意,他表现的持才傲物,恣意张狂,有做戏的部分,却也有自信的底气。

  单论学识才华,他自忖不弱于当世任何一人,然而科举考试,考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眼界和思想,只会读书是很难赢得高分的。

  险些在乡试折戟时,他就已经意识到问题,如今到了京城,他更觉得周围似乎有种无形的压力,在抬高他的过程中,将他置于一个十分危险的位置。

  先前他只是有些怀疑,无力也不知该从何入手来改变,直到此刻,他终于直到,在看到大美人元宝时,他已经被人救出了那个漩涡。

  现在应该轮到那些人头疼,要对付他一个无权无势的举子轻而易举,可面对敢义斩舅父的小太子,没有几个人敢用自己的脑袋去试的。

  他终于可以安心学习,感谢小太子让人送来的资料,让他无需再出门去跟人抢购,就可以足不出户,彻底宅在客房了。

  徐经本想拉他一起再去找程敏政,也被他借口要抄书推却,至于那些文会诗会,这会儿压根没人在意,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反倒是有这事儿一闹,先前那些押注在他身上的人,都有些犹豫起来。

  原本押注在他身上,除了他本人的确文采了得,乡试时的座师梁储又是程敏政的好友,给他引见了不少朝中大佬,都得到了一致好评,在众人眼中,他俨然已成为李东阳程敏政一派的“门生”,势头一时无两,自然成为夺状元的大热门。

  而如今程敏政没当上主考官,忽然拿出这么多极为偏门的策论时文,还有不少朝中大佬们昔日会试时的答卷,等于是考前真题大派送,哪怕只有十天的时间,这些寒窗苦读十年的举子,也能从中抓住最关键方向。

  更不用说小太子命人提供的邸报合集,更让举子们多了一门时政要闻,大家就是拼了命也得在这几天内死记硬背下来,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别人的成绩好坏。

  这会试前的十天,满城应试的举子们,恨不得能悬梁刺股,不眠不休,才能一口气将这些以前求神拜佛都找不到的资料吃进脑子里。

  等到会试正式开始那一日,贡院“龙门”大开,两声炮响之后,开始放考生们验身入场。

  每次会试,有一半以上的考生,都不是第一次参加会试,少则两次,多则五六七八次的都算平常事,虽说考上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但那是候补,得等合适的缺才能补位,而考中进士之后,就等于进入官场。

  尤其是大明官场,早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隐形规则,哪个为官之人不想追求入阁拜相之日,头一关就得在会试之中,取得进士资格。大明一科会试,除了头甲三名二甲十名之外,最多只有百名进士资格,而一科录取三百左右,后面的人就只能被称为“同进士”。

  所以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哪怕落第,也不想成为同进士。

  王守仁这次参加会试,也是第三次了,前两次落第,虽有各种原因,但对于他而言,也是一种心性磨练,对于进考场的流程,他已经十分熟悉,压根没人家人来送考,自己拎着考篮就大大方方地进龙门等候搜捡。

  只是这次进考场,却让他大吃了一惊。

  二月初九的京城,虽不至于滴水成冰,却也是呵气成霜,穿得少了的话,能冻得人伸不出手来。以往在龙门搜捡之时,官差都要求宽衣解带,细细搜查有无夹带,就算天气再冷,也不允许穿夹衫棉衣,所以每到大考之年,皮裘的价格都会随之上涨,就是因为单层的皮袄不管怎么说,也比那些布衣能挡风抗冻得多。

  科举费钱,一方面是书本和笔墨纸砚的消耗大,另一方面最大的开销,就是每次考试,从报名到考具,最后到考试时的衣食用具,每一样都得靠银子堆出来。

  否则同一个考场上,别人穿着暖和挡风的皮衣,有碳炉温饭,你啃着冷硬的窝头穿着漏风的布衣,还能考出好成绩来的,那真是经得起“天降大任”的“考验”之人。

  这次一进贡院,王守仁就明显感觉到,贡院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了不少,最奇特的是原来搜捡的关口处,搭了几个奇怪的小型帐篷,门口还放着一摞青布包袱。

  官差看到他们这批考生进来,立刻招呼他们:“赶紧的,核验身份考号后,进去更衣!”

  核验身份考号这关是每次都有的,可更衣这关,王守仁赶考三次,这还是第一次见。

  站在他旁边的,正好是应天府唐寅,还有一个干瘦矮小的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参加会试,一听到更衣二字,顿时都变了脸色。

  “什么意思?为何要在此更衣?”

  唐寅脑中瞬间转了一百八十个念头,还不等他后退,就见前面的帐篷里已经有更衣完毕的考生从里面走出来。

  不管他们先前穿的什么衣服,更衣完毕,都穿着一模一样的棉布长袍,厚厚实实的把人都裹成个了圆筒,头上戴着同款同色的书生巾,连鞋子都是一模一样的黑布棉靴。

  帐篷门口则各有一个差役负责将他们换下的衣物收进包袱,系上一根布条,高喊着“天字十九号考生”,“地字二十七号”……登记完毕,然后交给推着一辆小车的衙差拉走。

  那负责校验身份的官差已经有几分不耐烦了,“还不赶紧进去更衣?这次是有太子殿下的恩典,让你们不必被当众搜身,只需要自己进去更换统一的考生专用服就行。那可都是殿下特地让人定制的,既暖和又舒服,听说一套得五两银子,抵得上我半年的饷银呢!”

  “这都是皇上和太子的恩典,你们还不赶紧谢恩,去更衣,磨磨蹭蹭的,误了其他人入场怎办?”

  王守仁大步走进帐篷,果然有人递了个包裹进来,里面从亵衣亵裤到棉袍棉裤,头巾腰带棉靴,一应俱全,虽然有些宽大,用腰带系紧了也十分暖和,比那沉甸甸的皮袄不知舒服多少倍。

  等走进考巷,就发现里面更是大变样了。

  原本低矮狭窄的考号,都被重新修缮,比原来扩大了接近一倍不说,墙壁也比原来厚实了许多,摸上去居然还是温热的,难怪走进来之后,像是换了个季节,完全不似外面那般寒风萧萧,倒似温暖如春。

  第一次上京赴考的南方人,那个和他一起进来的瘦子正是广东考生伦文叙,见状不由大为羡慕。

  “想不到京城的贡院修建得如此舒适,不愧为□□之都,想来顺天府的考生,能在此考试,当真得天独厚啊……啧啧,这考号用的居然都是上好的青砖,咦,你们京城贡院居然还统一配备风灯,真是有钱啊!”

  王守仁面无表情地听着周围那些外地考生对顺天府考生的各种羡慕之词,内心无比纠结。

  不,其实并不是,别说他前两次考试没这待遇,就连几个月前的顺天府乡试,还是在原来那个破破烂烂的贡院里考的。

  据说前三天酷热,第五天就下雨,一场考试下来,病倒了近百人,有中暑的有伤风的,考一次试简直就是度一次劫。

  谁能想到,才过了不过短短几个月,贡院的环境,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不对,或许他应该想到,从小太子“发现”那西洋镜可以改制成千里镜开始,皇帝让众大臣轮番进东宫“教导”太子读书,宫里就有各种新鲜玩意层出不穷,慢慢扩散到外面的市集中,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改变最大的,或许就在这次举国瞩目的会试考场中吧!

  雪白的考号墙壁,崭新的桌板,明亮的气死风灯,舒适的座椅,暖和的墙壁和考生套装……

  “啊!京城贡院的厕所居然一点儿也不臭呢!甚至还有熏香!”

  被排到靠近厕所的臭号考生突然欢呼起来,引得其他考生也跟着凑了过去。

  唐寅忍不住捂住了鼻子,天哪,这些人,就是他的同年吗?大惊小怪!

  不过,不臭的茅厕,真的可以去看看哦!

  作者有话说:

  小太子:你说,这届考生对孤的安排满意不?有火墙取暖,有专门套装更衣不用被当众脱光了搜身,还有灯有床……

  高兴旺:禀殿下!考生们最满意的是厕所!考完后满城去求购贡院厕所同款熏香!

  小太子:啊这……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