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汴京卖花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章4

第2章4

吃吃汤圆呀 2022-07-26

  苏环想起前世郜英彦虽然飞扬跋扈,可实际上却很欣赏不卑不亢的人。

  因此她使出毕生的本领扮演出不矜不伐有礼有节的样子,将小侯爷稳住。

  他没有说出退婚的话,

  苏环好容易松了口气将他送了出去。

  谁知他居然还是在巷子口碰上了苏莺莺。

  难道她千算万算,居然还是防不住天定的姻缘么?

  苏环咬牙暗恨。

  却被自己的母亲魏氏唤住:“快点去正堂,老太太有话讲。”

  她只好咽下气先去瞧瞧究竟。

  苏老太太育有三男一女,下有六个孙辈:

  长房的大伯苏开凌与大伯母柳氏育有大娘子苏瑶、二娘子苏珠,

  与小妾生了庶长子苏瑁,苏大郎娶了三房夫人的侄女小魏氏;

  莺莺爹苏开济排行老二;

  三房的叔叔苏开鸿与魏氏生了四娘子苏环和二郎苏现。

  还有个姑母苏开清。

  是以此刻正堂热热闹闹。

  “哎呀我亲亲的三妹妹!"

  莺莺走到正堂兀廊下便听一声。

  她笑。

  这一定是大房庶长子媳妇小魏氏,她惯会见风使舵掐尖卖好。

  果然小魏氏殷勤迎上来:“我还当你们去了东华门带着婆子们特意去迎,谁知压根儿没碰见……”

  莺莺笑得一脸烂漫:“辛苦嫂嫂,不过我是从普济门进来,想来两人错过了。”

  厅堂里苏家上下诸人不由得心里浮起一抹轻视。

  这二房的真是乡下地方来的。

  小魏氏不过瞎客气,她也分辨不出来,还傻呵呵领情呢。

  苏环也跟着鄙夷:南方下国小民,前世也就是运气好。

  小魏氏捂嘴笑:“是我疏忽了,想来妹妹是乡下来的,不懂东华门比别的城门要快些。”

  奶娘和绿儿闻言便有些恼火,

  她们才来两天这府里上下便明里暗里使绊子,影射他们是乡下人。

  奶娘正待要发作却被莺莺以眼神制止。

  小魏氏心里得意便疏忽了后堂有竹帘响动的声音,

  那是老夫人已经被人扶着走了进来。

  莺莺闻声却眉目微闪,她递过去一张帕子给小魏氏:“嫂嫂快擦擦汗。”

  小魏氏不明所以接过帕子。

  就听莺莺奇道:“咦?嫂嫂怎的没出汗?”

  她捂嘴笑:“东华门今天封禁了不让走,我们绕路普济门才过来,嫂嫂怎的不知道?”

  满堂人皆是一愣。

  小魏氏也是一顿,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她撒谎本想奚落这个孤女帮三房出气,谁知被她当众揭穿了自己在撒谎。

  她后背起了一层急汗。

  “外头何事?”原来是苏家老夫人被个丫鬟搀扶着走了出来。

  小魏氏心里暗恨,原本的伶俐瞬间全无。

  只支支吾吾:“我……我去接三娘子扑了个空。”

  可是若她真像她自己所说去了东华门接下山的莺莺,那必然会知道东华门今日被封禁,又怎么会转而指责莺莺呢?

  这时候大房夫人郑氏开口了:“瑁儿媳妇,你又没出汗又不知东华门封禁,今儿一天到底去没去东华门?”

  郑氏日子算不得好过,丈夫仕途不顺,她膝下两女,庶长子又已经成年。

  妯娌魏氏处处与她作对也就罢了,她的侄女小魏氏也嫁给了苏大郎,

  日子太过艰难让她四十就有了老态,可举止却仍旧端方有礼。

  三夫人魏氏忽然出言:“哎呀,大嫂这婆母难道真是眼珠子不错盯着儿媳妇?”

  她个子矮小,生得小巧玲珑,说话咄咄逼人。

  小魏氏是她娘家侄女,自然要替自己侄女出头。

  大夫人要是应了,那么在外人看来这个婆母待儿媳妇未免苛刻。

  若是不应则说明她的指责毫无凭据。

  左右不是人。

  郑氏说不出话来。

  魏氏得意的笑。

  三爷有了官身,三夫人娘家又选中了皇商,

  因此她也逐渐嚣张起来,处处与大夫人作对。

  “行了!”

  苏家的老太太重重将龙头拐杖杵地。

  苏老太太有五品诰命,在苏老太爷去世后仍把控着苏家上下。

  是以当她出声时诸人全都噤声:“大郎媳妇你也太惫懒了些,岂能哄骗长辈?”

  莺莺在心里一哂。

  若不是因着触犯了自己的尊严,这位祖母断不会为着自己训斥小魏氏。

  果然苏老夫人下句话便是:“不过你也是因着关心三娘子才这样,倒也情有可原。”

  果然如此。

  小魏氏是什么人,立即笑道:“祖母说的是。我这厢给妹妹赔礼。”

  说罢便拱手做礼。

  谁知莺莺毫不推辞,生生受下了她那一礼。

  这下屋内诸人一下神色精彩起来了。

  都当这新来的二房三娘子是个傻呵呵不懂人情世故的乡下人,谁知她竟然能装傻就受了那一礼?

  苏环心里骂,果然是锱铢必较的心性,这样的人如何登得大雅之堂做世子妃?

  小魏氏更是暗恨,偏发作不得。

  苏老夫人没看见一样,问孙女:“三娘子怎的进门这么晚?”

  看来是没有搜刮到银钱。

  莺莺不慌不忙,挂上浅浅笑容:“祖母,我在巷口遇到一队车驾,给他们让路才耽搁了。”

  苏老太太点点头。

  她老人家覆舟口、猪肝唇,垂着便自带几份刻薄:“你爹去得早,你更应当既昏便息关锁门户,举止更端方些。”

  莺莺笑:“一切但凭祖母吩咐。”

  她笑起来梨涡盛酒,灼灼艳艳,宛若一枝经露的石榴妍丽明媚。

  让屋里人都俱是一愣。

  苏老太太心里也是一顿,等孙辈们请安完便吩咐:“你们几个孩子先下去吧,大人们有事要谈。”

  莺莺起身随着诸人往后堂走。

  二娘子苏珠拖拖拉拉跟着后面,想趁机钻到兀廊窄屋里去偷听。

  却被她姐姐大娘子苏瑶一把逮住,严厉扯着她的衣袖就走。

  二娘子没精打采耷拉着脑袋被姐姐扯着走。

  莺莺抿嘴笑。

  苏家藏污纳垢,大夫人和她两个女儿却还算不错。

  苏家住着个两进的大宅子。

  这宅子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算是大宅了。

  苏家世代当着小吏小官,不是大贵之家。

  但祖辈在汴京城繁衍通婚,几代下来也经营成了根底殷实的官宦门户。

  更何况祖上留下一座大宅子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值不少钱。

  故去的苏老太爷曾经在司天监当五品的押宿官,是个清贵的官。

  可惜他老人家的官运一点都没有遗传给后代。

  长房的大伯苏开凌如今在开封府做个写文书的主簿,

  三房的叔叔苏开鸿则是在工部做个从九品的文林郎,算是家中官职最大之人,

  是以苏家也一直没有能力分家,一直聚集住在祖传的大宅里。

  苏家小娘子们都住在一座二进的绣楼上。

  莺莺被安置在了绣楼西侧一层。

  等进了屋绿儿便忍不住开口:“三娘子怎的知道东华门今天封禁?我们明明走的是普济门。”

  她纳闷了许久。

  “我不知道。”莺莺淡淡。

  ?

  绿儿眼前一亮:“原来娘子在诈她?”

  莺莺点头。

  小魏氏心虚,一诈便诈了出来。

  “原来娘子这般厉害。”绿儿在旁惊叹,“这下她们便不好再欺侮我们了。”

  果然一会就有婆子殷勤问:“三娘子可要热水?灶上刚烧出一锅。”

  奶娘道了谢接过热水,这两天她们连热水都少有,还好三娘子立了威。

  她们买的黄木香此时也被内院婆子殷勤送了进来。

  莺莺挑拣几枝没被折断的枝条:“给大房送些过去插瓶。”

  知恩图报,适才大夫人在诸人面前维护了她而不是帮着自己庶子媳妇,单这一点就值得谢过。

  绿儿接过花枝,看一捧残破花枝犹在可惜:“可惜了,就当娘子买来自己顽便是。”

  “谁说我要自己玩?”莺莺笑。

  她拿出些银钱:“奶娘,听说老夫人有个陪房胡婆子的夫家是个木匠,烦请您去她那里订制三十个食盒,长宽皆是一尺,最好每个里面放些硬刨花,我急用。”

  奶娘想起今天老夫人留下苏家长辈们神秘兮兮商议事情,她敏锐捕捉到什么:“娘子这是想打探消息?”

  莺莺嫣然一笑:“奶娘一会便知,来时小心些莫被人看见。”

  奶娘和绿儿走后,莺莺将花束整枝浸泡入冷水中醒着保鲜。

  待到向晚时奶娘趁着夜色带个小厮搬一堆木盒回来:“幸好木匠那里都有现成的食盒,只不过娘子要这许多食盒做什么?”

  莺莺笑而不语,命小厮将木盒放下。

  等他走后奶娘小声道:“胡娘子有生意格外高兴,所以老奴打探了消息回来。”

  “原来老夫人神神秘秘召集家里人议事,是在商议一桩侯府的婚事呢。”

  莺莺可有可无:“上头有大娘子二娘子,长幼有序怎么也轮不到我头上,我们先收拾正事。”

  “哎呀我的娘子,这婚事难道不是正事!”

  “不是。”莺莺拿起个食盒摆弄起来。

  奶娘糊涂了:“我还当娘子让我去订木盒是为了探听消息……”

  莺莺抿嘴笑:“快来帮帮我。”

  她将带着木头芳香的硬刨花垫在木盒里,又将黄木香剪好插入刨花中,

  而后用写字废掉的宣纸剪成长条填充在食盒里,最后用竹叶和苔藓填充缝隙。

  奶娘和绿儿看得目瞪口呆:“三娘子,这,这还是食盒吗?”

  从未见过这样的盒子。

  莺莺笑:“这个唤做花盒。”

  作者有话说:

  莺莺剪宣纸条:古代版拉菲草

  春天啦,想写一本关于百花的书,后续会出现各种古代的花卉。

  奶娘:娘子,嫁人不是正事吗?

  莺莺:不是,赚钱才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