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药膳手札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梨膏糖 ◇47

第23章 梨膏糖 ◇47

朽月十五 2022-08-06

  晏桑枝停下手里的东西去看他,他低头拨弄着茶盏,话语悠悠,“我看到他们,就想起以前来。”

  谢行安抬头,他那对长眉下的眼自然而然望向她,音色夹杂一点淡淡的悲伤,“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曾吊唁过二老。这些年过去,我有些忘了,刚踏进院子又想起来。”

  他的行事风格一贯是细腻谨慎中又带了点大开大合,叫人摸不着头脑。

  明明心底已经确认了,偏要寻摸个清楚。

  其实对于晏桑枝来说,十四岁以前的事情已经模糊了,可从爹娘去世的那年起,苦难增多,她反倒没法忘记。

  “没想到郎君你还记得,”晏桑枝已经不会再为此事难过,便直接承认下来。

  她是试探过的,发现很多事都跟前世一样,便无需再遮掩。

  听闻此话,谢行安手指底下茶盏里的茶水晃出涟漪,他掩下自己的神色,又道:“我其实也有些忘了,只知道那时宽慰了你几句。”

  “我记得,你说若相信人死如灯灭的话,便把蜡烛点起来。人死后是会归家的,我所见到的星辰、雨露都可能是他们回家了。”

  晏桑枝记了很多年,第一年忌日的时候,她在爹娘坟前点了很多根蜡烛,大风都没吹灭它们。

  后来麦冬麦芽和师傅也去了后,那时蜡烛已经不常有了,她就枯坐着,见到飞来几只蝶,幻想是他们回来见她,心里也有点高兴。

  谢行安沉默,他已经完全知道,是一只前朝的燕飞到了今朝。

  明明应当对此事惊奇的,可他却觉得平静,甚至平静过了头,像还没沸起的水就叫人当头浇上冷水。

  他想起史书上记载的景平国,想起他曾梦见她以前的时光,不愿再试探下去。

  “我那时不大会宽慰人,说出来也是徒叫人见笑罢了。”

  谢行安喝了一口茶,散茶是苦的。

  他没了交谈的心思,甚至还生出点古怪的感觉。

  直到告辞后,他彻底沉默下来。

  车马一路向前,从东城巷出去后,外头变得嘈杂起来,今日驾车的是谢七,他贴着车壁问道:“郎君,还去找宋天师吗?”

  里头沉吟了许久,才传来他惫懒的声音,“去。”

  青阳观坐落于霞山,上去得走百格台阶,一路树影阴阴,越往里树木越繁密。

  观里跟寺庙不相同,他们不收香火钱,所以黑漆大门都是半合着,只留几个打扫的小道士留着侯门。

  谢七上前敲了几声门,没过几步路,大门就从里打开,探出个小道士,给他们引路。

  宋天师是观主,无人知晓他年岁多少,虽说一副头发眉毛甚至胡子全是雪白的,却没有老相。

  他有个很古怪的脾气,观室内只入访者,其余人禁入,所以谢七在门口止步。

  谢行安从雕花小门进去,屋里开了一排的大窗,透亮,中间却只摆了一张乌木长桌,中间有香炉,插着三支香,宋天师抚着胡子端坐在那。

  他撩起袍子盘腿坐下。

  “问何事?”

  宋天师开门见山。

  谢行安沉吟:“世上有人会入梦吗?”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所见少,则所怪多。不过入梦的若是你,不奇怪。”

  “为何不奇怪?”

  宋天师打量他一眼,“你有功德,积德行善之人会有奇缘。”

  谢行安又问:“那我还会频繁做梦吗?”

  “难说,”宋天师呷了一口茶,摇摇头,“应当还会有。”

  “如何化解?”

  “那自然应在你所梦之人身上。”

  谢行安蹙起眉头。

  他不死心,又问:“那天师可曾知道转生?”

  “自然知晓,”宋天师露出一个笑,“与寻常人无异,不过于前世有缺,又行善积德,才有来生。莫要惊奇。”

  他吹熄香炉上的三支香,烟尘散尽,他道:“尘世中自有缘法,不用纠结。”

  谢行安从道观里出来,他之前那些离奇的想法,跟点燃的火烛一般,一下子烧到了底,再也不会燃起来。

  春燕归后自当要寻新家安巢。

  他何必阻拦。

  ——

  等谢行安走后,晏桑枝去看了药房,那里已经完全修缮好了,居中靠后一张大长桌,左右各有矮小的围栏,后头是靠墙顶头的药柜,小抽屉安的铜锁片,做了铜把手。中间是大小不一的空格,方便她放药罐。

  所有的柜子全都清洗晾晒过,可以直接放药材进去,曹木工还给做了药牌,按药牌把药材放入柜子里便成。

  药材得全靠她自己放,麦芽和麦冬递过来给她,阿春则领着曹氏一块将地给拖了,又将柱子一应给擦干净。

  等到日头渐落,原本空荡荡的药房填了不少东西,凌乱却充实,晏桑枝将全部的医书放到柜子上,剩余的药材油纸打包好,悬挂在横条上,长短不一。

  还有不少的陶罐瓷瓶,只是里头没有装东西。

  晏桑枝甩甩胳膊,问正在做匾额的曹木工,“阿叔,之前说过的天平架、冷暖椅大概什么时候能做完?”

  他正忙着雕花纹,手上动作很稳,头也没抬地道:“还有些时日呢,我正在琢磨我爹留下来的图,之后就可做好。”

  晏桑枝点头,把之前放好一堆的药材拿出去。

  江淮秋日的梨正是应季便宜的时候,她昨日出去买了不少,沉甸甸一大袋子。

  麦冬过来给梨削皮,他有个毛病,削皮要削完整的一根,断掉就会气闷,等一个梨完全削完,他才有些期期艾艾地问:“阿姐,何时才能学写新字,之前那些我都学会了。”

  晏桑枝点燃木屑,又塞了些木棍,侧过头看他,沉思一会儿突然问道:“你说阿姐送你去学堂怎么样?”

  “学堂?”麦冬从椅凳上站起,眼睛睁得很大,他有一瞬间是很高兴的,可转瞬即逝,又坐回到凳子上削梨。

  肩背塌下来,摇摇头,“学堂束脩虽不算贵,可要花很多钱买笔墨纸砚。”

  他日常给阿姐数银钱,怎么可能不知道她现在手里头剩的银钱连一贯都没有。

  “银钱总是会赚到的,你要是想去,阿姐会送你过去。”

  他那么爱读书,晏桑枝不想让他埋没于此,若不是学堂不收女学子,她都想多攒一笔银钱把麦芽送过去。

  “我,我想去的。”

  “成,阿姐过段日子一定会送你去学堂。”

  她把这件事记在心里,麦冬悄悄看了她一眼,抿着嘴笑了起来。

  每年到这个时候,晏桑枝总会咳嗽,她准备做个梨膏糖。

  锅里放水,她将雪白的梨子切碎,等水沸腾冒泡后,碎梨全投到锅里,往里头加适量的半夏、茯苓、川贝母、杏仁、前胡、百部、款冬花、生甘草熬煮。

  每隔一段时间取煎液,取足四次后,换小火慢慢煎,汁液反复起泡,沾在铲子上顺滑地往下落时,她往里加糖。

  等到汁液不沾铲子里,方木盘提前涂油,把膏汁倒在盘子里,趁热将它按扁,弄得方正,稍凉后就切成小块。

  她做得很多,挨个装进瓷瓶里,能保存得久,还可以拿出去卖。

  叫来几人,各分了一块梨膏糖,她想见效快点,用得料足。含上一块,有股凉意从舌尖滑到喉咙口。

  梨膏糖是甜的,等一点点化开,滋味又不太一样,那冒出的一点苦,正好将朦朦胧胧的痒意抵消。

  这糖硬,她含在嘴里许久才化开,坐在那里翻看医案,寻思得再买上两本,不然医馆开门时不够用。

  等她寻摸到了好的医案本后,隔日医馆挂牌匾,准备正式看病。

  作者有话说:

  女主是穿越重生,古穿古从前朝穿越又重生到这个朝代里来,设定为只有这条巷子里的邻舍她是认识,其余所有的人都不认识。可以看做是平行世界,因为新的朝代跟上一世的走向是彻底不相同。

  黄土救命,治犬咬伤均来自《本草纲目》

  所见少,则所怪多——《抱朴子·论仙》

  梨膏糖做法——三百味常用中药材识别与药膳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