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穿越小子种田记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27

第16章27

呈一舟 2022-08-09

  只可惜,一代名将壮志未酬,却被朝中奸人所害英年早逝,自李荣死后,锦朝气数已尽,不到两年便分崩离析,各路诸侯割据的场面形成。

  二十年间,战火四起民不聊生。直到明高祖韩业进横空出世,南征诸侯北击蛮夷,收复失地天下一统,人民背井离乡朝不保夕的情况才好点。

  张武亮站在张氏祠堂里听着族长张正阳读着晦涩难懂深奥异常的祷文,不禁感叹幸好他没有穿到大动乱的时候啊。

  要不然以他的小身板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那些穿越的小说男主要不就是穿到乱世称王称帝,要不就是穿到诸侯世家拜将封侯,那他穿到一个农村小子身上是为了什么?

  难不成就是为了来做豆腐的?张武亮一边随大流的跟着族长的指示跪拜磕头,一边开始思考人生,估计是这几天整天做豆腐做到怀疑人生了。

  直到祭祀完张武亮都没有思考出个所以然来,看着身边心里想着腊八粥却因为刚结束祭祀不得不压下自己兴奋之情的张振勇,张武亮舒了一口气,日子过一天是一天,船到桥头自然直,想那么多干嘛?

  张武亮两个人回到张家大院,赵大娘和陈小年早早开始准备的腊八粥也煮好了,飘香四溢,让人食欲大振,赵大娘给他们每个人都盛了一碗。

  张武亮拿着勺子搅动着碗里的腊八粥,用料极其丰富却跟张武亮小时候吃的不完全一样,在现代张武亮小时候村里煮的腊八粥大部分都是会加上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等之类的,还可以在加上加入青菜和油做成咸粥。

  而赵大娘和陈小年煮的腊八粥却是用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还有红豆、绿豆、红枣、花生、莲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白果等干果煮成的甜粥,张武亮尝了一口,酸酸甜甜有硬有糯,真的很好吃。而且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见张武亮把一碗都吃完了,赵大娘指着灶旁边放着的几个瓷碗说道:“那些是别人家送来的,你也舀点尝尝。”

  「好」张武亮拿着勺子挨个的吃了一口,味道大同小异,料都差不多:“没你们做的好吃。”张武亮小小的拍了赵大娘和陈小年一个马屁。

  张振勇跟着他后面有样学样的都吃了一口,吃完小大人似的点点头:“嗯,大娘和哥夫做的最好吃。”

  「哈哈哈」赵大娘被这两个马屁拍的极爽,连陈小年也是嘴角含笑,高心的心情藏都藏不住。

  张振勇和张武亮对视了一眼:女人呐……

  「对了」赵大娘笑完说道:“刚刚芸儿来送粥,约咱明天上镇上买年货。”

  林芸儿:张振宗的媳妇,张武亮的大嫂。

  张武亮答道:“行啊,那就一起,都去吗?”这个「都」指的是张武亮、陈小年、赵大娘和张振勇四个人。

  “都去……”干嘛?看着三双满含期待的眼睛,赵大娘原本说要的话一下子说不出口了:“那就都去吧。”

  “耶!万岁!”张振勇高兴的要跳起来,张武亮和陈小年也满是期待。

  于是第二天早上,张武亮一家人就跟着村子里的采购大部队踏上了去双湾镇的路。

  男人单挑着绳索和麻袋走在前面、女人挎着篮子走在后面、小孩撒野的到处跑,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前行进,花了大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双湾镇的城墙。

  到了城墙跟下,路上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城门口登记处排了长长的队,一群人说说笑笑的走到队尾排dijiuz

  com第九中文网上了队,整个队里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欢笑声,前面守卫再三呵斥着安静,也将将能在队伍的前端起一点作用,在后面收效甚微。

  官兵的黑脸根本挡不住人们过年的喜悦,最后只能无奈收场,只管好队伍的前端,让登记的人能听清进城人的声音。

  张武亮默默的看着这一切,不知道应该感叹政通人和还是县令御下有方,村民敢这么肆无忌惮的交流。不过是觉得官兵不能把他们怎么样罢了。可是在古代要怎么样的条件,农民才能对官兵的黑脸熟视无睹呢?

  官员的办事效率很高,不到一会就到了桃河村的人,交代了哪里人、进城干什么、大概什么时候出城之后,一群人就被放了进去,进了城过后,再一起活动接不方便了,一村人分成了好几拨,各自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张武亮家自然是跟张大伯家一波,张大伯家来的是张大婶、林芸儿和张振文,张大婶和赵大娘带着陈小年和林芸儿走在前面,张武亮和张振文带着张振勇跟在后面,一路上张武亮和张振勇两个人左顾右盼看这看那的。

  张振文难得没有讽刺他们:“你们俩也好久没来过镇上,怎么样?感觉有变化吗?”

  张第一次看见古代集市武亮虚伪的说道:“之前这里长什么样我不太记得了,不过今年这集市看起来倒是比往年热闹几分。”

  其实,街上的场景并没有张武亮想象中的热闹,茶坊、酒肆、脚店、肉铺、街边小贩、买东西的人,都没有给他清明上河图里的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感觉。

  稀稀拉拉的叫卖,路边只有几个零星小摊买着自家做的东西,街边倒是有店铺,一路走来只有布庄、粮食铺、当铺生活类居多,酒楼茶肆寥寥无几。

  可是张振文却赞同的点点头:“确实比以前热闹了。”

  张武亮跟着赵大娘他们进入了一家杂货铺,这里流动的人口最多,张武亮他们进去的时候,刚好有一大波人出来,里面一下子就空旷了起来,赵大娘他们去选需要的东西,张武亮就挑着扁担在铺里闲逛。

  随后,张武亮在一个很偏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让他感到很意外的东西。那就是海带,据他的记忆,双湾镇是不临海的。

  至于离海多远,他就不知道,没想到现在竟然能在这么一个杂货铺里发现海货。

  他拿起一捆海带,旁边的店小二看了一眼没管,每天都有那么几个人来瞧新鲜,他都习惯了,反正也没人买。

  干海带没有坏,而且盐沙处理的很干净,张武亮满意的点点头,拿着海带抬头看到了旁边站着的店小二,问道:“小二哥,这个多少钱?”

  「一斤八文,两斤十五,三斤二十一」店小二流利的背出了价钱。

  旁边的陈小年惊讶了:“这么贵?”

  看吧,每次都是这样,店小二心想。

  「是贵了点」张武亮说道。

  陈小年认同的点头,头还没抬起来,就听见张武亮继续说道:“我要是买得多能不能便宜点?”

  「可以呀」店小二说道:“我们店里还有二十斤,你要是都要了,我算你110文。”

  陈小年拉了拉张武亮的衣袖:“张大哥……”

  张武亮给他了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对店小二说道:「八十」

  「八十不行,太便宜了,我这是要亏本的」店小二不愿意:“这样,你要是实在是想要,算你一百。”

  张武亮没有急着跟他争,反而慢条斯文的说道:“海带,每年四月份到九月份长成,出海过后经过炮制,取六月之前的最佳,一般都是跑商运海货的时候捎带的,上面带着盐粒,煮汤之后带着盐味,你们家的这个放在这里至少已经半年多了吧,没有盐粒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买,我说的对吗?”

  「这,这」店小二急得一头大汗。他虽然不知道海带是什么产的,但是张武亮后面的却都是事实。

  那边注意到这件事的胖掌柜过来了,店小二立马让开,胖掌柜仿佛没有看到张武亮身上的粗布麻衣,对着他弯腰行了一礼,说道:“这位客人果然是见多识广,在下佩服,小兄弟看上了我们家的海带是我们的荣幸。

  这样,既然小兄弟喜欢,老哥做主了,六十文小兄弟拿走,就当是哥交你这个朋友。”

  张武亮往旁边让了让,没有受他这个礼,从客人、在下到小兄弟再自称哥,这个掌柜的倒是深谙说话之道,张武亮接着说道:“老哥严重了,小老弟也不过是道听途说,恰好知道一点,倒是在老哥面前班门弄斧了,我也知道这海货来之不易,大哥不必如此。”

  「好」掌柜的爽朗一应:“既然兄弟你这么说了,那就按你说的,八十文,在下姓杨名萧字子丰,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交兄弟这个朋友。”

  张武亮一躬身:“子丰兄客气了,小弟姓张名……振亮字宁远,桃河村人。”

  杨掌柜哈哈一笑,说道:“好!宁远有什么想要的尽管挑,算大哥的。”

  张武亮也笑道:“那小弟就不客气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