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四十五章109

第四十五章109

山海十八 2022-08-18

  学学学,这件事不限于后院。

  趁着春节休假,武拂衣带上三个孩子去了小汤山庄园。不是度假,而是有很正经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学会游泳。

  碍于如今的世情,小女孩不适合与哥哥们一个池子。虽然有点难度,但还是找到了可靠又擅泳的侍女带着茉雅琪练习。

  武拂衣就负责教导弘昐与弘晖,游技美观与否不重要,能适应各种突发情况才是重要的。对于初学者,她认为自己足够温和,否则也不会在冬天特意选择来温泉。

  弘昐与弘晖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四,两人持续八天的训练,堪称是在黄泉里游了一圈。

  兄弟俩本来不太亲近,早几年都被各自的娘亲带在身边抚养,是住在不同院子里。虽然去年夏秋种痘时住得进了,只隔了一堵墙住,可还是交流不多。

  这个春节,仅仅用了八天就让他们培养出了互帮互助的兄弟情。

  刚开始一切很寻常。跟着阿玛,三个人在偌大的温泉里正常学习。

  正月初九,情况突变。阿玛表示他们已经会扑腾水了,是该明白水中的危险。

  小汤山温泉能有什么危险?

  这一带的温泉庄子不是属于皇亲国戚,就是被达官贵族买下来。池子保留了天然痕迹,其实早就经过重重检查,不可能有毒蛇或暗流。

  是没遇到蛇,但可以有人在水下、岸上发动攻击。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阿玛,说是要训练他们在应对突发情况时的反应。

  阿玛说了,让他们学习游泳不是为了参与比赛,而是为了生存自救。将来要用到游泳技能,或是意外落水,或是行军需要。

  届时要面对的境况复杂。水流湍急或水温冰冷尚是自然威胁,更会有水底的伏击者,水面遭遇箭矢来袭,人为制造的危险更具有针对性。

  这次照顾他们是初学游泳,先排除自然危险,只制造人为困境。

  弘晖与弘昐,一个五岁、一个七岁,如同两只可怜兮兮的小鸟。刚刚学会在水面扑腾,就要应对水上与水下的突袭。

  呛水成了家常便饭,很快意识到单打独斗是骨头那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攻克难关。

  短短五天,仿佛五十年那般漫长。

  熬啊熬,终于是熬到了正月十四了,艰苦的游泳学习终于结束了。

  兄弟俩都没让小厮动手,自发地自己整理随行物品。是动作麻利,且有条不紊。一件物品也不落下,确保不会因为遗漏物品而在小汤山多留一晚。

  从未有哪一年似今年如此盼望元宵节的到来。元宵好,元宵妙,过了元宵,阿玛就要去处理公务了。

  武拂衣明白孩子们究竟为什么归心似箭,只是微笑着轻抚两人的小脑袋。真不是她严格,而是弘晖与弘昐出身背景让他们必须多掌握一些逃生技能。

  回府路上,说了一个好消息。

  鉴于兄弟俩出色的学习表现,两个月后如果能皇上批准四阿哥随行南巡,就带他们一起去玩。

  顺带说明了游泳急训的理由。

  南巡是坐船南下,江南多水道,谁也不能保证有没有翻船落水的突发意外,是让孩子们能有自救能力。

  这次出行的计划名单上没有茉雅琪。

  武拂衣并不在意多带一个孩子,以她来看放两只羊与放三只羊没有差别,而是小姑娘自己不想去。

  区别与兄长们的课业能随车完成,茉雅琪想留在农庄上观察玉米的生长过程。如果她在春耕时离开,这一走至少小半年,那么就错过了今年的播种与收成季。

  在看玉米生长与下江南之间,茉雅琪选择了前者,也就暂时避过了魔鬼式水中训练。

  避得过一时,避过不一世。

  武拂衣想着向康熙申请两个女护卫,往后既训练又保护茉雅琪。

  为什么不让胤禛设法在暗卫里找合适的?暗卫也可以有,但康熙那头也得说一声。

  茉雅琪是康熙众多孙女之一,不似她姑姑温宪公主被养在太后身边。想要有特殊待遇,那么就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她玛法培养亲情。

  大多数人是习惯性的动物。

  让康熙从现在就开始习惯,他有个孙女喜欢下田。

  小时候许是用闹着玩去解释,但时间长了就会见证瞧着茉雅琪一步步成长为种植大师。

  孩子们都没去想遥远的将来。

  茉雅琪很高兴,她得了阿玛的应允,每个月能去北郊庄子上住半个月。

  弘昐与弘晖也开心,如果能够下江南玩,苦练游泳技术非常值得,甚至还能再练个十天半个月。

  武拂衣却没空闲继续陪练。别看多数事务交给了胤禛处理,但总有一些事需要她亲力亲为。

  元宵过后,南巡之前,一两个月内要把玻璃厂分厂建好。

  原本蚕池口的玻璃厂不够用,它建造时主要考虑烧制小型摆件,场地与设备都不利于大批生产大玻璃窗。

  去年腊月,首批玻璃窗问世。

  大臣们本来是给皇上面子买了几扇,使用效果却比想象中好很多。与玻璃瓶等只为彰显奢华的摆件不同,玻璃窗对于防寒挡风的效用显著。

  首批玻璃窗的数量有限,能买的都是有钱有权的人家,也只够他们装在书房窗户上。经过从腊月到正月的家居感受,纷纷表示如果价格合适想把家里的窗户都给换上玻璃。

  卖玻璃窗所得都用于牛痘推广。一方面,人们表达了对玻璃窗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加快售卖速度能够更快筹集牛痘接种经费。

  种种因素叠加,需要立刻开设专门制作玻璃窗的分厂。

  雍郡王被委派了监工任务。监督施工,对四阿哥来说是轻车熟路的工作。

  虽然建造宅邸与玻璃厂有差异,但要协调哪些部门,如何调动物资等等的流程相似。

  武拂衣也早有准备,去年十月烧制出大块玻璃之际,就摸清了玻璃厂的建造全过程。

  六年前,德意志传教士纪理安负责设计玻璃厂。从房屋结构到厂内窑炉每个细节都要严格把关。

  有设计图与实物做参考,在此基础上建造成适合制造大玻璃的工坊,一个半月绰绰有余。

  地点在去年年末已经圈定,火器营附近的空地。等分厂建造完毕,直接拉一队士兵去驻守看管。

  眼下,大块玻璃的低成本制造技术是会生金蛋的鸡,需要充足的武力保证它不被窃取。

  玻璃窗不只是卖给京城内的官员,其他地方也要推广牛痘,那么玻璃窗也就会前一步售卖。

  比如说江南。

  江南富庶,但如今也仅有曹寅一家装有玻璃窗,是从广州运来的西洋货。

  曹寅年轻时做了康熙的侍卫,三十四岁就任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肥到流油的差事,采买各种御用品,尤其是丝织品。

  曹家又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凭着与皇帝的亲近关系,可以领用内务府帑银经商。通俗点说就是向皇上的私库借来本金,以此去经商,所得的利润再与皇上分成。

  皇上愿意借出越多的钱,表明对那家人越是信任。

  康熙对曹家无疑是信任的,前三次南巡都是有曹寅接待,今年也是相同的打算。

  武拂衣关注了有西洋玻璃窗的人家,自然也就稍稍查了查曹家。

  今年曹寅四十四岁,长子曹顒十三岁尚未成亲。换句话说,这会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还是没影子的事。

  江南之地有没有曹雪芹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方势力盘根错节。此去南巡,不一定会风平浪静。

  那么还要去吗?或是索性留在京城?

  毕竟皇上不在京城,约等于是山中无老虎的状态,是能过得轻松些。

  想了想,武拂衣决定能去还是要去的。

  这样光明正大的出行是实地考察的好机会。不仅要去,最好还能争取不和皇上走一条路,美名其曰微服私访。

  想要去江南转一圈,或是想要在京城谋个好差事的是大多数。

  于是,春节在众人苦读中过去了。

  二月上旬,纷纷递交对牛顿《原理》的读书报考。

  在截止日期二月初十之前,所有该交功课都交了,但从他们的黑眼圈与憔悴眼神能看出,极少有人摆平了那个叫牛顿的英吉利男人。

  康熙表示会在十天后给出考评结果,谁博得头筹,谁写得不尽人意,都会体现在南巡事宜的安排上。

  这一天,梁九功带着密旨来到即将竣工的玻璃厂分厂。皇上私下召见雍郡王,是要共同阅卷。

  武拂衣其实不想去,一群没物理学基础的人,用一个月读牛顿,用十天写心得,能有几篇正经文章?

  太可惜,这活要在乾清宫里做,不能让胤禛代劳。否则就能让他去体会一把,那些读书心得会有多“精彩纷呈”。

  康熙怎么就不能一个人批阅呢?

  共同阅卷的旨意,对武拂衣不是恩赐,而是让她不得不体会一把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人挖了坑,自己也是要朝里面扑通跳进去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