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六十三章161

第六十三章161

山海十八 2022-08-18

  宠是一回事,但爱重是另一回事。哪怕王嫔有了三个儿子,儿子们也颇得圣宠,可入宫十三载始终不得正式封号,只是以姓氏相称。

  说了一圈,四爷府之后几年没孩子不是问题,最多也就是让人讲四阿哥醉心公务。

  至于再往后?

  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必过度深谋远虑。

  胤禛勉勉强强说服了自己,他做事并不喜欢得过且过,但有的事深思不得。

  对于将来可能遇上哪些问题以及解决之道,将那些猜想与答案深埋于心底。

  由他来生孩子之类的,是绝没有想过。

  绕了回原点,老鬼活着的时候是男是女,似乎变得毫不重要了。

  不重要了吗?

  有的疑问,自我糊弄压下去一次,可它再度冒头后就很难无视其存在。

  这感觉好比皮肤痒,看上去很正常没有虫子叮咬痕迹。可意识到了痒,就想去挠一下,不挠的话是会越来越痒。

  胤禛竭力忍耐,脑内与这种“心痒”做着拔河式挣扎。

  他面无表情地起身,一言不发就要立刻离开。

  这会使用三十六计的上上计。先走为上,眼不见心不烦。至于会试的事情,等到明天说也行。

  武拂衣却不干了,一把拽住胤禛,把人给直接按回了椅子上。

  “你就学不会好好说话吗?是你说有事要谈,结果板着一张脸就离开,耍我玩呢!”

  这就伸出左手,一根接一根,接连比出三根手指,理直气壮地质问起来。

  “我帮你数了,你进门就讲了三句话。‘我有事和你谈一谈。’,‘今年是什么年,你还记着吧?’,‘爷、没、有、不、行!’。

  三句过后,你冷着脸就走。爱新觉罗·胤禛,你自己听听,你这是来谈事的态度?!”

  胤禛的走为上计遭遇半路拦截。

  面对质问,强撑住没有心虚理亏。他正正经经地来,是武拂衣先把话题给带偏了。

  “今年是会试年。我本想来说科举考试里能会发生的变故,我们趁此时机可以做点什么。是你,鬼扯到选秀年上,还说起什么假孕演戏。这种时候,你说怎么谈正事?“

  胤禛毫不示弱地反瞪回去。

  不对!这视角变成他坐着,必须抬头仰视站着的老鬼。哪管什么礼数,索性生拉硬拽把人给拉回摇椅上坐着。

  武拂衣没有拒不配合,但人坐了下来,依旧不认为带偏话题的主要责任在她。明明是胤禛说话不够直接,摆出让旁人自行琢磨的态度。

  “如果你一进屋就开门见山,我能想偏?”

  武拂衣紧接着道,“何况,你板着脸转身就走的起因还没交代清楚。给你个机会,有事往直接了说。”

  话赶话至此,胤禛反倒是没法直接问了。

  一旦提问「你以前是男是女」,就彻彻底底暴露了他纠结反复的心情。

  “是,我的错,不该一言不发就走。”

  胤禛甚至不惜低头认错,只为转移话题。

  “不浪费时间,说正事。何焯进京之后,与老八似乎走得有些近,至少在酒楼一起吃过三顿饭了。”

  武拂衣没有立刻接话,而深深瞧了胤禛一眼,仿佛要看穿他为何而情绪别扭。

  胤禛视而不见,自顾自继续道,“何焯与南方文臣的矛盾不可调和。虽然与本次的主考官熊赐履没有直接冲突,但与南党一派的徐乾学、翁叔元的关系极差。”

  何焯没考中举人,是他揭发了徐乾学操纵江南乡试考场。

  他到底身负才学,辗转到其他地方继续发展,被翁叔元收入府中做了学生。

  当时发生了汤斌被问责事件。

  汤斌不愿依附明珠,更不想选边站明珠与索额图之斗。多次与明珠党冲突之后,被冠以莫须有的罪行。

  翁叔元站队明珠,参与到了非难汤斌之事中。这让何焯再度愤而离去,表示断绝与翁的师生关系。

  一而再,再而三,得罪了上官,这事闹得大清的读书人全都知道了。

  何焯后来屡试不第的原因是找到了。他本来几乎不可能参加会试,直到去年康熙特赐他举人的身份。

  “不同与索额图、明珠出生于满姓大族,熊赐履为首的南党一派多是以科举取士而成。”

  胤禛分析道,“汗阿玛启用儒学治天下,对于熊赐履也是给足了信任。哪怕他与索额图交好,却也认为熊赐履方面是君子之交,所以四年前安排熊赐履给太子做老师,教太子仁义之道。”

  事情的发展却与康熙的希望背道而驰。

  没了索额图,太子抓住与熊赐履的师生关系,全力塑造他在南方文臣中的威信。

  对何焯、王灏、蒋廷锡三人,康熙以褒奖他们是大孝子为理由进行了非正常提拔,其实是给作为主考官的熊赐履留了最后一个机会。

  如果何焯三人能够上榜为进士,就证明熊赐履等人心中尚有皇帝。一旦三人落榜,熊大学士也是做到头了。

  胤禛却不看好熊赐履的选择。

  如今索额图已经死了,明珠也早被罢相不再重用,正是南党春风得意的时候。哪怕何焯等人被皇上特批为举人又能怎么样。

  南党一群人本就是正式科举出身。别管他们是否先抱团排挤了何焯,反正何焯就不是正儿八经考取乡试功名,那就能名正言顺瞧不起他,以才学不足作为理由不给他通过会试。

  别说科举考卷是糊名的,要真想取悦皇帝,总能有办法让何焯等人上榜。是上榜,又不是让他们博得前三名,难度系数没那么大。

  “让何焯三人通过会试,在汗阿玛心里早就不是才学匹配与否的问题,而是熊赐履等人是否认可太子应该以孝道为基本操守。”

  胤禛说着摇了摇头,上一个让康熙觉得带偏了太子,让胤礽变得不孝的人是索额图。

  索额图及其亲信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谁能想到半年不到,下一个要被问罪的人又出现了。

  胤禛没有闲情为旁人操心,他只想见缝插针,在这场注定不太平的科举之后做点什么。

  武拂衣听明白了,“走了索额图一党,再走熊赐履一党。趁此时机,不妨建议皇上组织一个团伙搞点数学、物理研究,搞点发明创造做点实事。

  如此一来,下次出海能少些倒霉鬼,不会再一不小心就撞上暴风雨与火山岛。你这想法挺好的。”

  大致意思到位。

  胤禛听着,却觉得武拂衣的用词扎耳朵。算了,今天不计较被含沙射影,把正事说全了要紧。

  “虽然汗阿玛喜欢数理,也乐于阅读西洋学说,但想把它放到朝堂上与儒家相提并论,短期内绝无可能。”

  胤禛决定徐徐图之,“不妨先成立一个理学院,挑选部分年轻人来学格物之术。让知识与各种实验充斥他们的生活,也就没了去拉帮结派的空闲。”

  也许,康熙也会想着让太子参与其中,企图掰正胤礽的性子。至于有没有效果,那就是走了瞧。

  先不用去多想太子会不会做插班生被安排进来。

  尽管很多事要考虑太子对康熙的影响,却也不愿事事都以他为主。

  理学院的成立初衷,培养一批做实务的人。

  这些人必要有一技之长,比如造大船出远洋,或建水利治河道,甚至提高农作物收成等等。所有的目标与讨好储君无关。

  要考虑的事选择哪些人成为学生与老师。

  或是有一个好办法。

  去年搞过读牛顿心得报告。一年过去,不知多少人坚持钻研,多少人又半途而废。不妨组织一场突击测试,选拔出第一批学生与老师。

  试卷,也已经准备好了。

  胤禛取出袖中一卷纸,“你抽时间看看,要删减或添加点什么。只要三月会试成绩一出,一旦何焯等人落榜,这卷子就能派上用处了。”

  “好,会试之前,给你定稿。”

  武拂衣将稿卷收好。这次胤禛是有备而来,京城里那些宗室子弟、朝臣们的孩子,哪能想到一场摸底大考在静悄悄地酝酿中。

  “那你继续忙,我不打扰了。”

  胤禛把正事都交代了,没有再逗留。

  这次,他神色如常地起身,步伐稳健朝着门口走去。

  仿佛一本正经说完政务,就客客气气地再见告辞。把一炷香之前的闹心与别扭情绪,掩饰到从不存在。

  胤禛眼瞅着要能伸手推开房门,却听身后飘来一番话。

  武拂衣冷不丁开口,“阿四,你给其他人出了这样一大份考卷,那我也考考你。你觉得,我以前是男还是女呢?”

  嗤——

  胤禛仿佛背中一箭。

  见鬼了,这闹心的问题居然又绕回来了。故意的,老鬼绝对是看穿他的心思了,故意直接问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