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九章18

第九章18

山海十八 2022-08-18

  “四哥,这些道理我都懂。你放心,该孝敬的,我一个人都不少。眼下就说我们之间的事,你得给弟弟指一条明路。”

  武拂衣问,“你非要送礼?送了,才能很开心?”

  “对!”

  胤禟斩钉截铁地回答。

  “行吧,那就送一批品相好的母贝。”

  武拂衣提出了所需,“就是洞庭湖、江南水域的三角帆蚌,你有门路能运点到京城来吗?要活的。”

  胤禟一头雾水,头一回听说想要河蚌做礼物的。虽然三角蚌产珍珠,但都是凭运气。想要珍珠,买蚌没用。

  难道能用来做特殊的菜式?“四哥,你是想要吃河蚌肉吗?应该不怎么好吃吧?”

  “佛门之地,不论荤腥。”

  武拂衣没说究竟想做什么,只问胤禟有没有卖。“既然你悉知商贾之事,三角帆蚌好弄吗?“

  胤禟认识一二做水产生意的人,但贩卖的多是餐桌上的各式鱼虾。

  “目前没特意做河蚌买卖的商户,不过真想要的话,能尽快当地直接问渔民收购。最迟十月,弟弟就能弄来。”

  尽管疑惑三角蚌的用处,但瞧着自家四哥不苟言笑的脸,到底不敢似对八哥那般有什么话都问。

  玩河蚌就玩河蚌吧,谁没个古怪爱好,京城里不还有一堆斗蛐蛐、斗鹌鹑的。只是用河蚌作为谢礼,怎么瞧都磕碜了些。

  胤禟强调,“四哥,你别给弟弟省钱。河蚌能值几个钱?你还有什么想要的?不如搞只海东青?”

  养鹰?

  武拂衣没有丝毫兴趣,现在哪有这样的闲情。怀里揣着胤禛给一叠厚厚的资料要去读以致用,再说搞三角蚌不是用来玩的。

  认真地叮嘱胤禟,“凡事来日方长。往后有需要九弟帮忙的地方,我自然会提,眼下你真不用再破费。要是有余力,就弄些南边的玉米来,不同种类的玉米越多越好。”

  “好吧。”

  胤禟心说那玉米棒子不多见,有听说南边种植,但味道似乎不怎么样。四哥这是和奇奇怪怪的吃食杠上了?

  武拂衣不管胤禟的猜测,率先一步离开凉亭。

  特意绕了远路,美名其曰带胤禟领略一番夕阳下的古刹山景。为了避免半途遇上武氏身体的胤禛,逛了半个多月时辰才返回潭柘寺的客居寮房。

  之后没有遵循日常进餐时间,请香积厨里的僧人多做了几道素斋,是要吃得饱些。

  吃饱,才有力气研读资料。

  天黑后,燃起一盏烛灯。

  打开信封,只见胤禛写了一叠蝇头小楷。

  这些消息可以分为前朝与后宫两部分。考虑到穿到自己身体里的灵魂可能没有四阿哥相关记忆,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分清谁是谁。

  短时间内给出那么多张画像不切实际,尽可能用文字描述四阿哥必须认识的人。

  一波前朝官员会在每天上朝时遇到。

  除非极端天气或有特别事情发生,康熙在京城基本每天都会进行御门听政,就是在乾清门外开始露天的朝会。

  大臣比皇帝到得早,一般穿常服戴朝珠来上朝,而每逢初一、十五以及逢五、十的日子要穿补褂。

  在穿补褂的日子中,更容易从补子的图案确定官员的品级身份。

  常服多素色,那就要通过身高、胖瘦、鞋子大小、面部特征、口音等等去判断来者何人。

  然后就看到了长达五十页的人物特点描述。

  胤禛给标了序号,第一批必须认识的官员与宗室有一百二十六人。而此外,还有宫里的那些侍卫、太监是有三十八人。

  相对来说,后宫里的人没那么麻烦。

  身为皇子,不冲撞康熙的后宫女眷即可,尤其是生育了皇嗣的妃嫔。那数量比起官员少多了。

  四阿哥基本也就是去永和宫探望德妃,或是去宁寿宫探望太后。

  妃嫔居住于不同宫殿,一般情况下半途不会遇到。胤禛也写明了那条路线更为安全,以及请安的注意事项等等。

  武拂衣将名单上的人物特点反复背默,力求做到遇上一个人就能立刻对应到对方的名字与身份。

  亏得她没有脸盲症,而此时格外怀念照相机。哪怕胤禛写得再细致,文字描述比起相片总显得不够准确。

  科技改变生活。

  感叹了一句,继续投入资料中。再认识了一堆人之后,就要搞清楚人物关系。

  那些事太复杂,胤禛本人也不敢说知之甚详。

  落笔时间有限,挑了与四阿哥目前任职刑部的相关官员说了一番,以朝中重臣、皇室宗亲里需要着重注意的一拨人。

  另外,还提到了此次参与选秀中可能被重视的几个家族。

  「信,牢记后即焚。若遇难决之事,邱家别院设法相见。」

  末尾,胤禛只能留这一句。

  他无法通过一叠信纸,将活了二十多年的经验全都传授出去。要是真遇到了十万火急的棘手问题,只能冒险在武家暂住的别院私下见面。

  至于怎么见面?

  武拂衣看懂了,这是要她自己想办法。

  除非天崩地裂,否则没必要冒这种险。哪怕她想不到应对突发问题的解决之法,但至少会一个绝招——拖字诀。

  拖着,拖着,总有不冒险的见面方式。

  有的事能拖延,有的事不能。

  翌日,天亮。

  返回紫禁城,今天必须去给德妃请安了。

  避开了用餐时间,在巳时三刻到了永和宫。

  今天,永和宫主殿有些热闹,因为十四阿哥胤祯也来了。

  胤祯正说着今个儿很好地完成了上书房的课业。刚刚得了汗阿玛的夸奖,允许他暂歇片刻来陪母妃说说话。

  “儿子给额娘请安。”

  武拂衣进入殿内,正是遇上了母子欢乐的时刻。

  “快坐吧。”

  德妃看到大儿子,她也不是故意收敛脸上笑意,但总不似刚刚的轻松自在。“你腿上的伤怎么样了?”

  “劳烦额娘挂念,儿子的伤已经无碍了。”

  武拂衣说得中规中矩,“太医尽职尽责,让儿子在回京途中伤势已经好得七七八八,接下去也就是食补补元气。”

  不等德妃开口,胤祯先说话。

  “四哥,既然你都好得差不多了,昨天怎么不进宫?昨天,九哥去看宜妃娘娘,我以为你也会来看额娘的,害我白等一场。”

  这话听上去大大咧咧的。

  十二岁的皇子说话也能用心直口快去解释,但究竟是谁白等一场?

  德妃没能等来大儿子探望,对比宜妃却等到了胤禟。现在又提一遍,她的心里能好过?

  武拂衣不在意胤祯是快言快语还是绵里藏针,不急不缓地说:

  “昨日去了潭柘寺,愿佛光普照洗去一切病气。先为额娘请了佛香,重阳将至也从寺庙里请了几盆清秋佳菊,额娘得空也能赏赏花。”

  德妃听得懂,大儿子是不想将一丝病气带入宫。这人做事是谨慎又细致,而带来了古刹菊花,正应和了重阳佳节要赏菊。

  “你外伤的刚好,不用操心这些事,哪一年不能赏花。潭柘寺在京郊山上,你本就伤在腿部,注意着些别再累到了。”

  “多谢额娘关照,儿子都记住了。”

  武拂衣却没话到此处就停止,转而侧头看向胤祯。

  “昨天让十四弟白等了,是做哥哥的不是。往后,你提前捎句话来府里。从木兰围场回京城,我都没等来你的只言片语,一时忽略了你念想哥哥的心情。”

  究竟是谁忽略了谁?

  三天前,回到京城。

  武拂衣询问清楚了都有哪些人来四爷府送礼问候。

  木兰围场野狼突袭发生在八月初,一个月足够在京城传开了去,更不提有人故意推波助澜,说了四贝勒英勇杀狼。

  如此一来,官员与宗室或多或少会去四爷府探伤。收不收礼物是四爷的事,但问候不问候就是那些听说消息的人持有的不同态度。

  根据四福晋记录,留在京城里的几位阿哥,从太子到十三阿哥胤祥都派人来递过对胤禛的问候祝福。

  但没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祯。若要说再往下,十五阿哥胤禑只有七岁、十六阿哥胤禄五岁,十七阿哥胤礼年纪更小仅仅三岁,他们没法从宫里托人来传话也是正常。

  胤祯今年十足有十二岁。

  以后世的年龄来判断他还是未成年,但这里是清朝,他今年都要选福晋了。

  武拂衣在返京途中请示康熙,给永福宫去信报了平安。

  眼下,说着胤祯没有传来只言片语,实则直指这个弟弟丝毫不懂兄友弟恭。既然胤祯敢做,何必再为他保留颜面。

  胤祯面色一僵,真没想到四哥居然会提这一茬。以前四哥不都懒得搭理自己说了点什么,多是保持沉默。

  德妃捏着帕子的手指也顿住了。

  是她忽略了,早就差人给大儿子府里送过食补药材,真就忘了问一句小儿子有没有去探望哥哥。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大太监梁九功的声音,“皇上驾到——”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