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6章 120

第46章 120

沉琴绝酒 2022-08-23

  姜鄢一开始的时候听的津津有味的,可到了后来,实在是顶不住困意,眼皮子耷拉下来,直接就在康熙怀里睡着了。

  康熙瞧着前一刻还回应他的人,后一刻就睡着了,唇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他将人轻轻抱起来,然后温柔又小心的将人送到榻上,在她额上亲了亲,才替她将帷帐掖好。

  这半月从大野泽到江宁,无论宿在哪儿,那天晚上买来的小兔子灯都一直挂在姜鄢的床头。

  胤礽的小兔子灯也归了姜鄢。两个一块挂在床头。

  手艺人做的还挺结实的,小兔子做的惟妙惟肖,看姜鄢的样子,也挺喜欢这个小兔子灯的。只是这一路走来,再未找到一模一样的。

  这兔子灯到底是纸做的,康熙怕支撑不了多久。便嘱咐了李德全,让人再去大野泽寻一样的来,要多做些。

  一部分送回宫中,一部分送到这里来备用,待姜鄢这两个挂不住了,就换上新的。

  如今姜鄢夜里睡得极安稳,康熙便没再把小匣子拿出来给姜鄢抱着睡。姜鄢至今也不晓得康熙悄悄动过她的小匣子,还以为东西好好的放在箱笼里,康熙什么都不知道呢。

  这小兔子灯这样得姜鄢的喜欢,又好似能安抚她的样子,莫说是百个千个,便是一万个,康熙也买得。

  ——只要那手艺人做得出来就行。

  康熙精神十足,不用一个时辰就将奏折都瞧完了,分门别类的放好,翌日晨起自然会有专人送出去。

  他起身活动活动身体,然后去拨弄了一下缸里的冰块,瞧着还是很冰的样子,便摁熄了灯烛,只留了床头小兔子灯微弱的光亮,撩开帷帐,悄悄安寝了。

  康熙最是克己,从小也习惯了,如今在外头不用上朝,也没有凌晨就醒过来,但卯时刚过正刻,康熙就醒了。

  这还是陪着姜鄢一道多睡了会儿。若是依着他自己,起的还要早些。

  康熙起身,将小兔子灯里的烛火熄了,才开始洗漱穿衣。

  姜鄢昨天是真的累到了,起的比康熙稍微晚了一些。

  康熙其实动作都很轻,并未吵醒她。只是姜鄢睡着睡着,突然翻身自由,觉得床榻又大又空,她一个人来回翻了好几回,突然没了禁锢住抱着她圈着她的人,她实在是不习惯,就这么慢慢醒过来了。

  醒过来还懵了一会儿,借着外头的透进帷帐的一点光亮,看见康熙在窗边读书。

  姜鄢把帷帐撩开一点,伸出去半个身子,问康熙:“皇上用过早膳了么?”

  康熙抬眸,看见她的那一瞬,周身气度一松,望着她笑:“朕在等你。”

  姜鄢一骨碌爬起来:“臣妾这就起身。”

  康熙失笑,瞧着李嬷嬷庆月松月几个进来给她挂起床帐,他说:“不必着急。保成也还未起。”

  皇太子昨夜太过激情向学,不但做了当日的功课,还把过去半月的功课都复习了一遍,甚至还预习了第二日的功课,结果躺下去后睡得沉,一不小心就睡过了头。

  姜鄢起的时候,胤礽也才刚刚醒过来。

  康熙显然心情很好,对于胤礽的晚起没有说什么,甚至瞧见胤礽明显没有睡醒的模样还调侃了几句。

  早膳是康熙一手安排的,姜鄢和胤礽都不曾过问,可等到膳食送到跟前来,胤礽傻眼了,姜鄢也懵懂看向康熙。

  今日的早膳,全跟豆腐有关。

  豆腐汤、鸡蛋花拌豆腐、豆丝小面、茄汁豆腐,还有豆腐焖白菜。

  康熙勾唇一笑:“吃吧。”

  胤礽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见康熙这样笑,他倒是问了,却只得一句,膳房今日的豆腐新鲜,换换口味,挺好的。

  姜鄢什么都没问,豆腐挺好的,味道不错,夏天吃着下火,她爱吃的。

  到了午膳,还是康熙安排的。

  胤礽读了一上午的书,到了膳桌前一看。豆腐汤,豆腐面,小葱拌豆腐。

  全是豆腐,而且,还不如早膳呢。

  胤礽都还没问什么,康熙就笑,仍是那句话,豆腐新鲜,吃着挺好。

  胤礽就没说什么了,姜鄢还是吃着挺好的,她挺喜欢这个豆腐汤的,味道很清淡。

  可到了晚上,就只有一碗豆腐汤面了。

  胤礽忍不住了,看向康熙:“皇阿玛,吃了一天的豆腐了。”

  之前还不觉得什么,现下想起来,胤礽就觉得其中大有深意。可他琢磨来琢磨去,怎么也琢磨不出来,他皇阿玛究竟卖的什么关子。

  姜鄢倒也不是吃不下去,就是让胤礽这么一说,她也好奇,康熙究竟借着这豆腐,打什么哑谜呢?

  这当口,李德全禀报:“皇上,汤大人来了。”

  康熙抚掌而笑:“好,豆腐汤来了。朕今日这谜底,就在这位身上了。”

  姜鄢只是眨眼,胤礽却忍不住琢磨,豆腐汤?什么豆腐汤?

  等外头通传的人进来了,胤礽一瞧,这不就是江宁巡抚汤斌么?

  怎么就豆腐汤了?

  汤斌年近六十了,他很瘦,却是个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老头子。

  眉目间十分严肃,常年在书堆里和繁琐政事里打转的人,眉间紧锁,一双眼睛十分光亮,可见是个精干的臣下。

  汤斌请安,康熙抬手就叫了起,赐座后,又问汤斌可用了晚膳,汤斌说不曾:“皇上宣召,臣是从衙门直接过来的。未曾回家。”

  康熙很高兴,叫再送一碗豆腐汤面来,让汤斌与他们一同进膳:“这是宫里小厨房做出来的豆腐汤面。你尝一尝,看看比之你家中如何啊。”

  汤斌还不敢用,等康熙胤礽还有姜鄢都动了筷,汤斌才开始用。

  康熙笑道:“朕听闻,你家里的豆腐汤面,油甚少,盐甚少,豆腐管够,汤面适量。朕全是按照你家里的法子做的,味道可还一样?”

  汤斌放下汤碗,恭敬道:“回皇上,倒也不大一样。臣家里,舍不得用这样的好油。”

  康熙又是笑,说:“朕知道。你素日经筵日讲,就是勤谨严慎。到了地方上,洁己率属,实心任事,在江宁,你是有官声的。”

  汤斌哪怕做了江宁巡抚,也是廉洁持家,生活简朴,素日里不沾荤腥,总是用豆腐汤,每餐之中,必有一道豆腐做的菜式。久而久之,百姓知道了,就叫这位与众不同的巡抚为‘豆腐汤’。

  汤斌得康熙称赞,跪下谢恩。

  康熙叫起,说:“你不必这般拘束。起来坐下说话吧。”

  汤斌应了是,起身又坐下。

  康熙这才说:“朕的太子,过两年便要出阁讲书。朕想在他出阁讲书前,再磨一磨他的学问,磨一磨他的性子,朕瞧你颇为合适,想叫你做他的师傅,叫他做学问,读书明理。”

  胤礽一直在旁边瞧着,万没有想到,话题竟然绕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领教了一日豆腐汤的厉害,没想到他皇阿玛还要叫豆腐汤做他的师傅。

  他对这位汤大人知之不深,但就冲着这位汤大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生活简朴,他就知道,这位汤大人做学问肯定是厉害的。

  他的明史修的那样好,胤礽想,要是这位汤大人用修明史的态度来对待他,他这个皇太子非得脱层皮不可。

  而且他皇阿玛还说了,还得再磨一磨他的学问,磨一磨他的性子。胤礽顿时食之无味,嘴里发苦。

  汤斌说:“皇上,臣在江宁任上,尚不满三年。况京中,比臣合适的大有人在,臣恐怕不合适。”

  不满三年,按规矩尚不到晋升考核的时候。况且,他在江宁干的挺好的,将这里的一切刚刚弄熟了,此时又走,还是要回京城那个大染缸里去,汤斌有些不情愿。

  他在朝中修明史,那是迫不得已。早先得皇上信任,大有可为的时候,因他性情耿介,为一些口舌之争,得罪了明珠,后来他丁忧回家,再度复起后,才来了江宁。

  如今台湾事毕,明珠正是有功的时候,朝中多有附庸,汤斌实在是不想再和明珠共事了。

  何况他在江宁,也并非不知京中情形,大阿哥的背后就是明珠,朝野上下都知道,太子是正统,将来是一定会继承皇位的。可大阿哥是皇长子,多少人暗地里跟随明珠。

  表面上瞧着,如今是风平浪静的,可若有一日乱了呢?明珠与索额图斗的风生水起,两边党/争,事涉皇子,皇子们没事,他却怕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他还是想留在江宁,为百姓们做点实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