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球诡异复苏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9章 白色的人444

第259章 白色的人444

安二十四 2022-09-16

  走在回村的小路上,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明净清亮。

  石板路的缝隙抽出绿草,毛绒绒的,莹莹铺满了一片, 看上去石板倒是成了隐没其中的东西。

  天边有和煦的暖阳,照耀这灿烂的人间。

  树林茂密, 举目看去,欣欣然的绿意。

  偶尔有几声似是山歌, 又像是呼朋引伴的招呼, 似是山林中人群歌互答, 余音袅袅,忽近忽远, 若断若续,不知情之所以移, 而神之何以旷。

  这几天苏茶大致弄清楚了村子的环境。

  这里就像是那种没有进入现代化的农村, 一切都是很原始的模样,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为一顿饱饭奔命,倒也算活得全为了自己。

  唯心化使得草木疯长,阻隔了各个村子的往来,不过这对于村子来说似乎也不算什么, 因为古代的村子受限于交通, 交流也是这般少。

  这里貌似拥有田园诗意般的生活,但也有泥泞之下的土地的痛苦。

  由于唯心化的影响,开垦土地总是要困难一些的, 就连已有的土地, 杂草也总是要长得比作物快, 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打理。

  然而,村子里又缺乏工业化的机械,导致他们一切都只能凭借着原始的人力完成劳作。

  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恐怕也只是勉强糊口。

  芭拉家就是一个证明。

  她家是比其他家要困难一点的,因为她们家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缺少了父亲的存在,家庭的重担就压在了母亲肩上,她也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土地上,才能刨出足够她们母女俩生活的粮食。

  不过,即便在苏茶看来他们的日子是困苦的,但他们依旧很乐观。

  在走回村子的路上,她看到数位耄耋老人扛着锄头,抑或是提着装满草的木框,优哉游哉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们的年纪或许没有她想象那么大,但繁重的农活压低了他们的脊梁,枯瘦了他们的躯体。

  这些老人比他们的子辈先一步“下班”。

  他们就慢慢走着,时不时和熟人扬起笑脸,打上招呼,说几句话。

  每当他们笑时,脸上的皱纹便像菊花一样绽放,沟壑深得像是画上去的迷彩。

  他们也会和芭拉打招呼,在苏茶看来,或许是在逗她,因为芭拉总是鼓着脸不回应他们,他们也就自顾自的哈哈大笑。

  他们当然会向她投去好奇的目光,村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很熟悉,所以来了一个外人就显得明显。

  也许是她同是亚洲人的轮廓与眼眸,他们展现出亲和的善意。

  他们也朝他笑,颔首点头,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

  她其实很好奇,为什么在这里的人会生活得这么乐观,这么快乐。

  但细一想,她又觉得自己的问题实在是着相了。

  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并不完全关联,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快乐呢?

  也许对他们来说,许多精神上和哲学上的迷思根本不存在,他们只要把握住力所能及的一切,那么就会化作稳稳的幸福。

  吃得饱是幸福,干完今天的活是幸福,那么,四周山青水绿的环境,晴天却又不是很晒的天气,就更是幸福了。

  想明白这些,她更加理解农村的复杂性。

  这片千百年来人们固守的土地,这个一万年前杨帆的农业制度,在土地上以人的血结出文明的果实,好让下一代人继续被孕育,继续被消耗。

  说起来,她之前就错估了这个环境的复杂性。

  她完全没想到一分钟前还在等候食物的孩子们,会在同伴率先拿到食物后就大打出手。

  或许对他们来说,农村的法则里包含了弱肉强食与和谐共存的二重性,也包含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与“先吃到肚子里的才算肉”的朴素真理。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因为后分到鱼而大打出手。

  在他们的理解中,一切都是要争取的,如果不争取,不说出自己也很饿,那么父母就会把吃的给兄弟姐妹,而后面的鱼其实是“大饼”,是虚无的,是暂时没有的,是不一定分给自己的,只有率先分给自己,才叫公平。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率先分给谁就又成了一个问题。

  解决方案就是弱肉强食,拳头大的可以先分到,个子小的小孩当然不服气,但因为打不过大的,也只能同意这样的规则。

  所以在苏茶作出分配之后,他们当即就发生了哄抢。

  这能说明他们的血脉当中流动着某种劣根性吗?其实只是环境制约下产生的规则。

  他们实在是穷怕了,饿怕了,因此一点东西也会引发争斗。

  这种貌似兽性的规则,其实是在保证他们人性的基本。

  苏茶和芭拉在路上缓慢的走。

  她今天做了许多事情,已经非常疲倦了,这使得她本来就不快的步伐更慢了。

  在她们身前或是身后,不断有农忙后的村民路过。

  不知后面去哪儿玩的小孩也疯玩回来,呼啸着跑进家里的院子,然后向父母或是爷奶讲起今天的故事。

  于是,一个接一个村民走到门外,向她投向好奇的目光的同时,也善意柔和的和她打招呼。

  她的行为赢得了这些小孩家长们的好感,又或许是这个地方本就民风淳朴,所有的一切都很和善。

  苏茶和芭拉回到了家,然后芭拉就开始做饭。

  苏茶本来已经很累了,但她不愿意吃白饭,又觉得自己身体好点了,于是也去帮忙。

  芭拉家的厨房有一口大锅,直径大概有一米五,底下是用泥封住的正方形大灶,大锅就架在灶上。

  她有点奇怪,不明白这么大的锅使用起来不会不方便吗?

  很明显芭拉她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旁边有个小土炉,上面放着一口小铝锅。

  芭拉就用这口小铝锅做饭,她往里加入大米和玉米,然后用水粗略洗了两遍,筛出里面的虫,再在大水缸里舀了满满几瓢水,直到把铝锅装满,才跺在灶上,生起火煮起饭来。

  如果是平时,这些就算一顿了。

  然而,今天有了几条难得的“大鱼”,小管家婆就决定要吃顿好的!

  她用锅刷把锅刷了刷,然后升起了火。

  她怕苏茶在厨房里不小心磕到碰到,于是把她赶到了灶台前,让她添柴加火。

  苏茶坐在灶台前,有些尴尬。

  自己好像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看看火了。

  灶台很大,留的火门却很小,还有一个可以合上的铁片。

  下方,左边是一个陶罐,装着炭和木糠,右边是一把火钳和堆起来的柴火。

  芭拉站在小凳子上,熟练的用饭帚沾上一点油,然后涂在锅底。

  饭帚是用玉米穗或是什么作物的茎秆做成的,头部还蒙了一层布,用布沾了油再涂在锅底,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费。

  这顿饭估计只用了几滴油。

  她跑到水缸前舀起一瓢水,然后左手拿着水瓢,右手拿着鱼。

  把鱼沿着锅边刺啦一下滑下去,过了两秒就迅速用锅铲翻了个面,再过两秒,把水倒了进去。

  刺啦和水的咕噜声响了起来。

  苏茶这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大锅了,封闭的土灶,温度极高,烧起饭来很快。

  如果是个大家庭的话,这样的土灶能够保证迅速出餐,不耽搁时间。

  看着闷头加柴的大姐姐,芭拉欲言又止。

  大姐姐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做饭不需要一直加柴的啊!做一道小菜不需要这么大的火啊!

  芭拉把自家种的青菜,混着野菜一齐折断,放进了锅里,盖上了木板锅盖。

  大部分野菜的味道说不上好,又苦又涩,混着煮就会变得能勉强能下咽了。

  在苏茶的一直添柴努力下,这顿饭很快就熟了。

  芭拉连忙撒下一小撮粗盐粒,然后把鱼汤呈出来,再煮久点,她怕水被煮干,锅被烧穿!

  饭桌上,疲惫的芭拉妈妈闻到满屋的香味,精神稍微震了震。

  芭拉端来了大米和玉米做成的稀饭,这照例是她们的主食,然后就坐在了位置上。

  “给她送去了吗?”她问。

  “送去了。”芭拉回道。

  苏茶不习惯和她们一起吃饭,做完饭就回到了她的小屋子里。

  她点了点头,开始吃起饭来。

  她拨开野菜,“怎么有鱼?”

  芭拉就把今天的事讲给了她听,绘声绘色的讲起了捕鱼之旅。

  “她还会捉鱼。”她惊叹道,嘴里却是一刻不拖地吃着东西。

  芭拉在河边吃过一些鱼了,所以也不是很饿,她兴高采烈的描绘着苏茶的种种神态和动作,像是一个小迷妹一样。

  突然,她问道:

  “阿娘,他们说她是外乡人,这是真的吗?”

  “谁说的?”芭拉妈妈喝着汤,倒也不惊讶。

  芭拉想了想,“他们都这么说。”

  “她不是‘白色的人’,是和我们一样的‘黄色的人’,我们数千年前是同一个祖先。”

  芭拉听到肯定的答案,有些高兴,但同时又有些疑惑。

  “阿娘,‘白色的人’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都要怕他们?”

  芭拉妈妈放下碗,神情凝重的说:“他们是拥有白皮肤和蓝眼睛的恶魔,他们毁灭了我们的家园,如果以后你看见了他们,一定要马上抛开。如果你要死了,也要把口水狠狠吐在他们的脸上!”

  芭拉第一次听到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来,她觉得自己好像能够庄严的承受这些了,她长大了。

  于是她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把母亲说的话记在心里。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