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球诡异复苏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96章 小镇见闻507

第296章 小镇见闻507

安二十四 2022-09-16

  苏茶别过两人, 走进马安镇。

  率先引入眼帘的,自然是那一排又一排,回环连绵的简易安置房。

  有些房子看起来像是一个集装箱, 有些房子干脆就是大棚房,这些还都算好的了, 起码是完整的一间屋子,有些人家直接在集装箱和大棚房之间用木头和篷布搭成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就算是房子了。

  这片安置房区域住着相当多的人, 有些人就坐在门外, 拼装着塑料花和各种小工业品,俨然把流水线搬到了这里一般。

  这些人一看就是外地人, 黝黑的肤色,枯瘦的四肢, 面容看上去沉默寡言, 神情里透着坚韧。

  他们应是最晚搬迁到马安镇的人, 所以只能住在这里了。

  继续往前走,有好多挖掘机、工程车辆和工人在大片的空地上忙碌, 一副热闹的场景。

  一座座建筑的已经显露出了雏形,工地上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不断。

  苏茶猜测,这些地方又这么多,这么大片的空地, 或许是以前马安镇的郊区。

  再往前走, 还是有许多正在施工的工地,除此之外,公路、商店也在建造铺设, 整座城市似乎都在大建造。

  现在马安镇是不缺人的, 海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现在根本不缺劳动力。

  再往前走一点, 饭店和商店也依稀出现了,只不过前者要远远多于后者。

  街上有许多人在走,他们似乎并没有目的地,只是在街上闲逛。

  跟着人群,她来到一处大集市。

  这个集市真的非常大,一般的市镇最大的集市都没这个大。

  进去一看,里面人声鼎沸,菜市场里面有的这里都有。

  瓜果蔬菜,鲜肉鸡鸭,各类干货,酱油米面。

  但这个集市和其他集市的格局不太一样,中间明显有个档口比别的档口占地广很多,像是一个超市。

  而那里也是客人最多的,同时有多个售货员在称重和买卖货物。

  她走进了才发现,这个档口上面有个招牌,写着:农院大农场。

  卖的东西也很杂,大多都是应季蔬菜和一些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之类的。

  旁边还有一个档口,卖米面,没有太多的选择,只有两三种米面。

  人实在是太多了,有人对货物挑挑拣拣,有人浑水摸鱼,甚至还有小孩抓起蔬菜就往嘴巴里放,场面非常混乱。

  售货员忍不住喊道:

  “别挤啊,一个一个来,说的就是你们,排队啊!说了多少次了,不许挑,不许挑!你挑了别人怎么办?别人不用买啊?要多少直接说,买完东西去另一边付账!”

  售货员把客人要的菜装进袋子里,人太多了,货架很快就空了。

  而一旁,另一些工作人员就连忙打开菜篮子补货,是直接一篮子一篮子往货架上倒,可见其消耗之剧烈。

  这家店的货物存储量和消耗量都远远超过一般的大超市,属于是工作人员都忙得脚不沾地那种程度。

  苏茶有点好奇,于是问一个刚买完菜的大妈。

  “阿姨你好,请问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买菜啊,这家店的菜也太多了吧。”

  大妈看了她一眼,见她穿着简陋,鼻子就昂起来了,但又有心卖弄炫耀,于是说道:

  “这你都不知道,从外地来的吧?农院大农场啊,农场就在咱们镇北边,以前老城区那边。这家农场规模可大了,还和大学的农学院合作,有新技术,种出来的菜产量很高。这家公司比其他店卖得便宜,而且货天天新鲜,当然要来这里买了。”

  听到大妈这么说,苏茶若有所思,但还是问道:

  “这家公司规模这么大,以前怎么没听过农院大农场的名字啊。”

  大妈的鼻子又高昂了一点,“你不会是刚从外面来的吧?农院大农场是近几个月才成立的啊,是全国性连锁企业,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策的优良体现,是真正为人民办实事,谋实利的好项目!”

  她好似背顺口溜一般把后面半句话说出来,神情很是骄傲。

  到这里,苏茶已经基本肯定了,这个“农院大农场”肯定是她出国后才成立的,背靠诡异研究所和原有的农学研究体系,目的当然是解决大搬迁之后面临的粮食短缺等问题。

  要知道,大搬迁实际上是把各个地方的偏远地区的小农民给聚集起来了,而原本他们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供应粮食给城市。

  而这么多人聚集到城市,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温饱问题。

  依靠原本的农业体系是远远不够的,新时代的物流体系也远远负荷不了城市多人口的海量需求,因此在各个城市就地建立一片农场,培育新型农作物,以供应地方非常有必要。

  “农院大农场”恐怕就是在此之下的产物。

  运用新型唯心侧的技术,再加上现代农业的集中管理、灌溉、施肥、驱虫等手段,能使得这些农作物一年几熟,甚至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粮食,真正的大丰收!

  弄清楚这点后,她又问道:

  “为什么这家店只卖蔬菜粮食,没有看到肉呢?”

  听到苏茶略显“小白”的问题,大妈这次却是没有显露出优越感,而是感叹道:

  “我也希望他们家能供应肉啊,这样大家就能吃上便宜肉了。听说他们和畜牧场合作,供应低价粮食给他们,也在研发技术了,希望以后能大规模产肉吧,现在买肉真的太贵了,肉都吃不起啊!”

  苏茶若有所思,看来农业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畜牧的问题却是没那么容易攻克。

  “谢谢你啊,阿姨。”苏茶对她笑道。

  大妈回道:“小年轻,你要买肉啊?听姐一声劝,现在黑市买肉太贵了,不值当,你早上早点来排队,最好前一天晚上就来,说不定能买上半斤一斤的肉。”

  “黑市?”苏茶疑惑道。

  “是啊,你别看市场规定价是50元一斤,但买不到的啊,那些肉还没到市场就被抢光了,有些商贩还把肉留着,偷偷拿去黑市卖,肉就更少了。”

  苏茶抬头一看,果然在四周的柱子或是墙上看到了一份“市场建议价”的表格,其中蔬菜瓜果类定得比较宽松,只有基础的青菜、白菜之类的定价,其他诸如蘑菇、莴笋之类的菜就没有定价。

  而肉的价格定得比较严苛,猪肉是50元一斤,瘦肉55,排骨80。鸡鸭都是45元一斤,分品种有上浮空间。

  这倒是很有国家管控的味道了,好比荒年,如果不介入管理的话,商人就会囤积居奇,先饿死一部分没钱的人,然后再榨干剩下人的家产,最后导致市场崩溃。

  而国家介入就能有效遏制这种毁灭市场行为的无序扩张。

  不过,这样她就有了新的疑问。

  “那些卖肉的摊贩是个人摊贩吧,他们接受这个规定价?”

  “当然不接受啊,能多赚钱谁嫌钱多烧啊!”大妈一拍大腿。

  “不接受也没办法啊,现在是农院大农场供应他们低价粮食,这个集市也是政府所有,其他地方的交易禁止的,他们想要卖肉就只能接受建议价。”

  大妈说得理所当然,苏茶觉得背后可能有更多的博弈,但表面上呈现的却如大妈所说。

  官方要控制物价,好让现在的物价体系不至于崩溃,同时要尽力使得民众们吃上肉,生活质量没有降得太低,而肉厂和屠夫们也因为官方的粮食补贴等不至于亏钱,虽然没有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比平时赚得多很多了。

  大家的利益都被平衡,社会稳定。

  苏茶谢过大妈,继续自己的观察。

  这个城市大概有东南西北中五大集市,有些人多的聚集地还单独开有“农院大农场”的专卖店,这些专卖店还挂着超市的牌子,似乎和之前的超市合作运营,里面有一半的地方都被农产品占据了,还有一半的地方卖超市的货物,但也大多是库存。

  她随便走进一家小卖部,发现里面的货物稀缺,盐糖、锅碗瓢盆这种生活必需品倒是有,其他诸如汽水、雪糕、牛奶等就没有了,一问老板,这些既占运力,又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已经很久没有补充了,生活必需品倒是每次运输都有份,最近似乎要到一批衣物。

  她暗想,马安镇不靠运河和港口,全靠陆运,运力就显得非常宝贵了,要供应这么多人的吃穿用度,就必然要舍弃掉一些非必要物品的运输。

  只是不知道那些汽水公司该怎么办。

  同时,她心里又有了新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陡然转到一个新的环境,原有的生活轨迹被打乱,他们就那么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些改变了吗?

  难道他们就不会对现在的安排有所疑惑吗?

  很快,她就找到了答案。

  在马安镇的最中心,原本的商业广场,此时正举办着盛大的演讲,数不清的人站在一起,现场每隔一米就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看上去竟很和谐。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