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综穿]公主难当章节列表在线阅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7章 我给二凤当公主9(6/6)

第67章 我给二凤当公主9(6/6)

微云烟波 2022-09-19

 李世民也不小气,虽说没给杜荣封爵,却也给了他一个散官,也就是说,以后杜荣就是官僚阶级的成员了,不再需要通过京兆杜氏和杜如晦给自己增加光彩,自己在外都能自称一声“本官”。

 李世民是真缺钱,不过,他也知道不能吃独食的道理,毕竟,李世民手里也没多少盐矿,而且光靠着皇家,就想要从世家手里抢夺卖盐的生意,无疑是会引发反弹的,因此,他干脆利索地将之前跟着自己的那些天策府功臣都叫了过来,将这个提纯精盐的法子给了他们,让他们自个去商量这些盐怎么卖。当然,这个法子也不白给,各家每年都要按照销量给一笔盐税。

 即便是要额外缴税,但是对于这些勋臣来说,这也是一件大好事,以前寻常百姓只能用醋布,甚至军中都只能用醋布,但是不代表他们就不想吃盐了,无非就是盐产量太低,大多数都是那种有毒的矿物盐,青盐产地距离中原太远,而且还在吐蕃吐谷浑的地盘上,运过来价钱太贵,还有就是山东江南那边因为靠海,也产盐,但那里是士族的地盘,他们如今就是垄断了大唐的盐业,不会给他们这些关陇贵族分润一点利益。

 如今有了这个提纯技术,所耗费的不过就是砂石木炭,而且淘洗过之后还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那种,这约等于没成本,至于人力成本,这年头简直是再便宜不过,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将盐的价格打到跟醋布甚至是比醋布还低的地步,如此,天下起码能多上千万需要买盐的人,越是做体力劳动的人,越是需要补充盐分,这么一算,该是多大的利益呢?因此,一帮开国勋臣一个个只兴奋得两眼发光,眼珠子几乎变成了开元通宝的形状,他们拿了方子之后,几乎是立刻回家安排起来,不多久,市面上就出现了价格便宜,口感又很好的咸盐,便宜的没有经过木炭过滤的那种粗盐,五钱就能买上一斤,也就是半斗米就能换一斤盐,自然引发了抢购潮,加上那种洁白如雪,价格也不算贵的雪花盐,顿时,原本山东士族的盐甚至是西域运过来的青盐都卖不动了。估计用不了多久,那些垄断了海盐的家族也不得不放开海盐的开采。

 经此一事,杜荣的名声在上层传播了开来,以前只当他是个有文采的,如今就是个干实事的料子,因此,之前还可惜杜荣伤了手,写不出那般神完气足瘦金体的李世民也不可惜了,他又不缺专门写字的书法家,他身边有欧阳询,有褚遂良,书法都极为出众,瘦金体虽说别出一格,但是,李世民其实不好这一款。如今发现杜荣居然在赚钱的事情上这般能耐,李世民顿时就不可惜了,只恨不得杜荣不要再纠缠什么书法诗词,老老实实研究这些经世致用的学问。

 果不其然,没多久,杜荣连糖都搞出来了,大家喜欢喝蔗浆,但是蔗浆熬出来的糖纯度很低,主要还是没有合适的过滤的手段,既然能用泥沙过滤粗盐,那么自然也能用来过滤蔗糖,因此,不多久,杜荣就搞出了白砂糖。这年头的糖论起甜度肯定是比不上后世那些糖的,但是比起现在提供甜味的什么饴糖还有蜂蜜来说,那真是强多了。蜂蜜虽说甜,但是现在又没有人工养殖蜜蜂这种操作,要是在彩云之南之类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花开,那么养蜜蜂没问题,但是放在其他地方可没这个条件,一年到头能有多少产蜜的花卉呢?这年头交通也不方便,没法开车追逐花期,也不能将蜂蜜都割了,给蜜蜂喂糖……总之,这年头蜂蜜是绝对的奢侈品。饴糖虽说相对便宜,但是寻常人家是舍不得用粮食来制糖的,也就是丰年弄点出来,而且,饴糖粘牙也不如蔗糖甜。所以相比较来说,其实还是蔗糖附加值更高一些。而且蔗糖原材料也不缺,别的不说,东市西市的酒肆甚至是茶肆,谁家不提供蔗浆呢?每年大家都要囤上不少岭南运过来的甘蔗的,如今不过就是将甘蔗不仅是用来榨汁,而且是直接用来制糖而已。

 搞蔗糖这事是绕不过冯盎的,这位如今是岭南的土皇帝,受封耿国公,正好李世民之前一直疑心冯盎要造反,如今可以借着蔗糖的事情,安抚冯盎。有了这么一次功劳,杜荣更进一步,直接被封为开国县男,也就是说,这位一下子就正儿八经变成勋臣中的一员了。

 这会儿,便是卢氏也有些心动起来,这才几个月啊,就从寻常庶民变成了开国县男,估计再等几年,封个伯爵不成问题,那样勉强也算是配得上自家女儿了。

 不光是卢氏这般想,实际上惦记着杜荣的人还有一大堆,毕竟,能写诗词文章的人不少,但是诗词文章不实惠啊,或许那些世家对此比较重视,他们很能够炒作人的名声,将人捧成名士大家,就算是不做官,也能名满天下,给世家带来足够的好处。但是对于开国的这些勋臣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其实是庶族寒门出身,可能祖上也做官,但是做的都是基层的那些小官,他们这样的出身,如果不是遇上战乱,捞到了足够的军功,那么他们的上限也就是县里的县尉之类的官员,几乎没可能更进一步。所以,他们其实更看重实惠。

 杜荣的家庭其实很简单,京兆杜氏是个大家族,杜荣他们家算是族里的小地主,家里人口简单,日子过得还算不坏,但是能给他带来的帮助非常有限,所以,杜荣想要出头,不得不前来投奔杜如晦。但是杜如晦总不能不顾自家儿子,一门心思推他这个族侄!所以,真要是将杜荣变成了自家女婿,那么,带来的好处,岂不是比现在强吗?他们都不用独占,只需要占据先机就行。就像是现在的杜家,他们直接占据了关中相当一大片地盘的盐业买卖,还有三年的免税特权,这就是一大笔钱财,靠着这个,京兆杜氏起码能多培养一批读书人出来。

 因此,一下子,蔡国公府就变得门庭若市起来,当然,这一开始,大家肯定是不会将自家的嫡女砸进去的,一开始就是家里的侄女啦,外甥女什么的。

 杜荣如今眼光反而高起来了,想到之前房如嫣的话,杜荣琢磨着,自己若是想要一个家世足够帮得上自己的妻子,那么,自己应该要更进一步才行,所以,杜荣很快就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可能让他近似于一步登天的东西上头。

 杜荣这边忙得脚不沾地,将杜家的工匠使唤得团团转,万年县那边,赵浩在发现了市面上精盐和白砂糖的存在之后,很快就搞明白杜荣也是个穿越者。但是同样是穿越的,人家起步就是国公府的亲戚,自个却是个傻子,好不容易不傻了,还差点被人当做妖孽,为此不得不放弃偌大的家产。

 他想着养猪赚钱其实没错,像是史记里面,公孙弘就是靠着海上牧猪生活的,但是他没想过,中原的猪种跟后世根本不一样,后世的猪几个月就能出栏,如今正常不养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就算是阉过之后也是一样,缩短不了多少时间。好在赵家人也不着急,毕竟手里头还有不少积蓄,儿子聪明,如今一边养猪一边读书,将来说不定还能做个小官,总比做商人强,像是之前的事情,真要是遇上难缠的,赵家说不定真的要被逼得家破人亡。所以,钱再多也就是那样,还是得当官才行。

 如今知道市面上那些事情之后,赵浩也跟着着急起来,别搞得自己猪还没养起来,杜荣就已经抢在前头去了,这不是坑自己嘛!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