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红楼梦同人]宝钗是条美人鱼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4章 得封号111

第64章 得封号111

蒹葭是草 2022-09-20

  刚吃完一个瓜,转眼又来一个, 京城百姓都惊呆了。

  如果说抢第一回 是图新鲜, 那么抢两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难道卫持对这小姑娘动了真格?

  与第一次抢人的义愤填膺不同,见识过卫持实力宠“妹”的京城百姓很快又上了第二份万民书。诉求只有一个, 请长公主给薛家大姑娘一个名分,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安国公世子在围场遇刺被薛家家主所救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京城的每一个巷口每一张餐桌。

  速度快到惊人。

  求名分的民愿愈演愈烈,甚至影响到了御史台, 就有个闲得蛋疼的御史专门给皇帝上了一道折子把万民请愿的事都写在了奏折上,顺便参了顺天府尹一本,说他罔顾民意,堵塞言路。

  这样一顶大帽子扣下来, 饶是顺天府尹早去安国公府喝过茶, 也压不下去了, 眼一闭心一横直接把万民书给呈了上去。

  皇帝为此还把长公主宣进宫来, 专门商量了一番。

  长公主开始也觉得好,若是让卫持先纳了薛宝儿, 再娶安宁,他应该不会再闹腾了吧。

  皇帝听了很高兴,忍不住称赞皇后的主意好,长公主一听汗毛都竖起来了。

  这是皇后的主意?

  这么多年来,她总感觉皇帝无子与皇后有关,只是苦于找不到证据。

  如今皇帝只剩卫持一个儿子了,皇后这时候横插一杠子,能安什么好心!

  她就说怎么那么馊呢?

  忠顺王和王妃只有安宁一个独女,宠得跟眼珠子似的,就算皇后脸大能把亲事说成,人家听说卫持娶妻之前要先纳妾,脑子被门夹了才会答应吧。

  更何况薛宝儿还曾是安宁的赞善伴读。

  那种感觉怕是比吃苍蝇喝醋还恶心。

  长公主忽然觉得不妥,非常不妥。

  不但不妥,还很坑。

  她前脚给皇后挖了一个坑,让皇后纡尊降贵去忠顺王妃提亲,皇后后脚就给她挖了一个更深的坑,在皇后去提亲之前,她得想办法先给卫持纳妾。

  一想到薛蟠那个滚刀肉,口口声声说他妹子绝不做妾,长公主心里就有点没底。

  现在外面都在传是薛蟠救了卫持的性命,若此时让薛蟠闹将起来,卫持刚刚挽回的风评又会变得一塌糊涂,甚至可能背上恩将仇报的骂名。

  可这件事办不成,皇后就有理由不去忠顺王府提亲,保不齐还要倒打一耙,说她办事不力,对卫持的婚事不上心。

  真真儿里外不是人!

  正在长公主焦头烂额的时候,一眼瞥见摊在御案上的万民书,忽然福至心灵:“薛赞善过了年才满十岁,年纪委实太小,只怕伺候不了世子。不如先不提纳妾之事,将她养在我身边调.教几年学些规矩,等持儿与安宁完婚,让安宁给她个名分,圣上以为如何?”

  皇帝对薛宝儿没什么印象:“哦?人还不满十岁吗?”

  长公主笑着点头:“太小了一些,又出身商贾,不懂什么规矩,只和持儿比较聊得来,真收到房里怕冲撞了世子。”

  皇帝也觉得年纪不合适,可第二份万民书就摊在面前,第一份要求惩治卫持,他就装聋作哑,第二份只求给个说法,再置之不理,恐怕失了民心。

  皇帝也很为难。

  “前几日我收了这个薛赞善为义女,正好养在身边,若圣上能赐一个封号,也算给京城百姓一个交待了。”长公主很乐意为皇帝排忧解难。

  皇帝亲口册封,最小也是乡君,于是薛宝儿得了一个乡君的封号。

  等长公主回府得意地向薛家人提起此事时,薛母不敢相信地张了张嘴,她怎么记得只有皇亲国戚或是功勋世家的嫡长女才有资格得此封号呢?

  即便王家当年煊赫一时,王夫人出嫁时也只是白身。

  薛蟠不懂这些,见母亲一脸震惊,猜想这个封号可能比较厉害,看向长公主和卫持的目光不由温和了一些。

  长公主当时并没想那么多,一心惦记着不能让皇后阴谋得逞,竟忘记了皇帝赏赐给女子的封号,最低也是乡君。

  本是她与皇后之间的较量,最后却是薛宝儿受益。

  这小丫头也算有些福气了。

  薛宝儿忙起身谢过长公主,长公主笑着摆手,却听卫持在那儿鸡蛋里挑骨头:“没有称号吗?”

  长公主一怔,确实没有。

  按理说皇帝赐封号,都会在封号前赐几个字,以示区别。

  比如,安宁是郡主,封号前面就加了她的名字。

  再如,德宁长公主,德宁不是名字,是称号,也是封号的一部分。

  卫持是个懂行的,本朝有那么多乡君,硬要分个高低贵贱的话,就要看称号了。

  皇帝只赐封号,没有称号,说明心里对册封这件事并不在意。

  “这等小事也要圣上亲力亲为不成?”长公主嘴硬道,“称号多是内务府负责拟定,圣上选一个赏赐罢了。”

  卫持勾起唇角笑了笑:“内务府么?行,我知道了。”

  长公主心里瞬间升起不祥的预感。

  果然,没过两天,薛宝儿的封号下来了——承慧乡君。

  在本朝,乡君倒是不少,可承字打头的,算上薛宝儿只有两位。

  此时另一位曾经获封承恩乡君的女子正坐在慈宁宫里品茶,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跟一位容貌温雅的女官聊着天。

  “哀家听说,这位新晋的承慧乡君是你表妹?”

  贾元春伺候太后膳食也有些时日了,虽然太后对她的表现还算满意,可如这般赐了绣墩坐在一起闲聊还是头一回。

  慈宁宫伺候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这其中能坐着陪太后聊天的,还真没有几个。

  贾元春受宠若惊应是,又不免心生惶恐。

  后宫这两日都传开了,承慧乡君的封号是安国公世子带伤跑去内务府亲笔所题,又拎着吓得半死的总管太监当面向皇帝求来的。

  按理说皇帝赏赐封号,要么是皇帝当场提名,要么是由内务府拟定几个差不多的封号,呈到御前请皇帝挑选。

  可这回呈到御案上的,只有一个封号,根本没得选。

  皇帝为此挺不高兴,安国公世子却振振有词,说什么薛家家主舍命救了他的性命,人家别无所求,只求给他妹子请一个封号,让他妹子脱离商门能有个稍微尊贵点的身份。

  卫持能平安归来,对皇帝来说千金难买,更别说一个有名无实的封号了。

  本朝除了长公主享亲王俸禄,有食邑,其他公主、郡主、郡君、乡君都是虚名,一个相对尊贵的身份而已。

  给了就给了。

  只是这承字打头的封号有些特殊。

  承字打头的男子封号,一般是外戚,表示承皇室之恩,一人封后,全家受惠。

  若女子得此封号,通常身份不高,却被皇亲国戚选中想要迎娶回家。为了给女子抬妆,才会向皇帝请封。

  这种先例很少,皇帝知道的只有他母后一人。

  当年还是太子的先帝被大长公主请去家里赴宴,无意间看上了一个小官家的女儿,回去便缠着孝宗皇帝给这个小官家的女儿赏赐封号。抬高身份之后,这个小官家的女儿便被送进东宫,成了太子良娣。

  这位良娣是太子自己看上的,自然极为得宠,却从不恃宠而骄。后来先帝登基,后宫美女如云,这位良娣虽圣宠不再,还是凭着过人的智慧为一双儿女精心谋划。

  比如同意长公主下嫁当时的安国公世子赵守成。

  比如在九王之乱时当机立断连夜带着唯一的儿子出宫避祸。

  成了笑到最后的赢家。

  这样的殊荣,不是谁都当得起的。

  皇帝同意给封号,却不同意卫持所写的承慧二字,卫持就带伤在养心殿跪了小半日。

  最后还是皇帝妥协了。

  “姓薛?祖籍金陵,可是丰年好大雪之薛?”太后又问,面色平静,并看不出好恶来。

  贾元春只好点头应是,惊觉自己说得太少,怕太后不满意,忙补充道:“承慧乡君是臣姨母家的女儿,臣的姨母姓王,是金陵王家的姑娘,现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胞妹。”

  薛家实在乏善可陈,并不能在太后面前给薛宝儿加分,贾元春便选择把王家抛出来。

  毕竟四大家族里面只有王家还值得在太后面前说一说。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4-04 17:37:08~2022-04-05 16:42: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催更的小魔鬼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