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子珪最新完结》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十四章 十三路诸侯反董 蔡瑜之谋初显露(2/2)

第十四章 十三路诸侯反董 蔡瑜之谋初显露(2/2)

菜愚 2022-09-20

 十一月,董卓自请为相国,权势更盛,做事也更加酷烈,动辄杀人。

 蔡瑜主动劝了几次,不言其他,只说相国之威已是如日中天,极为炽烈,当多怀柔,方可更利于收拢人心。

 董卓不听,却也不以为忤,只当蔡瑜是真心依附于己,对蔡瑜更为赏识。

 就在董卓作威作福之时,以袁绍为首的多地刺史、郡守正在招兵买马,预谋反董,其中东郡太守桥瑁以三公的名义出具文书,列举董卓罪名,遣人散发至各州郡,为讨董造势。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渤海太守袁绍、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长沙太守孙坚并曹操、鲍信、袁术共十三路兵马一同起兵,讨伐董卓,声称欲恢复废帝刘辩之帝位。

 董卓接到消息,暴跳如雷:“韩馥、刘岱、孔伷、张邈之位皆是我所任命,袁绍、王匡等人我亦不曾薄待,如今竟要反我!此皆是忘恩负义之徒!还敢妄称欲使废帝复位!”

 待其怒意稍减,李儒进言道:“彼辈以弘农王之名义来反相国,不若。。。”李儒用手在颈间一划,“弘农王死,则其大义立废。”

 董卓听了,只觉茅塞顿开,抚掌大笑道:“文优此计甚妙,你这便去进献鸠酒与弘农王,我看彼辈忘恩负义之徒还能复谁!”

 刘辩当日便饮毒酒而死,可十三路讨董联军来势汹汹,声势浩大,显然不会因刘辩被毒杀就退去,无非是换个名目罢了。

 董卓见联军势大,心生惧意,遂在朝议上提出迁都至长安,朝中大臣反对者甚多,蔡瑜也闭口不言。董卓极为气恼,下朝之后召蔡瑜前去问话。

 见到董卓,不待蔡瑜行礼,便听董卓呵斥道:“子珪方才于朝上为何不言?难道对我迁都之议亦心怀不满乎?”

 蔡瑜径自行礼,礼罢,笑了一笑,答道:“相国为何如此愤怒?依瑜之见,迁都一事,相国反掌便可为之,乃小事耳!”

 董卓面色稍霁,再问:“如何反掌为之?”

 “以相国之威势,纵使有大臣反对,亦可一言决之,岂不正是易如反掌?”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子珪知我,子珪知我也!我闻子珪之意,迁都乃小事,莫非另有大事乎?”

 蔡瑜答道:“请相国使人拿舆图来。”

 不一会儿,舆图到了,蔡瑜将舆图挂于壁上,指向益州,说道:“相国,这里便是大事所在。”

 董卓疑惑不解:“益州有何大事?”

 “近年黄巾为祸甚烈,各州郡皆疲惫不堪,唯独益州富饶,又地处偏远,偶发兵祸,须臾则定。益州牧刘焉乃宗室,其至益州已有两载,尽收上下之心,兵强马壮。今关东诸军来攻,本是疥癣之患,相国麾下凉州精锐身经百战,自不惧之,然则。。。”说着,蔡瑜用手指按住汉中,“若刘焉出兵,拿下汉中,东可出宛县,与关东军成联合之势,北可攻长安,使相国腹背受敌。相国,此为大事否?若此事不解,相国如何能安心迁都?”

 董卓听罢,有些焦躁:“子珪先回府歇息,待我思量一二。”

 蔡瑜知道董卓要与李儒商议,行礼退下。回去后,蔡瑜独自坐于堂中,心里忐忑难安,多年筹划,成败在此一举!若不能成,便只好伺机潜逃出雒阳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