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红楼同人]我是林黛玉她叔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改命39

第20章 改命39

晋代衣冠 2022-10-15

  毕竟,外祖母想见外孙女可是天经地义的事。贾敏虽没了,你林如海只要没同贾敏和离,就还得认贾母这个长辈。

  没办法,林如海只得同意。

  不过,贾母“老辣”,他林如海也不是吃素的。借口黛玉进宫前要学习礼仪规矩,要求贾家必须将黛玉当天接走,再当天送回。

  虽然明知“今时不同往日”,宝玉不会也不敢再对黛玉造次,可就他这段时间查到的贾家数不尽的腌臜事,他是一刻也不想让他的玉儿在他们家多待。

  以前是远在江南,不常在京,贾敏又是少有的大家闺秀,知书又明礼,这才会在贾母几次三番催促后将玉儿送过去。

  而今……,不提也罢!

  黛玉倒是无所谓,毕竟于她来讲,贾母真的是一位很慈爱的长辈。

  虽说贾母心里更疼宝玉,但不代表就一点也不疼她。如果说宝玉在贾母心里排第一的话,那她就是妥妥的第二。

  这一点,贾母没的黑。

  林如海怕黛玉心里不痛快,在她去贾府前,特地跟她讲明,宝玉不会同她们一处,只有一些姐姐妹妹在。

  黛玉听了这话,才放下心来。

  老实说,她心里其实慢慢放下了那次的心结,只是倘若再见面,难免会有些尴尬,如此一来,倒避免了那种尴尬的场面。

  贾府。

  一大早,贾府便派人去林家接黛玉。

  黛玉如今的身份今非昔比。

  初来时,她走的西角门,场面也小。

  虽说名为贾母的嫡亲外孙女儿,可府里的下人心里明镜儿似的,这就是个来投奔他们的“孤女”!

  而今嘛,走的是贾家正门。

  凭的也是正二品县主的身份!府里的人,除了贾母,都要给她行礼。

  这回,她林黛玉可不再是“孤女”了。

  别说林如海还在京,就是家里的那个叔叔,也是少有的年少有为,年纪轻轻便进了国子监。听说前不久还得了圣上的青眼,前途那是一片光明!

  贾府众人心里默默将黛玉两次来时的场面进行比对,心中五味杂陈。纷纷感慨,怪道古人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如今一瞧,倒真有几分道理。

  你看那林姑娘,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黛玉这次来贾家的场面同上回林如海带着林清来贾家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是彰显他们贾家的繁盛,二是表现他们家对圣上的尊重,三是向外界展示他们同林家的“要好”的信息。

  此情此景,能安抚一时是一时,宁愿做过也不能再做错了。

  黛玉虽才九岁,但自小被教养的大方得体,前几日又得宫中嬷嬷教导规矩,见了些世面,故面对这种大场面并不怯场。

  其她姐姐妹妹们见黛玉不似原先那般面有愁容,而是眉目舒缓,从容之余更平添了几分贵气,都不禁暗自点头感慨,果然“此一时,彼一时”。

  这些姐姐妹妹们,有真心为黛玉这种转变感到高兴的,也有淡然处之的,当然也有心里悄悄吃味嫉妒愤恨的,就暂且不提。

  中午时,日头正好,贾母便让府里新来的戏班子在外头唱戏。

  她单独拉着黛玉坐在主位上,其余所有女眷皆陪护在侧,真正的“众星供月”。

  唱戏的都是些不过十岁左右的小角儿,年纪虽小,唱功却了得,华美工整的唱词由这些稍显稚嫩却美妙动人的嗓音唱出来,倒别有一番韵味。

  便是连黛玉,也不禁听入了迷。

  至晚散时,因着贾母瞧黛玉十分钟爱那作小旦的,便命人带进来。

  细看时愈发可怜见儿的,问她年纪,不过才十一,众人皆叹息,随后贾母便令人另拿些肉果给她,又另外赏钱两串。

  本是融洽温馨的氛围,却忽而插入一道爽利的女声:“我瞧着,这小旦角倒活像一个人的模样。”

  众人不必见人,只需闻声,也知这般爽朗的声音,唯有那一贯豪迈且不拘小节的史湘云方能发出,因此都不敢作声。

  贾母年事已高,本就视物有碍,加之那小旦此刻尚穿着戏服,也没卸妆,因而无法看清那小旦的模样,只当是云丫头又在打趣,故而只含笑看着。

  一旁的王熙凤眼神可犀利的很,早这小旦一近前她就发现了,只是黛玉如今是贵人,故才一直不敢作声。

  谁知那史湘云也忒没轻没重,当着众人的面说了出来,未免太轻狂!

  真不知保龄侯夫妻俩怎么教的,一点礼数也不知,真白瞎了“公侯府小姐”的身份!

  又看黛玉就坐在贾母身边,自己不好提醒,正要起身打哈哈解围,一直没有作声的黛玉却冷不丁开口。

  “叫什么名字?”

  王熙凤此刻正不尴不尬的半起身,笑容刚爬满脸,谁知黛玉倒开了口,只好讪讪坐下。

  那小旦闻得黛玉问话,忙怯生生道:“回贵人话,小人名叫'龄官'。”

  黛玉点点头,“你唱的很好。”

  随即一扭头,抱住贾母半撒娇半认真道:“老祖宗,玉儿今日想同你求个情。”

  贾母许久不见外孙女儿了,而今见黛玉这般与她亲近,心情不由得大好。

  “你且说!”

  黛玉指着跪在下面的龄官:“老祖宗,你看这个小旦,唱的这般好,做个小角儿可惜了,她也是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依我看,倒不如将她指给谁做亲女儿?”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听黛玉这意思,是要给这小旦脱贱籍?

  王熙凤正愁不知如何化解呢,闻得黛玉说出这话,忙道:“我看这话在理!这小丫头一看就不是俗人,做个小旦委实可惜。”

  贾母深知王熙凤是个妥当人,听她也在应和,便道:“那将她指给谁合适?”

  王熙凤闻言,眼珠子一转,立马想起个极为妥当的人,“我冷眼瞧着,林之孝夫妻俩倒忠厚老实的很,莫不如,就给他们家?”

  贾母听了,回思了一番,印象中,这夫妻俩确实不错,于是拍了拍黛玉的手,慈爱道:“你瞧着怎么样?”

  黛玉以往在贾府,虽不怎么与这夫妻俩接触,但也知这林之孝是贾家众管家中,少有的实权派人物,且既然王熙凤与贾母都认可了他们的人品,想来也差不了。

  故点头道:“可以。”

  贵人金口玉言,加之不过一戏子尔,对贾家来讲可有可无,给他们脱贱籍进良籍不过一句话的事,又能卖林家一个人情,何乐不为?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史湘云原本以为这话能给黛玉个没脸,杀杀她的威风,谁知黛玉心胸宽广,连个多余的眼神不给她没说,还借此机会给人家龄官“改了命”。

  这事发生后,其余唱戏的女孩子无不羡慕龄官,心中口中都在赞颂“林府来的姑娘”菩萨心肠,如同观世音在世,纷纷哀叹自己怎么没叫贵人看中。

  说来也怪,自那回黛玉去了趟贾家后,贾府上下都开始说起林姑娘的好话来,宝姑娘的好话倒是很少听到了。

  之后,王熙凤寻了个合适的机会把史湘云的事同贾母讲了。

  贾母听了自是后怕,她起初办这场宴会就是为了缓和与林家的关系。谁知这该死的如此不知轻重,得亏她的玉儿心肠好不计较,这才给大家留了体面,要不然……

  越想越后怕,贾母只好一面叫来林之孝家的,嘱咐他们一定要将龄官当作亲女儿,千万不可薄待;一面派人悄悄告知保龄侯夫妇这事,给他们提个醒。

  毕竟黛玉如今可是县主,代表的是皇家,你说人家堂堂县主像戏子,不找死吗?

  保龄侯夫妇俩一听,也浑身冒冷汗,这一个不小心就要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啊!

  于是也开始想对策……

  作者有话说:

  文中的贾母我都是比着前八十回写的,虽说在前八十回贾母也并没有那么好,但大体上于黛玉来讲还是个慈爱的长辈。当然,这只是作者个人的观点。

  还有就是,我一直挺磕“龄蔷”这对CP的,不论是在电视剧还是小说中,我都觉得他们挺甜的。但是他俩尤其龄官的结局不太好,所以也希望在本文中,能给他们个不那么悲惨的结局,算是弥补作者心中的一个小小遗憾吧……

  最后就是,黛玉过了这个生日才算真正的九岁,原先提九岁是觉得那时黛玉快九岁了,所以才一直说九岁。但其实设定就是林清比黛玉大八岁。林清现在十七,那黛玉也就九岁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