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医宋:从宋哲宗绝后开始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华太医(2/2)

第七十五章 华太医(2/2)

将臣一怒 2022-10-19

 李恪非心中暗呼,其他人不知道华诚,他却知道如今华医堂已经彻底击败了神医堂,华诚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开封医家第一人,甚至放眼整个大宋,也是屈指可数。

 果然,赵煦哈哈一笑道:“皇祖母有所不知,你口中的一介少年,已经接连攻克了肠痈,难产之疾,掌控华佗外科神术,更是击败成名已久的薛神医,成为当之无愧的开封医届魁首。”

 如果是平时赵煦定然不会公然对抗高太后,然而如今华诚的事迹给了他勇气,让他不吐不快。

 满朝文武不由一震,不可思议的看着赵煦,要知道无论任何一个行业做到第一的位置都不容易,这一点吕大防可谓是深有体会,他做到大宋宰相的位置足足用了四十年之久,而华诚一介少年竟然做到了医届魁首之位,莫非大宋医家无人?

 一众大臣不由将目光投向太医令,只见太医令满脸苦涩的点了点头。

 百官一片哗然,然而听到华诚的事迹却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再现华佗神术,开膛破肚治疗肠痈,这种传说中的绝技竟然出现在大宋实现,简直是令人咂舌。

 “以利相诱,有违医者仁心,绝非君子之道,此乃利欲熏心之人,绝不可以重用,还请太后明察。”太医令怒斥道。

 “利欲熏心,可是为何朕听说华医堂收费公平,问诊费仅仅是传统医者的十分之一,而且无论贫富一律平等,而且推行以工代药,让无钱看病的患者家属打扫街道,以达到医城之壮举。”赵煦反驳道。

 “医城!”

 文武百官不由沉默,开封城肉眼可见的变得整洁,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尤其是北方疫情蔓延,医城的创意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早有不少官员上奏垂拱殿,让医城之举再大唐各地推广。

 “沽名钓誉之辈,妄图效仿董杏林之举,东施效颦。”太医令不可置否道。

 赵煦冷笑道:“东施效颦?华佗神术还是东施效颦?根治肠痈也是东施效颦?朕倒希望天下出现越来越多的东施效颦之人,如此一来,天下之人病有所医。”

 然而太医令一咬牙道:“华诚的确是医术不凡,然而他走的却是医道歧路,妄图想要变法医家。”

 “变法!”

 满朝顿时一片死寂,这两个词可谓是朝堂的禁忌,曾经大宋朝堂因为变法已经弄得四分五裂,到现在依旧余痛不断。

 赵煦脸色一变,立即反驳道:“医道歧路,我倒认为华诚走的是正道,太宗皇帝曾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华诚承诺和天下医者共医家,推行三医政策,依我看,此人颇有太宗遗风。”

 “医坊、医保,医老!”

 当一众朝堂听到华诚对医者的改革,不由脸色古怪,按照华诚的计划,医者的待遇简直是比官员还要丰厚。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刹那间,一众官员的心中浮现出范仲淹的名言,原本这句话仅仅是老生常谈罢了,而如今他们这句话即将成为现实,毕竟就连大宋官员也没有这个三个待遇。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华诚却触及了高太后的底线,因为高太后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变法,当初宋神宗变法,高太后就极力反对,等到宋神宗死了之后,高太后垂帘听政,直接重用守旧派,彻底废除新法,这一次,华诚在医家的变法无论多么成功,都会引起高太后的反感。

 “传旨,华医堂华诚抗役有功,升七品太医,在太医署听宣。”

 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高太后竟然重赏了华诚,还将其调任太医署。

 “太后莫非是老糊涂了。”太医令不由一愣,心中暗道。

 然而最为了解的高太后的吕大防却明白,高太后绝非是老糊涂了,但也的确是老了。

 要说皇家之怅,最让人心痛的就要数宋神宗丧子之痛,赵煦并非是宋神宗长子,而是第六个儿子,在其前面五个哥哥全部夭折,在其后又夭折了三个弟弟。

 宋朝历朝历代皆有后宫子女夭折之痛,又岂能不需要神医,华诚重现华佗神术,已经有了神医之相,高太后放下成见,重用华诚,可谓是明智之举。

 然而高太后此举未尝没有私心,她历经三朝,早已经垂垂老矣,身体大不如以前,然而世人无不贪生恶死,高太后此举未尝没有为自己考虑的打算。

 毕竟她也老了,重病缠身,一个少年神医在侧,也是有备无患,历代多少帝王都逃不过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倒行逆施,而高太后想来也不例外,为此竟然不惜违背心中对变法的厌恶,封赏华诚,将其留在太医署,可见其真的老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