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三国养牲口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养鸡还债(1/2)

第六十一章 养鸡还债(1/2)

史欣 2022-10-19

 两年时间,两年里楼桑村与东村又干了几次架,而这几次干架的原因,却是争抢护卫蔡邕的人员名额。

 蔡邕出身陈留,那里地处中原,说起来,蔡邕没被刘宏折腾之前,其实也很少在老家居住生活。

 并非单纯的因做官定居洛阳,而是陈留及其周边世家繁茂,蔡邕性子又不喜争斗,在他成名之后,若是在家乡定居,难免会跟本地世家出些龌龊。

 世家照顾乡里,是一种责任,同样也是一种权力。

 蔡邕不在陈留,但其母为陈郡袁氏之女,后世人们比较熟悉的汝南袁氏大概算是从陈郡袁氏中分出,而在蔡邕被刘宏感动之前,他的舅父则是汉之司徒。

 蔡邕不在家乡,当地世家自然会对蔡氏族人进行特别照顾,其中涉及的事物,跟蔡邕亲在也没什么区别。

 同时家乡上下还会念蔡邕名望,与其交好,对其尊敬。

 但若是蔡邕定居家乡,那这么一位名望渐隆的大儒一脚踏进陈留,对于早已扎根陈留的世家来说,简直就如同将一池清水搅浑。

 蔡邕本就不喜争,陈郡袁氏同样低调,家乡无事,蔡邕通常也就不在那边久住。

 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说,若蔡邕在陈留当家立户,陈留地界,定然要出现世家与寒门的更替,亦或是世家间的依附整合,总归定然要有胜败一说。

 寒门多对世家怀有敌意,说起来也没什么高尚可言。

 因为,他们家乡那些世家胜出立足之前,那些寒门就是当地的世家,

 呵呵,很现实吧?一切根本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道道,其实都是明明白白的。

 如今蔡邕无罪一身轻,定居楼桑后,最近范围也就有个顺阴卢氏,当今挑大梁的便是卢植。

 而卢植又是个不怎么经营自家的存在,大概就是所谓的一心为汉吧。卢氏人丁不旺,蔡邕在这边倒是不会引出什么龌龊。

 当初蔡邕被人组团推了,流放是全家流放,甚至还影响了他登位司徒的舅父。

 袁滂被免司徒成了执金吾,而当时蔡邕妻子身感重疾。

 陈郡袁氏不喜蔡邕惹祸,蔡邕友人对流放之事无可奈何,便在朔方直接给蔡邕纳了一房妾室,安排仆役,算是家属流放,把蔡邕之妻给顶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种骚操作大概也只有蔡邕这类旺名之人才敢这么折腾。

 而蔡邕之妻没能熬过病患,年前去世。一番折腾下来,蔡邕可谓心力交瘁,对汉室的失望之情难以言表。

 当蔡邕被免罪之后,朔方那房妾室也就功成身退,该回谁家回谁家去了。

 至此蔡邕受陈郡袁氏不喜,家中又几近破家,便算在楼桑安定下来,也就开始了他的‘招蜂引蝶’。

 嗯,意思差不多吧?

 反正因为他,楼桑与东村上蹿下跳的打了好几场,就是为了多弄些村人凑到蔡邕身边。

 村中组建乡勇拱卫大汉之儒,而这些乡勇挂名部曲,百人离家,自发自愿投入蔡邕的怀抱。

 口税劳役,要不,您去找蔡邕登记一下?

 口税人头一年200,若免劳役上缴300。光这一点,一年下来,就已经省下数万钱了。

 若征军赋,你让大儒部曲去服兵役?来,你来征下咱看看。涿县曹掾,咱就问你,大儒流落乡间,该不该护持?

 您就说,拱卫大儒算不算服兵役吧?

 得,这下就不光是钱,说不好还要算上命了。

 最终两村打了数场,蔡邕实在看不过去,楼桑八十,东村二十,算是将‘蔡邕粉丝团’的名额给定了下来。

 蔡邕家境到底有些单薄,再多,他也齁不住。

 省钱是明打明的事情,但村人也不会将蔡邕当作水鱼。

 至此家中杂活百人上手,轮班之时,还要有四五个后生,没事掂着大刀片子,在刘沧家附近乱晃,以防宵小。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