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不做亡国太子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5章 孙可望不可望靠(1/2)

第35章 孙可望不可望靠(1/2)

高山望月 2022-10-20

 朱由榔逃到了南宁,敌军暂时顾不上追杀他,恢复永历朝廷之事朱由榔身边还有一帮大臣,朱慈爝可以不用操心,他可以静下心来好好修练武功。

 朱慈爝马上就进入七岁,离护龙系统全面觉醒越来越近了,他的药术、捕猎功只练了点皮毛,而隐形功更是没有涉及,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他修练的任务还是很重的。

 他给自己排了个修练计划,先练药术、再练捕猎功,最后练成隐形功,他就可以出山了,就可以在父皇身边护驾了。

 “穿针引线”是药术的基本功,头几天朱慈爝的师父才教他,他练了两天三,基本套路算是掌握了,只是还差些火候,师父和师姐都去采药了,他独自在小屋前练了起来。

 阳光透过厚重的乌云洒下来,虽然没有多少温度,但给寒冬的清晨或多或少镀上了一层暖色,也给朱慈爝压抑了多日的心情投下一片亮光。

 掸跳,腾空,翻转,投针……寒风穿过浅阳,朱慈爝反复练着这些他已练过无数遍的基本动作,这些动作连贯起来,便是“穿针引线”。

 ……

 此时,在南宁府,南明朝廷迁移南宁后第一次上朝。上朝的官员虽然不多,但各大臣围绕“南明生死存亡、何去何从”讨论非常激烈。

 各大臣都非常清楚,现在的南明朝廷只剩下南宁这块管辖地了,无兵无将,根本就无守护之力,如果敌军进犯,只有拱手相让。这样的处境,眼下该怎么办?

 首席大学士文安之提出“联孙抗清”的方略:“臣认为只有寻求外援才能救朝廷于水火之中,原大西军孙可望可用也,建议招安封其为王,让其派兵出卫。”

 大明末期,吏治腐败,税赋沉重,各地农民揭杆而起,李自成、张献忠分别率领的大顺军、大西军两支农民起义军队最具代表性。

 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打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建立大顺朝,随后惨败于清军被杀,大顺朝轰然倒塌。

 张献忠率领的大西军盘踞云贵川,建立大西政权。他极具民族大义,认为农民起义是民族内部的事,清军入关则是外族入侵,必须一致对外。于是,他带领西大军北上抗清。

 张献忠收有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个义子,成为他的得力干将。

 北上抗清前,张献忠特别叮嘱众义子,大明三百年是正统,他如果战死后,他们一定要归顺大明,不可再做不义之事。

 天有不测风云,谁料这便成了张献忠最后遗言,他北上后在指挥作战之时中箭身亡,其义子艾能奇也在战斗中战死。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就只剩下三个了。

 张献忠战死之后,其三个义子将大西军余下的人马分割成了三个阵营,孙可望占据贵州,李定国占据云南,刘文秀占据四川南部。

 如今南明朝廷逃亡到云贵川边界,原大西军余部确实是可用的力量。尤其是盘踞贵阳的孙可望,不仅离南宁最近,而又拥兵上万,最具派兵入卫的条件。

 大学士文安之提出招安孙可望,朝中大臣都觉得此方略可行,纷纷站出来附和,恳请朱由榔尽快作出决定。

 司礼监太监王坤:启禀皇上,文大人所言即是,拉拢孙可望,抗击南下清军,南明方能持续下去,请皇上速作决定。

 翰林院检讨蒋圪昌:启禀皇上,文大人所言即是,朝廷正是用人用兵之际,只有孙可望方可解朝廷烧眉之急,请皇上速作决定。

 文安侯马吉翔:启禀皇上,文大人所言即是,眼下朝廷能指望上的就只有孙可望了,请其派兵入卫要紧,宜早不宜迟,请皇上速作决断。

 ……

 朝堂上,把希望寄托在孙可望身上的大臣一边倒,居然没有人提出异议或反对意见。

 孙可望,草莽出生,若不是时值乱世、反贼造反,朝廷大臣连他的名字都不可能知道,更不可能了解这个人。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