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五十六章 把这天下打烂了重建(1/2)

第五十六章 把这天下打烂了重建(1/2)

拳破万法 2022-11-04

 如果有其他选择,李瑁是绝不会在关中坐以待毙。

 早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关中地区就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在西汉以后,关中地区遭到了三次农业生产技术的破坏。

 一次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汗,绿林军与赤眉军在长安轮番血战,使得人口出现锐减,并且农业生产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董卓之乱,长安成了各地诸侯争夺的主战场,董卓又把长安城给烧了,同样使得人口再次锐减。

 第三次是五胡乱华时期,那些胡人肚子饿了就吃两脚羊,造成普通百姓大量南逃,关中地区的人口又一次锐减。

 直到唐朝建立,太宗皇帝与高宗皇帝想要改变关中的颓势,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修复郑国渠与三白渠。

 但最终修复完成后,其灌溉的农田还不到秦汉时的一半。

 随着近些年的人口增长,关中地区的粮食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了。

 此刻。

 摆在李瑁面前的头等大事,除了要打下关中四大重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保障辖地内百姓的口粮。

 要不是系统让他守住关中,李瑁都打算往巴蜀之地去了。

 “不必再说了,就按照朕的意思办!你们明天就把诏书制出来,交给司礼监用印后,立刻明发天下。”

 李瑁十分坚定地说道。

 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哪里还顾得上天下大乱?

 就算到时候各地都是割据势力,李瑁也不怕。

 反正他已经做了准备,要把这天下打烂了重建。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整个唐朝,地方豪族的势力依然强大,五姓七望一直占据了朝堂过半的官职。

 在历史上,要等到黄巢造反之后,世家大族的力量才逐渐消亡。

 唐朝覆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众多史学家都认为牛李党争的影响最大。

 牛李党争,完全是门阀势力与贫寒士人在朝中的博弈。

 这场博弈延续近四十年,以至于中枢朝堂完全瘫痪,就连当时的唐文宗都发出了一句感叹: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

 整个开元年间,朝中的大臣几乎没有贫寒士子。

 主要是因为科举阅卷采用不糊名制度。

 士子能不能考中,主考官主要是依靠考生平日里的名气和声誉来判断。

 当时有一个词很流行,那就是“行卷”。

 具体来说,在科举考试之前,要参加科考的人必须先把拿得出手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借助他们的手来营销名声,为科举铺平道路。

 诗佛王维,就是获得了祁王的推荐,才能在弱冠之年考中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闷头考了三次都不中,当他获得致仕宰相郑余庆的推荐后,就一举高中进士。

 至于李白就比较惨了,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他整天在长安城折腾,第一是为了找到重臣担保得到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第二是为了直达天听,直接获得入仕的资格。

 虽然这样也能选拔出一些有才华的人,但是更多的时候就给了主考官暗箱操作的机会。

 毕竟,自古文无第一,两篇相差不多的文章,谁也不敢肯定其中的某篇会更好,就成了主考官说了算。

 安史之乱前,门阀大族的人还高居庙堂,所以科举出来的人大多来自地方豪族。

 安史之乱后,随着朝廷人才的匮乏,出身寒门的士子一步步爬上高位,自然就会在科举考试中录取寒门士子。

 这就让出身世家豪族的人,不能接受。

 所以这也是后来,整个唐朝一直都有党争的原因。

 李瑁想到此处,更加坚定了要把天下打烂重建的想法。

 “朕说的你们都记下来没有?”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