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2章 老人家送的一箱书302

第82章 老人家送的一箱书302

木兰竹 2022-11-07

  陈标只是随口一提。毕竟他熟悉的叔叔们都是武将,“哈哈怪”实在是太多。

  到了八月,陈标梳理了一下,发现自己留在洪都确实没有什么事可干了,才和朱元璋踏上回应天的船。

  回去时,他看到曾经偶遇的那位老人家正在城门口和守门卫兵说些什么,好奇地过去询问。

  原来老人家正在询问城里有没有帮工的需求。他们村子刚收割完麦子,又种下稻子,现在处于农闲季节,可以进城干活。

  老人家笑着作揖:“多赚点钱,今年过个好年。”

  陈标跟着作揖:“今年一定能过个好年!”

  老人家看了一眼朱元璋,眼眸闪烁了一下,然后继续笑道:“对了,小少爷,我正好想去寻你。为了感谢你当时送我们肉,我有些东西想要送给你。”

  陈标连忙推辞。

  老人家摇摇头,道:“是一些书。我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给小少爷,或许能让它派上用场。”

  陈标推辞的话有些说不出口了。

  这个时代虽然早就有了活字印刷,但活字印刷还是纯粹靠人力“盖章”,并未发展成机械运作,所以书本仍旧是金贵物品。许多书籍都是“绝版”,藏在各个书香门第的阁楼中,轻易不会拿出来。

  陈标在这个时代找不到多少爱好,就只能读书。能读到一本没看过的书,陈标就会高兴许久。

  听老人家的话,这些书……有可能是家传的绝版?

  陈标想了想,道:“老人家,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帮你把书印刷一套还给你……唔,如果书很实用,我们可以商量多印一点放在书店,大家都能看,分成好说!咳,如果是家传绝学,不好外传,那就算了。”

  老人家笑道:“不是家传绝学,是受人所托藏了一份。如果小少爷能刊印,我当然求之不得,钱就算了。”

  陈标立刻严肃道:“那不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反过来也成立。取之有道的财,为何不接受?如果人人都不接受取之有道的财,那不是君子活该受穷?好人不就一定比坏人过得差?这钱,你必须拿!”

  陈标几顶高帽子丢过去,老人家愣了许久,然后哭笑不得道:“好,好,我不推辞。只是这书不是我的,钱我也不能拿,我给他的家人寄过去。”

  陈标摇头:“你受他所托,帮他做事,也该拿钱。我会分成两份,一份给你,一份给原作者。”

  陈标拍着自己的胸脯:“我是豪商陈家的家主,经商,我是专业的!”

  老人家心道,我怎么看你也不像个经商的。

  他笑着问道:“你身后是你爹吧?你是家主,那你爹……”

  朱元璋毫不顾忌地开玩笑道:“我?为陈家家主打杂的。”

  陈标叉腰:“对!”

  老人家开怀大笑,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道:“那我就放心了。”

  我就放心了,放心了啊。

  老人家见陈标要离开,让陈标稍等一会儿,让一个中年人扛了一箱子书来。

  老人家道:“路上慢慢看吧。我一直在这,若有疑问,可随时来问我。”

  陈标笑着道:“好!老人家保重!”

  他想了想,让人拿了陈家的商票给老人家,道:“这商票可以换布,作为书籍刊印的定金。”

  陈标没给钱,一是钱不好花,二是钱容易被抢。

  既然老人家说家里丰收,可能暂时不缺粮食。但现在人人都为了不饿死赶紧种粮食,布匹很少。布应该是紧缺的。

  老人家拿到商票,果然很高兴。

  陈标挥挥手,和朱元璋一同离开。

  离开的时候,陈标和朱元璋说自己运气好,刚好在城门口撞见这位老人家,否则还要等很久才看得到新书。

  陈标搓搓小手:“让我看看是什么书!”

  朱元璋赶紧阻止:“小心为上!”

  陈标抱怨:“要多小心?里面还能飞出暗器吗?”

  抱怨归抱怨,陈标还是乖乖躲在朱元璋身后,让家丁们先检查。

  家丁们检查后,告知朱元璋无毒无异物后,陈标才开始翻书。

  “唔……这……”陈标惊讶地瞪圆眼睛,“居然是治河的书?还是全手写的?这根本不是书,是治河心得啊!这落款……贾……友恒?”

  这下轮到朱元璋眼睛瞪圆了。

  他赶紧凑过去:“贾友恒?难道是贾鲁?”

  “爹,你认识……等等,我好像有点印象……”陈标冥思苦想,“想不起来。”

  朱元璋皱着眉头道:“你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死了。你对他有点印象,可能是因为骂他的人多。标儿,你还记得我们起义时列数的元朝的罪状吗?”

  陈标道:“开河变钞?”

  朱元璋点头。

  至正十年,元顺帝将中统钞变为至正钞,滥发纸钞,物价飞涨,即为“变钞”;

  至正十一年,元顺帝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征发汴梁等十三路十五万民夫、两万兵卒开凿新河道治理黄河,即为“开河”。

  开河变钞导致民不聊生,最初的红巾军就是来自黄河工地。民夫头裹红巾,杀官造反,很快形成燎原之势。

  时人传唱着一则作者不详的小令《醉太平》,其言道“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可见“开河变钞”是百姓们心中公认的“乱世祸源”。

  陈标叹气:“原来是这个贾鲁啊……”

  朱元璋道:“这其中记载水利之事,那应该就是他了。”

  父子两相对无语了一会儿,陈标道:“爹,这个贾鲁,他的下场是不是不太好?”

  朱元璋道:“他死的时候还挺风光,死前还率兵打过咱们。不过他死后不久贼元的局势就不好了。他只是一个汉人,贼元皇帝不会对他后人多好。估计以百姓对开河的愤怒,他的后人大多流散了吧。”

  陈标看着那一箱子书,心里总算想起“贾鲁”这个名字了。

  他并不是记起元朝的治河尚书贾鲁,而是想起了“贾鲁河”。

  陈标在郑州谈生意的时候,听人说起过贾鲁河。贾鲁河是郑州第二大水源地,前身是楚汉相争的“鸿沟”,因百姓纪念一个叫贾鲁的人而取名贾鲁河。

  陈标道:“开河有罪,治河无罪。贾鲁过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他可能连坟都被愤怒的百姓挖了,但后世,百姓还是会记起他治河的好。”

  陈标小心翼翼捧起书本:“这箱子书我们不能留,要给主公。以后主公当皇帝,他也得治河。这些都是贾鲁治河的经验,可珍贵了。”

  朱元璋眉头皱得死紧死紧:“啊?我……我们也要治河啊?治河费钱费人,又激起造反怎么办?”

  陈标没好气道:“治河修路建城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不治河,等河水泛滥,那才叫真的民不聊生!爹!你书怎么读的?史书中这些都写了,你真的有好好看书吗?我在洪都这段时间,你该不会因为没有我的书信监督,就把书本放下了吧?”

  朱元璋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十分心虚:“没有没有,真的没有。”

  他为了赶上一月救援之期,哪有空读书!

  为了应付陈标,他在到了洪都之后疯狂看书,但看的都是陈标可能抽查的四书五经。史书就算以前看过,丢了这么久,他也不可能记起看过的所有细节。

  治水在史书中只是只言片语略过,他怎么会记得住!

  “嗯?”陈标放下书本,抱着手臂,用严肃的目光审视朱元璋,“爹,我觉得你在说谎。”

  朱元璋伸手把陈标发出审视目光的眼睛捂住:“不,你没有觉得。来,快和爹说,治河有多重要。”

  陈标无语极了:“治河有多重要还用说吗?!爹你能用脑子自己想吗?!”

  朱元璋厚颜无耻道:“这不是有标儿你在吗?”

  陈标怒极:“我又不是你的脑子!你自己有脑子!”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