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6章 新火炮和准备北伐411

第116章 新火炮和准备北伐411

木兰竹 2022-11-07

  他们只过了除夕和正月初一,就回到明王府,商量北伐的事。

  南方已经扫荡得差不多,虽说没有完全平定,但能给朱元璋造成麻烦的势力已经没有了。

  朱元璋原本还有点犹豫,心想要不要再发展一段时间,积攒了更多的力量再去打元朝。

  但现在元朝的皇帝和太子打出了狗脑子,他唯一比较看重的王保保,又和同在甘肃、投靠了元朝的军阀李思齐、张良弼打了起来。元朝内乱,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两种新式火炮敢在除夕夜被工匠们发明了出来,朱元璋认为,这是老天爷在催促他北伐。

  于是朱元璋在正月初二拍板决定,二月收拢所有兵线,三月北伐!

  众人有些震惊,又不是很震惊。

  朱元璋这心血来潮,确实挺让人震惊的。在除夕放假的时候,朱元璋还说再看看情况呢。

  不过听闻工匠在除夕夜发明出可以移动的重型火炮时,他们又不震惊了。

  这个时代的人都信天命。他们都知道工匠们在陈标的带领下一直在研究新式火器,一直进展缓慢。

  这次赶在除夕夜发明出来,不是天意是什么?

  “不先打张士诚吗?”张昶快吓死了。

  他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就凭借着惊人的才华和毅力成为了朱元璋麾下重臣,能参与这次军事会议。

  但怎么第一次参加军事会议就是北伐?而且时间还这么赶!

  他就算给大都递消息,等消息到大都的时候,朱元璋这里都出发了!

  而以大都现在的混乱,恐怕朱元璋都打到了大都,他们还没有握手言和,统一力量对抗朱元璋。

  张昶待在应天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大元比朱元璋厉害。现在朱元璋嚣张,只是大元腾不出手。等内乱平定,皇帝和太子分出个高下,再调转兵锋攻打朱元璋,朱元璋绝对抵挡不住。

  但他现在在会议中听了众人的讨论,才恍然朱元璋好像真的有力量反叛大元了。

  张昶心中骇然无比,惶惶不安。

  他努力伪装着平静,竖起耳朵听众人讨论,然后从这些人的口中听到一个频率非常高的名字——陈标。

  陈标?那个自称小军师小先生的黄口小儿?这次北伐怎么又有他的事?!

  张昶想,他必须找机会接触陈标。或许拯救大元,这个叫陈标的人就是突破口。

  张昶心思浮动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心腹们一边讨论,一边都在偷偷打量他。

  李善长的位置正好和张昶相对,他将张昶的神色收入眼中,目光越来越冰冷,就像是在看死人。

  张昶在他们提起标儿的时候,眼神波动最大,这人绝对想要对标儿做什么。

  李善长收敛心神,继续在会上讨论后勤,并不避讳张昶。

  张昶得到了重要军事情报也递不出去。而他们能利用张昶对北方的了解,选定攻打大都的路线。

  当然,他们不会完全相信张昶。经过这些时日的共处,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分辨张昶献策中的利与弊。

  张昶虽然很有学问,但因为一直在大都做官,所以狡猾程度上比不过李善长等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他的思维有定式,又很轻视朱元璋这边的人。只要拆穿他一次,再拆穿他第二次、第三次就十分容易。

  张昶并不知道自己看不起的这群人已经看穿了自己,他积极参与北伐的讨论中,仿佛对大元恨之入骨,要亲手斩落大元皇帝的脑袋似的,演得逼真极了。

  朱元璋捻须微笑,对张昶夸了又夸,许诺以后一定让张昶当丞相。

  众位心腹想起朱元璋曾经说过“丞相的位置还是别安排了”的话,心里不由笑着叹气。

  主公这句话就是告诉张昶,他可以去死了吧?

  朱元璋决定北伐,首先就要下达讨贼诏书。

  此诏书由宋濂经手,文采飞扬,但百姓们听了后都没什么反应。

  那些文绉绉的话,说实话,百姓听不懂。他们只知道要打仗了。

  陈标倒是仔细研读了一番。

  诏书中肯定了元朝是正统王朝,朱元璋讨伐元朝是因为元朝连出了几个坏皇帝,导致民不聊生。

  朱元璋认为,百姓过得不好,就证明这个王朝腐朽了,该被取代了。民心即天意。

  陈标不知道自己前世的历史中朱元璋的北伐诏书中写了什么,但现在这诏书挺符合他的心意。

  至少朱元璋点出了民心。

  有这个思想,朱元璋对百姓一定不会太差。

  陈标打点行装,叮嘱弟弟和学生,也准备跟着北伐。

  饭桌子上,马秀英被茶水呛到;朱元璋差点喷了一桌子,浪费了一桌子好菜。

  “什么?你要去北伐!我怎么不知道!”朱元璋擦了擦嘴,惊诧道。

  我他妈就是明王朱元璋,我怎么不知道我下令让你跟着北伐!

  陈标道:“我肯定要去。我不去,那些炮怎么办?”

  朱元璋皱眉:“主公肯定会让工匠随行。”

  陈标摇头:“没有一个管理的人,工匠们把大炮运到前线,炮弹先把我们的人炸死几个。”

  陈标也不想去啊。

  洪都之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名声,但残酷的战争也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阴影。

  谁喜欢战争?谁想参与战争?

  战场上的尸山血海,有谁想去目睹?

  但陈标不能不去。

  只有他最懂得这些火炮有多危险,懂得必须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而也只有他的声望和名声能压得住前线的将士,让他们不怕麻烦,严格按照规定来。

  必须要有一个单独管理炮火的军需官。这个军需官除了他,还有谁能做?

  如果因为大炮和新式火药保管和使用不当炸了,导致朱元璋北伐失败,乱世再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个罪谁背?

  “爹,我必须去。”陈标平静道,“结束乱世需要用我,我就要去。”

  朱元璋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哪有那么严重?我……我会和主公说,严格按照你写的安全规章执行,我让你徒弟燕乾去监督好不好?燕乾不够,我把廖永安也叫去。他声望总够!廖永安身体不适合打仗,管个炮弹总没问题!”

  陈标摇头:“规矩是死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变。不懂得其中原理的人,怎么能随机应变?工匠们可能懂,但工匠们无法与官员们沟通。只有我能与他们沟通。”

  这不是陈标给自己脸上贴金,就算是燕乾也听不懂工匠们的话。而且工匠们也只会在他面前“没大没小”,有什么话就敢说什么话,不隐瞒任何事。

  换作其他官员,工匠们担心被惩罚,当事情没暴露之前,肯定会想先瞒着,自己寻找解决方法。

  陈标道:“而且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只有我会计算射程,能精密操作大炮。而且那种可以超远距离射击的火铳,恐怕也只有我能用。”

  陈标苦笑一下,继续道:“真的只有我能用。爹,你知道的。”

  当陈标注意力足够集中的时候,他能“看”到远处的东西。这一点朱元璋当然知道。

  但是陈标臂力太弱,拉不开强弓,所以他有这个本事也没用。

  有了这种超远距离射击火铳之后,陈标的本事就能用的。只要敌军将领暴露在射程中,陈标就有很大概率对对方执行斩首行动。

  朱元璋开始犹豫。

  他并不是犹豫陈标参加北伐会给自己的北伐带来的好处,而是思索陈标参加北伐给陈标自己带来的好处。

  如果陈标能参与北伐并且立下大功劳,陈标的太子之位就能稳固到哪怕自己突然发疯,陈标也能成为第二个“唐太宗”。

  马秀英见朱元璋意动,拉住朱元璋的衣袖,用眼神恳求道:“国瑞……”

  朱元璋深呼吸了几下,缓缓拍了拍马秀英的手背,下定了决心:“去就去吧。我们陈家的男儿,不惧怕上战场。”

  马秀英瞪大眼睛,眼泪从眼角滑落。

  陈标跳下椅子,走到马秀英身边,抱住自己落泪的母亲:“娘,放心,我一直在最后方,不会有危险。你相信我。”

  马秀英想回答,但她张了几次嘴,都没能发出声音。

  最终,马秀英抱住陈标,将脸埋在陈标的发顶,呜咽痛哭。

  陈标轻轻拍着自家娘亲的背,想起几年前自家娘亲跟随秀英夫人出征的时候,自己好像也这么哭过。

  恍若隔世。

  那时候自己不理解娘亲,心里甚至有些埋怨。现在自己长大了,却做出了和娘亲一样的事。

  刀枪无情,刀剑无眼。他就算再拍着胸脯承诺,谁也不会相信他上了战场就能万无一失。陈标怕死,但偶尔热血上头,大概是叛逆期到了吧。

  陈标在心里自嘲地想。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