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79年靠卖小吃发家致富了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7章 营业执照105

第57章 营业执照105

文好好好 2022-11-07

  几人接过迫不及待的找了个位置坐下,拿起一个肉串在油碟里蘸了蘸,蘸了油碟后的肉入口更加滑嫩鲜香。

  满脑子只有一个字,香!汇集了香、甜、鲜、辣于一身。

  迅速的拿着下一串,土豆片蘸了麻酱,煮的时间正正好,土豆吸满了浓浓的锅底的香味和麻酱的香味混在一块,入口即化,软绵细腻酱香味十足。

  在拿起一串红油锅里选的肥肠,蘸上辣椒面干碟,麻辣鲜香的味道更是直击喉头,吃起来肥而不腻越嚼越香。

  不知不觉一碗串串干完,最后每人又都重新加了十来串才算是吃过瘾,吃完后,他们见人人桌上几乎都有个绿油油,圆润可爱的青团。

  细细一闻空气中并不只是麻辣味,还飘着一股若有若无清新的香甜味。

  柜台上也有成盒装的,包装的很精致看着很高档的样子,邓向阳跟张之夏聊了起来,得知这一盒有十二个。

  有枣泥馅,紫薯芋泥,陈皮红豆沙,桂花绿豆沙,白糖黑芝麻,咸蛋黄肉松六种,一种口味有两个,不要点心票,一盒只需要一块五就能买。

  他们同行的人正好有六个,他又是个不差钱的主,看着下属们眼巴巴的画面,就大方的要了一盒给大家尝尝鲜。

  几人吃了后眼睛一亮,一块来的人正好有采买办的人,当即就统计一下数量,定制了一百盒用来当清明节礼。

  昨天青团就卖的特别好,但张之夏觉得五个口味也不吉利,就又加个咸口咸蛋黄肉松的,凑成了六六大顺。

  张之夏没想到这刚开门,就来了这么一大单开门红,这礼盒买的不亏。

  邓向阳临走之前,还给提了一个小建议,这串串香好吃是好吃,要是配上一款清凉的饮品就好了。

  一波营业高峰期过后,张之夏也撑在柜台上思考着这个问题。

  的确,现在天气渐渐变暖,热乎暖胃的大骨汤已经不是很受欢迎了,是该换些清凉可口的饮品了。

  现在她有了营业执照,也已经招了三个员工,菜品肉类来源稳定,店里的菜单也是时候可以大动一下了。

  正想着该换什么菜单时,又一波新的客流从外面蜂拥而来,这回来的,男女老少皆有,好多都是新面孔。

  这让张之夏忙的脚不停歇,不停的往锅里下串串,不停的跟他们讲解。

  因着这串串香有签子,可以直接拿着边走边吃,许多人见店里坐满了,直接让刷层酱汁拿着就走了。

  虽然外带十串价格上会比店里贵上两分,但也才两分而已,这对一个月收入四五十块的工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串串香一上路,移动的香味随风飘散,他们这又是个黄金地段,周围都是学校厂子和家属院,人流量很大。

  这香味勾的人肚里馋虫直动,一问价钱才一分钱一串,这么便宜谁还能忍得住,瞬时间人就朝着张记涌去。

  别看后面已经请了三个勤杂工,一直在穿着各种串,但耐不住来的吃的人太多了,依然供不应求。

  除了两人在前面营业收钱,其余的人全在后厨心急火燎的帮忙穿串。

  这一波硬是忙到下午工人朋友,上工后半个小时才算罢休。

  晚上,把两个孩子哄睡后,张之夏躺床上借着微弱的月光,宝贝的看着她新鲜到手还热乎的营业执照。

  姓名:张之夏

  地铺地址:清河县南巷区兴华街2号院。

  店铺名字:张记小吃店。

  经营范围:饭馆餐饮,特色小吃。

  看着上面那个红戳戳的工商部大的印章,越看心里越乐,话说回来,这张营业执照可是她这两辈子干餐饮,拿的最轻松最快最没有波折的一次了。

  不行!明天得去照相馆定制个相框,把它裱起来挂到店里去。

  突然,一道极轻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囡囡,你睡了没?”

  何永梅刚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现在这预定的青团单子接的越来越多,现在店里面有了三个勤杂工。

  洗洗涮涮的杂活也轮不到她了,每天就中午算账收钱那一阵忙一会,其余时间都挺闲,但每天中午到下午。

  小吃店里到处都是各种洗菜涮的,几乎没她做青团的地,青团是个应季的食物,过了清明节就很少会有人吃了。

  这会正是青团赚钱的时候,她想做下来,现在店里人手够用,不如她回张家村做,艾草不仅可以就地取材,她家院子也大,反正离县城也不远。

  一想到这她就心里痒痒,忍不住的想跑来跟张之夏商量。

  “没呢,”张之夏悄悄的从床上起来,披了件厚外套出去。

  张之夏听到她的想法后十分赞同,她原本就想着让她回家做的。

  这两天店里差不多已经,共计接了小两百盒青团的预定单了,明天肯定会更多,已经不适合在这小院做了。

  母女俩一拍即合,商量着店里的账单接管事宜。

  第二天一早,何永梅就去黑上买了一三轮车做青团馅料的食材,载着张栋梁回去了,虽然这几天在县城里吃好喝好,但他还是操心着村里的事。

  这次回张家村,村里的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

  何永梅回家不到十分钟,家里就都围满了人,每人都带着一大把花生瓜子,青菜什么之类的来找她闲聊。

  话里话外都在夸张之夏好,自己赚钱了还不忘带着村里人,老张家真是出了个好姑娘。

  何永梅虽然面上谦虚的回着不敢当不敢当,但是心里早就乐翻了天无比自豪,她家囡囡就是这么有本事!

  把人送走之后,已经是快中午,许多人叫她去自己家吃饭,她都没去,她打算先把家里打扫打扫。

  开开灶随便吃两口,然后再去找几个熟悉的老姐妹一起做青团。

  刚吃完饭要出门,村支书几人就急匆匆的来了,还以为是张之夏有啥事。

  他们这几个村干部,这些天可谓是春风得意,就办这个菜地的事,不仅受到了镇里公社领导的重视,还受到县里领导开会点名表扬。

  尤其是自己富了还无偿贡献出种菜的方法,为此县里还给分了不少奖金。

  村支书几人现在是真心觉得,张之夏有远见之名。

  不仅得到了各种夸,更是牵带出了好几笔,实打实的收益。

  表彰会过后,县城里许多国营饭店和大厂的食堂都找了过来,提出每天由张家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鲜蔬菜,现在已经签订了长期的供应合同。

  这样一来,就算以后其他村子种的菜再怎么好,劲势再怎么足,他们张家村的菜永远是不愁没出路的。

  有了这些合同后,他们经过慎重决定,又开辟出二十亩地种菜,现在整个村子的人心都拧成一股绳,劲都往一处使,干活都比平日里卖力三分。

  这会一听说何永梅又想找人一块做青团,直道好,虽然现在村子很赚钱。

  但是钱都在总账上,按照惯例到年底才会分红,大家日子依旧过的穷巴巴的,他们这个却是当日结算的。

  一人一天五毛钱,虽然要不了几个人,但蚂蚁在小也是肉不是吗。

  自从那天工商局的人来送营业执照之后,张记小吃店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清明临近,店里面的青团更是受人欢迎,他们的定价不贵,口味繁多,味道极好,包装大气。

  第二天,县里的连供销社和百货大楼的负责人就都来了张记小吃店,他们商议这青团可以放到他们那售卖。

  张之夏一点都没考虑的就答应了,跟他们签订了一个合同。

  1、张记小吃店清明节前不能售卖盒装青团,可以散卖食客。

  2、每天需提供给供销社五百盒,百货大楼八百盒的订单,1块2一盒。

  3、买家需自己到张家村拉货。

  虽然价格上卖的便宜了些,但她这是直接走量,划下来并不少赚。

  而且比自己在店里卖省心多了,省得联系客人,交货那一类的麻烦事,至于供销社百货大楼吃不吃的开,那人家的渠道可比她多着呢。

  随便一联系个厂子就能出掉一半,更何况还要下分到每个镇上的供销社,她隐约觉着这些还有点不够呢。

  这合同一签,可是把何永梅给乐坏了,张家村的人也乐坏了,那么多单子肯定的需要不少人吧!

  清明节结束的当天,何永梅在村子里给人发完工资,就马不停蹄的赶回来了,晚上跟大家聚在一块算成本。

  这五天他们一共做了有六千六百盒,除去各种人工成本费,一盒青团纯利润在四成左右,其中六千五百盒打包卖给了供销社和百货大楼。

  按照1块2的价格出的,也就是说这一笔合同让她赚了3120元!

  这钱一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可把张宏丰给酸死了,老婆子这么能赚钱,他还是一个跑堂的!

  作者有话说:

  何永梅—√—:机会掌握在自己手里!

  张宏丰—へ—:除了酸,还是酸……

  张之夏^0^:又能拿到两成分红,耶~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