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嫁给废后之子[重生]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9章221

第149章221

德兰 2022-11-08

  相见嘴角勾出了一个心满意足的微笑, 把脑袋埋进他怀里, 搂着他精瘦的腰, 闭上眼睛。

  周显旸想,他也是真的不懂王妃。

  他摩挲着她的下巴,勾起来又啄着她的唇,细细纠缠了一番,适可而止,自己穿回了寝衣。王妃缩在怀里,柔软温暖的一团,若不穿上些,他真担心自己夜里又把持不住。

  这么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抚着王妃的背,手上一顿。

  “怎么了?”怀里的人抬起头,贴在他唇边问。

  “你说,有没有避免有孕的药,我吃也可以的?”

  “嗯?”相见一把抱住他脸,“你知不知道在说什么?”

  “我知道,相见。为什么避子汤都是女人喝?难道那些太医,就开不出给男人喝的药么?”

  相见想了一下:“那你找孙太医,或者沈澈打听打听?”

  ……

  皇帝的万寿节很快就到了。

  周显旸一早便和相见去宫里祝寿。

  皇后虽然在慈宁宫中受到斥责,可还是说动了皇帝,让厉王夫妇出府入宫。

  多日未见,厉王消瘦了不少。厉王妃冷漠地看着荣相见,也不再像往常那样出言讽刺她。

  两人又一起去了福宁宫,给惠贵妃娘娘贺喜。

  皇帝刚才透露了个好消息,北真国快马加鞭来报:六公主在中秋之夜诞下一名小王子。

  惠贵妃喜得嘴都合不拢,拉着相见笑道:“你那天晚上不过偶然一句话,居然真的应了!这是个好兆头!”

  相见笑笑,孩子的生日名字,她当然早就知道。

  周显旸却忍不住感叹:“我跟姐夫说你是半仙,还真说对了。”

  皇帝的赏赐早早就送到福宁宫,备着等将来公主省亲时送给公主和小外孙。

  许久没有见过六妹妹,周显旸只要想到她会带着一个孩子回来就觉得神奇。

  当然免不了,惠贵妃又要唠叨:“你们两个什么时候添个孩子?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作伴了。”

  两人相视一笑,不多辩解。

  王公侯伯之家,文武百官给皇帝祝寿,热闹了一整天。

  夜里,大明宫开寿宴,皇室宗亲同贺。

  厉王夫妇全无往日的意气风发,只是应付着场面。

  庆王夫妇反而十分活跃。

  启王寻摸了大半年的太湖石,终于到了金陵。

  虽然不错,但是七皇叔早就收到过的礼物,皇帝兴趣缺缺。

  七皇叔立即出来解围,说这块石头比他去年收到的,大得多,精巧得多。

  皇帝的脸色这才好一些。

  而庆王夫妇献上了一对稀有的孔雀金翎斗篷,说是属地新制贡品,在大明宫满室宫灯照耀下金光灿灿,华彩万分。总算哄得皇帝龙心大悦。

  皇帝当即道,这么好看的东西必须得配美人,分别赏给了皇后和皇贵妃。

  宴会上张皇后一直兴致不高,忽然得了这么一件好东西,便起身谢恩:“多谢陛下赏赐。只是臣妾无才无德,不配穿这么好的东西。既然是庆王送的,不若都赐给皇贵妃吧。”

  皇帝拉过她的手:“皇后美貌,最当得起这件斗篷。”

  “臣妾已经三十多岁,哪还当得起美貌二字?”

  “美貌之人,不论年纪。且皇后年岁上来,更具风韵。”

  周显旸面无表情遥遥看着帝后恩爱的场面,又看了一眼庆王。

  他眼中的寒意都快滴出水来了。

  帝后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拿他的寿礼作恩爱状,而他的母妃独坐一旁,格外尴尬。

  皇后谢恩之后,皇贵妃立即躬身表态:“这一对斗篷,是庆王献给陛下的。陛下与皇后娘娘伉俪情深,等天寒之时,着这一对孔雀金翎斗篷,接见命妇大臣,想必会轰动一时,传为佳话。”

  皇帝嗯了一声:“皇贵妃考虑得当。”

  皇后灿然一笑,扫了一眼众皇子:“庆王不介意吧?”

  庆王脸上早已堆满笑容:“皇贵妃与儿臣想到一处去了。父皇和母后肯赏脸,是儿臣的体面。送一对斗篷原也是这个意思。”

  “嗯,很好。”皇帝满意地喝了庆王的酒。

  接下来就是厉王了。送的是极罕见的九层象牙云龙纹套球。面上雕刻九龙穿梭祥云图案,内部镂空雕刻着亭台楼阁,人物山水,每层皆可灵活转动,一共9层,精巧不已。

  满座皆惊叹,皇帝也很喜欢。见父皇没有因前日之事,禁止参加万寿节,更欣然收了这寿礼,厉王夫妇终于松了口气。

  显旸和相见则献上一尊佛像。

  皇帝很感兴趣,叫十几个宫人抬到面前细看,不断赞叹:“这释迦牟尼,面带微笑,眼神深邃宁静,圣性中有些许人性,国朝如今罕见的风格,看这样子,想必年岁不短。”

  皇太后礼佛多年,更是喜欢:“这佛光以飞天状的歌舞乐伎填入,实在是闻所未闻。”

  显旸立即道:“父皇和太后真真是行家。这是秦州当地的佛像,有数百年之久了。”

  皇帝点头,命人将佛像送去千佛殿,好好安置。

  庆王忽而出声:“四弟,你这个礼物可把我们的都比下去了!”

  显旸笑说:“这是秦州知州送到京中的,我不过是借花献佛。”

  “四哥,西秦人也拜佛?”允王好奇心起,“我一直以为西秦人和国朝风俗大相径庭呢。”

  “西秦百年前原本就是汉家属地,只因战乱割据而断绝往来。国朝该有的风俗自然都有。而且还多了些异域风情。沈知州在当地偶然发现一座庙宇,因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偏偏这一座佛像完好无损。沈大人觉得灵验,便送进京中交给我安置。”

  皇帝笑道:“这东西竟还有这样大的来头。既然是秦州献给你的东西,你又送给朕,岂不是辜负了他的美意?”

  “秦州的一切,自然都是父皇的。只是秦州偏远落后,不像其他地方富庶,能入父皇眼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儿臣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佛像稍可寓目,还望父皇海涵。”

  “嗯,你的孝心,朕明白。秦州刚刚设立,百废待新,一应当地徭役赋税,都先减免三年再说。”

  周显旸立即向皇帝谢恩:“儿臣替秦州的百姓谢过父皇隆恩。”

  启王放下酒杯笑道:“四弟可真是会办事,一座佛像让父皇这么高兴,还减免了秦州的税负。想必秦州的百姓,必定对你感恩戴德,奉为明主。”

  这话说得露骨,周显旸回道:“减免赋税的是父皇,秦州百姓要感恩的自然是明君。”

  还不待他说完,皇帝就问启王:“要不你跟显旸换一下封地,把湖州给显旸,把秦州的好差事和好名声都给你?”

  启王哪里肯,当即变色道:“儿臣不敢。”

  允王笑着打圆场:“四哥,你送了这么好的寿礼,叫我可难办了。”

  允王夫妇随后起身,允王亲手拿着展开的画像,走到皇帝面前:“这是儿臣花了足足一年时间画成的,父皇别嫌弃。”

  皇帝看着自己林间对弈的画像,捋须大笑。

  皇太后在一旁打趣:“画得真好,这神情活灵活现的,只是皇帝哪有这么白?”

  “母后肌肤胜雪,怎么不传给儿臣呢?”

  “皇帝太像先帝了,你看看你姐姐,肌肤就像哀家。”

  长公主笑道:“女儿像娘亲,儿子像爹爹,这才是母后会生养呢。”

  皇太后一脸慈爱地看着满堂子孙,皇帝也对允王说:“你们都很用心。你们的孝心,朕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分高低而差别看待?看到你们个个成家立业,手足和睦,就是太后和朕最高兴的事。”

  说起这个话题,厉王夫妇立即把头垂下去了。

  众人皆道:“谨遵父皇教诲。”

  寿礼献毕,歌舞表演开始,寿宴也热闹起来。

  席间,启王忽然给煜王敬酒:“四弟这些日子辛苦了。在外奔波多日,幸好如今能赶上父皇的万寿节,不然皇祖母和父皇断不会如今日这般高兴。”

  这话说的,像是好话,可是一点也不中听。

  太后脸上登时就不好看,仿佛刚才皇帝说的那番话都被启王王当一阵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皇帝对这个皇长子也是恨铁不成钢,当着众位皇室宗亲的面,大好日子也不想责怪他。

  庆王接过话头,也敬了煜王一杯:“四弟能征善战,水患也治理得好,秦州那么艰险的地方,只有四弟能揽下这摊子。没想到 ,连科考之事,也办得这么利索。将来渝州这批读书人若入仕途,都会很感激四弟的。”

  周显旸饮尽一杯,笑道:“皇兄谬赞,父皇有心历练,我才有机会在外奔走。二哥在朝中为父皇选贤举能,更是忙碌辛苦。”说完,他又重新斟了一杯酒,回敬,“离京短短时日,二哥已经加封七珠宝冠,实在是大喜。回京仓促,未及上门庆贺,在此薄酒一杯,为二哥贺喜。”

  这话一说,启王厉王的假笑登时都挂不住了。

  启王作为皇长子,至今只戴五珠金冠,原先厉王借着皇后和永安侯之势,踩到他头上也就罢了。现在连庆王也越过他去,岂有自在的。

  而厉王更是不必说,虽然栽在煜王府,可是那夜西麟门破,庆王立功,才是他失了圣心的原因。张家事后也曾派人暗暗查访,永安侯的意思是庆王十分可疑。

  此刻,他看见上首皇贵妃与皇后几乎平起平坐,而庆王与自己已经平起平坐,更觉如临大敌。

  这时皇上也瞧着他,说:“显晗,中秋那夜,煜王妃受了好大的委屈。今日,当着一众宗亲,你给煜王妃敬酒,当众赔个罪。”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