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4章122

第44章122

飞叠 2022-11-26

  想想,若是坦克、军舰、战斗机等在外壳设计上融入这种「吃软不吃硬」的材料,那在理想状态下简直可以抵御来自敌人的一切袭击啊!

  当然,应用在军事领域可能还得再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加入防火、防爆、防探测等特殊性能。

  “不错,这个领域的应用能赋予防护凝胶特殊的意义,大大提升它的价值。”阎教授说道。

  讨论到这里,大家都已经明白这种材料有多可贵了。

  一开始,他们只知道这次实验要研发的是一种能根据外力调整软硬变化的特殊材料,可对于其应用就没想那么多。当然,之前忙着实验,也没有余力去想。如今看来,这确实是一种能在很多领域掀起工艺革命的新型材料。

  原来,他们做的是这么了不起的事!

  原本怀疑自己的论文是否有价值的四人,此时信心大增,这种能改变人们生活、改变世界的新型材料,相关的科研论文怎么可能不受重视呢?

  现在,只剩季知行还没有回答了。颜久昇、赵毅、孙珥都在暗自庆幸,太好了,我不是最后一个。

  一般这种情况,排最后的人往往是最倒霉的,因为各种可能性基本都被前面的人说完了。

  不过,季知行早有想法。

  “可以考虑用在建筑领域,以提升建筑的抗震等级。”他是从去年的地震想到这个方向的。

  去年光宁市发生6.4级大地震,因为有地震预测软件提前十分钟示警,所以没有人死亡,受伤人数也仅有30几个。

  但是,受损倒塌的房屋数以万计,无数人受到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当时新闻里的断壁残垣给季知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防护凝胶作为建筑材料可能不太合适,但如果改进工艺变成涂料喷涂覆盖在建筑外立面,那么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来自地震的威胁。

  “这倒是我没有想过的。”阎安瑾沉思良久,才道,“这个方向很不错,不过地震给建筑造成的冲击与一般的外力撞击有很大的区别。要具体应用的话还需要再进一步改进工艺,这就不是短短两三年就能办到的了。”

  季知行也明白这点,这个方向就离物理比较远了,涉及到建筑设计、工程结构、地质勘测等很多陌生领域,他其实不是很有兴趣。

  对四个学生都表扬了一番,阎安瑾又嘱咐了一番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

  “一作写你们自己的名字,通讯作者写我就行。”

  四人都松了口气,其实他们刚才也一直在纠结一作是不是该写阎教授的名字,二作再写自己。毕竟这个项目基本是根据阎教授的论文和指导方向完成的。

  颜久昇跟阎教授相处的时间最多,最明白他的学术道德。而赵毅和孙珥此时都深深地觉得,他们真的是跟了一个很好的导师。

  由于国内学术的考评机制,比如评职称,要求文章数量越多越好,而且只认一作。所以有些导师会强行要求学生撰写的论文都必须以他为一作,而阎安瑾显然不是这样会随便抢夺学生成果的导师。

  最有投稿经验的颜久昇又问道:“老师,现在就投稿会不会太早了?”毕竟是未曾面世的新材料,如果审稿的专家们一时眼拙,看不出这种材料的价值怎么办?

  “不要紧,《Science》和《Nature》的编辑还是有一定眼光的。”阎安瑾轻描淡写地说道,“而且,我已经将专利转让给华夏科技集团公司了,过几天他们自然会大肆宣传广而告之。”

  华夏科技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重要国有企业,旗下有46家国家级研究院所、700余家企事业单位,肩负着服务社会民生、加快科技经济发展、推进国防现代化的重要职责。

  其实他们出价不是最高的,但确实最合适的。阎安瑾并不愿看到这种新材料流入私企之手。

  这个项目论文是他两三年前就已经写好并申请了专利的,因为防护凝胶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生、经济、军事、政治,所以他并不打算公开发表他的项目论文。不过,季知行他们四个的论文只涉及技术细节,无关大局,所以发出去也不要紧。

  鉴于防护凝胶的特殊性,这种材料不举世瞩目是不可能的;作为新技术新材料,相关的学者专家包括各大期刊的编辑肯定也会去关注。

  “你们先投稿,投稿到初审基本也要一两周的时间,足够这个材料打响名号了。”

  说完,阎安瑾就离开办公室了,当前是期末阶段,他这个物院院长简直是琐事缠身。

  四人都为阎教授的自信折服,不再犹豫,直接就在办公室用颜久昇以前的电脑轮流投稿。

  根据论文的特性,颜久昇和季知行投稿《Science》,赵毅和孙珥投稿《Nature》。最终确认提交后,四个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期待与忐忑。

  期末考试周开始了,季知行这回仍然得参加期末考。

  鉴于上学期调整考试方式闹出了不小的风波,这学期的期末考恢复了常规的考试方式,考试周持续两周。

  考完第一科信息论基础后,季知行见投稿状态已经变成了Editorial Assessment,也就是说文章已经进入编辑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技术编辑会负责质控论文的格式,格式不对就会将论文打回修改。不过季知行他们的论文是阎教授指导修改过的,基本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

  论文格式没问题,就会被发到学术编辑邮箱,由学术编辑评估论文与杂志主题是否符合,是否值得送外审等等。这个阶段考验的就是论文的质量与学术编辑的水平了。

  投都投了,多想无益。季知行打开电脑,开始为社团模拟实验。

  现在阎教授的实验室暂时没有新的活动,考试也很轻松,他一下子就拥有了很多时间,于是都均分到社团模拟实验和学习系统任务中去了。

  考虑到社员们包括林朗和许东阳都得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准备期末考试,所以最近社团活动已经停止了。不过季知行自己一个人干,也将实验进度推进了很多。

  考完第三科光学后,季知行发现稿件状态已经在前天变成了「Under-Review」了,这就意味着学术编辑认为他的论文有价值,可以进一步外送给学界相关专家审稿。

  季知行掏出手机刷了一下新闻,没看见关于防护凝胶的相关报道。看来世界顶级科学期刊的学术编辑,确实是有水平有眼光的。

  大洋彼岸,《Science》编辑室。

  “这样快的速度让我怀疑你究竟有没有仔细审查论文,特伦斯,毕竟你以往总要虚耗一两个月,在deadline前一两天才肯大发慈悲地点开审稿邮件。”《Science》主编泰罗双手抱臂,不满地看着坐在对面的那个头发花白的老朋友。

  特伦斯立刻反驳道:“这是诽谤!你下午就会见到我的律师,事实上我一般是在截止日期前三天就开始审稿了。”

  泰罗无奈地抱头:“好吧,让我们回到正事上来。你真的觉得有必要现在就正式接收这篇论文吗?事实上,这篇论文里提到的防护凝胶,我没有收到过任何与之有关的消息,或许等……”

  特伦斯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我请求你每天花那么60秒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老朋友,马丁公司已经为这种防护凝胶派了一支60人的团队到华夏去谈判了。”

  马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军火商之一,从某些角度来说,对于新技术,他们有时候比学者更敏感、反应更快。

  特伦斯也正是因为听到这个消息,在浏览邮箱目录时看到相关的论文标题,才会赶紧挑出来先审查的。

  “你看这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同一个人。我想世界上唯二的两篇与这种防护凝胶有关的论文都在这儿了,你还等着他们撤稿后改投《Nature》吗?”

  同样跻身于顶尖期刊的行列,《Science》与《Nature》长年互为对手,都想压过对方一头。率先发表前沿科学或新兴领域的论文是竞争的最主要方式。比如,在21世纪初,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了4年。

  泰罗看着手中的论文,他知道以特伦斯如今的成就与在学界的地位,一直无偿担任《Science》的外审专家完全是出于二人之间的老交情。所以,他决定相信特伦斯的判断。

  泰罗打开主编后台,给投稿者发送了决定接受的邮件。

  作者有话说: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