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0章199

第70章199

飞叠 2022-11-26

  “那时候,领导们还想在经费上卡一卡老师, 逼他妥协改掉这个名字。”邓廹跟季知行讲起这段往事, “你猜咱们老师是怎么做的?”

  季知行猜道:“据理力争?”

  他知道高霄教授一直对学校的领导层挺有意见的,而学校这种计较细枝末节的做法也确实有点小家子气,以高霄教授疏狂的性子势必不可能如领导所愿。而且如今实验室外还挂着「隔空取物项目组」的牌子, 可见高霄教授是争赢了。

  “老师才懒得跟他们啰嗦呢!”邓廹说得眉飞色舞,“他把整改意见书扔到校长脸上,转头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申请到了2亿科研经费,又和企业签了协议要到1.5亿的赞助。”

  “哇哦!”季知行发自内心地惊叹。

  他想起当初范传朔那个「新型铁基电体材料与磁电耦合物理研究」的项目, 前后申请了两笔经费加起来也就900万元,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吗!

  “厉害吧!”邓廹继续说道, “后来, 财务处的蔡主任跑来跟老师说,其实学校早就同意划拨经费了, 只是因为财务室的工作报表没做好,所以经费划拨就迟了一步。”

  季知行笑了, 连他也能看明白蔡主任就是个替罪羊:“那这笔经费教授接受了吗?”

  “当然啦!不要白不要!”邓廹理笑道, “用老师的话来说, 就是「羊毛人人得而薅之」!”

  果然,绝对的实力才能换来足够的尊重。季知行想,因为「隔空取物」项目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所以学校拐弯抹角地挽尊也要掺和进来。

  “隔空取物”项目的本质是利用光摄技术进行量子操纵。

  “光摄技术”是科学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的发明,曾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谓的光镊就是利用光的力学效应,让光线能够像镊子一样夹取物体。但因为光力微小到只能以皮牛(PN)、飞牛(FN)这样的数量级来计量,所以只能操纵分子尺度的东西。

  除此之外,传统光镊还有许多局限性,如很难捕获接近或者小于光波长的颗粒、不能捕获不透明的物体、需要高NA的物镜、光路设置复杂等等。

  而高霄教授的项目目标就是要解决这些局限,简化光摄的应用条件,扩大光摄的应用范围。

  如果光摄技术能克服传统局限,那么从微观尺度来说,通过灵活的微操控可以无菌无创地捕获人体内的病毒细菌或癌细胞,从纳米尺度实现治病救人的效果。

  从宏观尺度来说,那应用范围就更加广泛了。

  比如复仇者联盟里,灭霸团队枯木候第一次攻击地球时,在飞船上直接射出一束光就抓获了奇异博士,这就是光镊。

  现实点来说,如果光摄技术足够成熟,那么消防员就不用为了救人而奋不顾身地冲入火场,边境军人也不用为了扫雷排爆而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死亡地带」。

  当然,要升级光摄技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在高霄教授的带领下,项目组的18位成员都雄心勃勃地想要突破传统局限。

  季知行也觉得这个项目很有希望。

  项目组分工明确,有好几个课题组。高霄教授安排他加入邓廹、叶诗、梁梓那一组,负责解决光摄的热效应问题。

  传统光摄技术依赖于高度聚焦光束,当受控微粒被光镊捕获时,焦点即光束中心产生的光强会对微粒造成热损伤。并且,光强与被捕获颗粒的体积成正比。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如果用光摄技术捕获癌细胞,就可能会灼伤光路上的其他健康细胞;如果应用于火场救人,那受困人员在被光摄转移到安全地带之前,早就因激光的超高温度而直接气化了;如果应用在雷场,更是可能直接引爆潜伏在地下的地雷。

  所以,季知行、邓廹、叶诗、梁梓四人的任务就是研发低温光镊技术。

  “靠!又失败了。”邓廹摘下手套狠狠地一扔,脸皱成一团,倒在椅子上作葛优瘫。

  叶诗和梁梓也是难掩失望。

  季知行才刚加入这个课题组,不像他们那样经受过N次失败,所以不至于那么沮丧。他把刚才观测到的量子涡流和微粒群的复合结构数据记录在Matlab软件上,通过ChemDraw处理图像。

  实验所得的原始数据往往只有亲自经手实验的人才能看得懂,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分析,可能时间长了也看不懂了。虽然刚才那组实验是失败的,但仍然要记录下来,因为原始数据对于阶段性的回顾分析与归纳总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那也可能是重大发现的开始。

  邓廹见季知行忙个不停也不好意思继续瘫着,接手了图像分析任务。叶诗也着手处理材料,梁梓则清理仪器。

  “简直崩溃!”邓廹一边制图一边说道,“能不能干脆引入冷却技术来实现环境低温啊!华科院去年不是才研制出-271℃的超流体氦吗?”

  叶诗吐槽道:“冻死可能是比烧死强一点。”

  季知行也觉得不可行,引入低温环境必须与光摄热效应持平,但光摄热效应又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这个方法局限性太大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得从光束本身下手。

  不过,他从邓廹的话受到了启发:“激光冷却怎么样?”

  “激光冷却?”叶诗一时有点纳闷,“那不是用来测量各种原子参数的吗?”

  邓廹却眼睛一亮:“好像可行啊!测量原理不就是用激光干涉原子运动使之减速冷却吗?”

  “对!”季知行转念就有了想法,“测量原子参数用的是一对激光束,我们可以试试用三维激光束,看看能不能形成磁光阱。”

  “我也觉得可行!”梁梓兴奋地补充道,“还可以试试其他激光冷却的方法,比如CPT冷却、拉曼冷却。”

  找到新的思路,四个人都很振奋,但实验不可能说做就做,还得考虑各种条件、变量、材料先设计一下实验方案。

  不过现在下班时间已到,四人就着手收拾实验室,打算明日再战。

  高霄教授一直要求他的学生们准时上班更要准时下班,回去好好休息,脑子冷却了第二日才好继续烧,什么996、007,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这点跟我们阎教授一样。”一起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季知行随口说道。

  邓廹赶紧端起汤碗给自己灌了一口,叫嘴里的饭和着汤冲下肚,腾出舌头说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呃……因为休息时间不足,做实验容易走神,就容易出实验事故。”季知行说道,不过看邓廹一脸八卦就知道可能别有内情。

  邓廹眯眼一笑:“我跟你说,这都是经验教训啊!”

  这事儿导师跟他们讲过好多次了,每次发现有人为了做实验熬通宵,他都要把这段往事拖出来再讲一遍。

  “是老师当年做学生时候的事,那时候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肯定不像现在这么完备,好像他们导师也比较不负责任,反正就挺乱的。当时他们实验室造了一台反应器,你知道压力多少吗?80MPa!”

  “那么夸张!”季知行差点被汤呛到。

  以前那种老式的黑乎乎像大炮一样的爆米花机,「嘭」的一声震天响,也就0.6MPa。当然,军工厂倒是有350MPa的,但那个等级一般高校实验室也用不上,现在实验室通用的反应器一般也就25.5MPa。

  “当时据说你们阎教授坚持要加上安全阀、防爆片,可他们导师不肯再在这地方费钱了,就这么凑合着用,后来果然出事了。”

  “有一天晚上,我们老师熬夜守着反应器让它自动恒温。因为连着两三个通宵,实在太困了就在实验室睡着了。反应器的温度热电偶坏了都不知道,然后就开始自动加热。”

  “老师说他后来估计当时内部的压力起码也有250MPa,反正最后就炸了,直接洞穿两层楼的天花板,把楼下一个存储叔丁基锂的原料桶也给撕开了一个口子!”

  季知行瞪大了眼睛,叔丁基锂啊!据说高度易燃,甚至遇水或遇空气都可以自燃,而且燃起来了还不好灭,甚至能碎成小火球在空中飘来飘去。

  “反正当时整栋楼很快就烧起来了,老师被困在四楼,又因为突然惊醒脑子反应不过来,很快就被熏晕在楼道。本来死定了,是你们阎教授在宿舍听见动静察觉不对,跑到实验楼冒着火冲上去把他扛出来的。”

  “原来还有这事啊。”季知行回想了一下,好像阎教授的胳膊上确实有一些烧伤的旧疤痕。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两位教授都对实验室安全制度包括休息时间那么重视,那是用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啊!

  回去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低温光镊」课题组四个人一起设计了方案,开始实验在光镊中引入激光冷却技术。

  但是……

  三维激光束,失败!

  CPT冷却,失败!

  拉曼冷却,失败!

  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凡激光冷却的所有方法他们都一一试过了,全都失败!「低温光镊」课题组一时陷入僵局,四个人都一筹莫展。

  这时候,高霄教授拿着一封学术会议的邀请函出现了。

  他一向是叫学生们轮着参加这些活动的,这回轮到邓廹等人了。

  “你们四个一起去吧。”高霄说道。

  梁梓问道:“老师,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也没什么。”高霄随意地摆摆手,这次会议就是个面子工程,“不过,既然问了我就提点你们几句。”

  四人作洗耳恭听状。

  “首先,多听多看少开口,免得暴露自己的学术水平。万一暴露了,千万别把为师的名号供出去!”

  “第二,即使听不懂也要频频顿首,时而皱眉作思考状,要是听见别人笑了也赶紧笑几声表示你也听懂了。”

  “第三,别盯着茶歇吃到饱,那是点心,不是正餐!不过,要是没人注意,你想揣根香蕉在口袋里也不是不行。”

  季知行:……

  作者有话说:

  本章对光镊技术的描述参考《光学与光子学丛书:光镊技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