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红楼同人]红楼之晴雯重生记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3章 相看252

第153章 相看252

司晨客 2022-11-28

  宝钗笑道:“主持中馈、打理内政、相夫教子之类, 虽极难为,却成就有限,外人看来竟算不得甚么事业。若是能似男儿一般在外, 那该多好。”

  两人正说话间, 突然见一个满头珠翠、浑身绫罗绸缎的年轻小姐含笑向宝钗问好, 笑着说:“妹妹好。早听说妹妹大名, 今日一见,竟是名不虚传。”

  宝钗见这小姐一副攀谈之态,低头细想片刻, 方记起此人是京城中桂花夏家的小姐。夏家亦是皇商出身, 前些年京城内外的桂花局并宫廷的陈设盆景,多出自他们家的, 故而十分富贵。这夏家昔年和薛家也有情谊, 论起来算是老亲,竟是不好不理的。

  宝钗思及此处,忙笑着问好, 又道:“小时候还依稀见过几面, 谁料七八年未见,竟出落得越发好了!”

  夏家小姐面露得色,又上赶着和宝钗、探春等人攀谈,不过说了几句话, 宝钗已知道夏家小姐大名夏金桂, 其父已是亡故了, 她是独生女儿, 并没有兄弟扶持。

  宝钗心中不觉一咯噔, 就留了心,果见锦乡伯夫人这日宴会竟下帖子请了不少商贾之家的女儿, 一个个拉着手问过去,态度十分殷勤。

  王子腾之女虽是早定下了和保宁侯儿子的亲事,这般场合却也来了,见锦乡伯夫人竟向着商贾家的姑娘嘘寒问暖,心中早憋了一肚子火,向探春使了个眼色,两个人走开了去,王子腾之女便道:“你们家老太太这回竟是白费了心思了。锦乡伯家里有个庶子,要婚配,这才请了这许多姑娘过来。只是他家也太过精明了,指望着哄了富贵人家不知事的小姐带着许多嫁妆嫁进来,弥补他家亏空呢。”

  探春听得心惊,忙道:“他家是世袭的爵位,从前亦有皇庄收入,底子颇厚。又哪里来的亏空?”

  王子腾之女洋洋得意道:“还不是从前先帝爷南巡之时,这些人预备着接驾,一个个不要钱似的撒银子。我听我母亲说,我王家因和海外洋人有生意,家底厚,竟使得是自家积蓄,只预备接驾一次,便也花费了许多。但那些家底不如我家的,如锦乡伯韩家,竟接驾了两次,他们哪里有余力,只管拿了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昔年先帝爷仁厚,不计较也罢了,这些年今上在位,意欲翻查旧账,一个个便都慌起神来。”

  探春更觉惊心动魄,忽然想起当年贾家在南边做官,也曾预备接驾过一次的,却不知道使得是哪里的银子,若是被翻查旧账,是否能应对自如。

  探春心里只惦记此事,那宴间的美味佳肴,戏台上的悲喜无常,倒是在其次了,真个是食之无味,听之不闻。正在惊疑间,却见那锦乡伯夫人早看见了探春,向贾母笑着赞道:“果然是大家气派,才几日不见三小姐,竟比先前更出挑了。老太君真真是有福之人,孙女们一个个都这般出色,孙儿更是文采非凡,连万岁爷见了,都连声称赞呢。”

  旁边便有人问:“难道今上竟额外加恩,翻阅了令孙的院试考卷不成?不然的话,如何知道文采?”

  贾母尚未回答,锦乡伯夫人便笑道:“想是夫人久居内宅,尚未听说。贾家老太君的孙子,年方十四岁,高中了生员不说,如今又写出一篇《节妇吟》来,京中文人墨客无不争相称颂。前两日竟上达天听,连圣上都知道了,听说娘娘的亲兄弟有这般才情,大肆褒奖。”

  原来,贾母令贾宝玉将《节妇吟》之诗寄与李纨之父李守中,其中自有深意。李守中昔年官至国子监祭酒,正是桃李满天下,贾家书信之中所述受辱之事,他亦感同身受,早修书数十封,将此事告于众弟子知,又将贾宝玉的那首诗随信寄出。

  众弟子中有那身居要职者,又有那誉满士林之人,见恩师之女竟受这等屈辱,亦觉面上无光。因了这个缘故,他们虽不好直斥王孙之非,却借着贾宝玉那首《节妇吟》,将王孙的荒、淫无道骂了个狗血淋头。

  宝玉的《节妇吟》哀而不伤,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在这等文坛名宿眼中本有四五分的功力,但在这些人的有意吹捧之下,竟到了八、九分。一时之间,京城纸贵,文人雅士见面都以谈论《节妇吟》为高雅之事。

  终有谏官直臣按捺不住。有人一道奏章上达天听,只说义忠亲王千岁之遗孤不堪教化,肆意妄为;又有人表奏说龙子凤孙必然是贤德爱民,说街面上这个招摇撞骗的必定是假的,恳请朝廷查明王孙身份。

  这般一来二去,贾宝玉的那首《节妇吟》终得到了今上面前。今上自幼蒙名师教授,文武双全,又怎会不明白贾家借古讽今之意?便借着太上皇老人家思念义忠亲王千岁遗孤,宣了王孙进宫。太上皇老人家起初老泪纵横,只感慨苍天有眼,但待到略盘问几句,便见这位王孙处处破绽,不觉大怒,命押入大牢拷打逼供。

  “阿弥陀佛!竟有这样的事!我说那王孙怎地这几日不出来了。”有人欢天喜地道,“先前在京中一味折腾,看着便不像,却处处滋扰生事,如今总算是熬到头了。”

  “正是呢。咱们这些人家,都是吃过那假王孙的苦头的。只虑着朝廷尚未开口,咱们也不好说甚么。幸而皇上和太上皇老人家英明,未能被那人蒙骗了去。”

  “既是如此,那景田侯家里,只怕也是要受牵连了。”众贵妇虽久居深闺,却不是那糊涂不问外事的。此时既听得假王孙被揭穿,早猜到了景田侯裘家的处境。

  锦乡伯夫人笑而不语,众夫人四下张望,见席间并无景田侯裘家之人,不觉赞叹锦乡伯夫人消息灵通。

  锦乡伯夫人却道:“说来说去,只因贾家老太君爱孙的一首诗,方才能正本清源。老太君实在是福泽深厚之人。”

  众人忙齐齐称是,共贺一杯。便是宝钗、探春,听闻这等变故,却也呆住了。探春暗想:“难道家中几个男子除却宝二哥哥外,都是酒囊饭袋不成?这般大的消息,能令我贾府所受屈辱一扫而光,竟是外人在席间告知的。天底下岂有这般荒唐之事!”

  贾母心中也是颇为喜悦。当初她特意交待宝玉将《节妇吟》寄给李家,虽是存了要天下读书人为她家讨公道的心思,却未曾料到竟这般顺当,既不曾得罪从前旧交便将假王孙一举歼除,一雪贾家前耻,又可传扬贾宝玉的文章才华,真真是两全其美。

  晴雯在边上服侍贾母,听说假王孙被朝廷拿住了,心中亦觉快慰,只觉得苍天有眼,贾宝玉本事非凡。

  正在这时,忽然听得边上又有一人笑着说道:“贾家二爷固然是才华横溢,未来不可限量,但是韩家令郎本领也是非比寻常,如今去了假王孙,又来了真王孙。只消令郎将真王孙献与圣前,只怕太上皇老人家和皇上一个高兴,不定赏赐下甚么呢。”

  众人急回头看时,却见此人坐在末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却很是面生,都打听她来历。

  那女子方笑着说道:“小妇人金陵邱家妇,初来乍到,怪道各位贵人不认识小妇人。”

  晴雯在席间看得真真切切,却见是昔年贾宝玉去南京赴考之时,路上偶遇过的邱家,心中却有几分诧异,暗想:“从前也曾见过这邱家奶奶几面,只记得这人最不喜抛头露面。如今竟肯奉陪末席,暗中与锦乡伯夫人唱和。真真是人不可貌相。”

  锦乡伯夫人亦笑着向众人解释道:“这是我娘家的表侄儿,原本在南边做官,前几日才到京城,借住在我家里,吏部还未去过呢。”

  众人见邱氏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之妻,心中不十分在意,但既知道邱氏借住锦乡伯家里,她所言必有根据。忙笑着问锦乡伯夫人道:“既是贵亲,言语里自是真的不能再真了。想来令公子竟果真寻到那位真王孙了?”

  又有人起哄道:“既是如此,索性引我等去拜见贵人,也好长长见识。”

  锦乡伯夫人甚是得意,微微笑道:“不过是奇儿整日在外头胡闹,不知道怎地竟遇上了罢了。如今贵人身份未定,自是不好称呼的,故而不好引诸位相见。”

  众人刚听锦乡伯夫人说假王孙被识破,自是对王孙之事满心好奇,便只管不依,纷纷起哄说要锦乡伯夫人多说说那王孙之事,锦乡伯夫人推辞再三,方无奈说道:“义忠亲王千岁当年的性情,只怕各位也略晓得一二。据大明宫戴公公亲口说,当年承恩的女子是淮扬一带名厨家的小姐。故而韩奇也只在名厨之家留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前些日子去淮扬走了一趟,竟在扬州城的酒楼里凑巧寻到了那人。你们说说看,这岂不是太上皇老人家的福气?”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