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红楼同人]红楼之晴雯重生记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95章 和亲477

第295章 和亲477

司晨客 2022-11-28

  晴雯和薛宝钗又说了一阵子话。虽说她为了有个出身, 曾认贾宝玉当义父,论理是薛宝钗的晚辈,但她如今是侯夫人, 单论品级却高过薛宝钗许多。故而晴雯更习惯用从前当丫鬟时候的称谓, 薛宝钗却是恭恭敬敬一口一个侯夫人, 两人各序各的, 却也和睦。

  到了后头话说得越发投机,稳重如宝钗,论及即将往宫中侍奉太后, 也不免透露了几丝忐忑。晴雯便将自己所知皇太后之性情、习惯、过往经历逐一说了一遍, 末了又安慰说过些日子去宫中探望宝钗。宝钗再三谢过,这才起身告辞。

  夜里穆平回来, 听闻此事, 不免许多感慨,道:“从前在薛家做事时,便知道宝姑娘为人不错, 是胸中极有沟壑的人物, 不意她竟清醒至此,更加难得了。”

  顿了顿又道:“由此可见,这世道竟是讲些因果的。纵然一般的受家族拖累,那平日里积德行善、善于做人的, 或还可得人搭救一把。”

  晴雯赞同道:“可不是呢, 前些时候刘姥姥还在说, 等到巧姐的事情出来, 她便是砸锅卖铁, 也必要搭救的。为的便是报答从前琏二奶奶的恩情。”

  因见穆平面上有未尽之意,追问道:“你突然这般感慨, 想来还有原因。”

  穆平点头道:“不错。今儿个我出门,却是遇到了一件奇事。你猜我遇到谁了?从前咱们住在那处宅子的时候,胡太医一家搬走后,有个唤作醉金刚倪二爷的住了进来,你还记得不记得?”

  晴雯道:“怎地不记得?这位倪二爷虽是城中的地痞混混之流,却难得是个讲义气的,一身江湖气,看着倒是个可交的。”

  穆平道:“他搬进来住时,我其实已是不大回来了。故而和他打交道的少,但观其人,见其行,却也知道他为人不差。这日我出去办事,半途被他截住了,问我可还认得旧时街坊,又将一人引荐于我,不是旁人,正是荣国府的族亲,未出五服的,名唤贾芸。”

  原来这日穆平出府之后,中途路遇倪二、贾芸等人,心中实是诧异,暗想贾芸算是贾府旁系,早早分了出去,这回抄家也未曾波及,最多不过是从前在王熙凤手下干活,如今不过差事没了罢了,又为了甚么事特特过来相求?

  谁知一问之下,大感意外。那贾芸二话不说,便朝他磕头跪拜,无半点世家子弟的自矜自傲之心,所求之事,竟是希望穆平出手买下一个丫鬟。

  “不敢瞒侯爷,从前同这丫鬟已有盟约,自是不好辜负的。她全家人皆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如今倪二爷打听得再过些日子,便在人.市上插了草标贩卖。想来此事里头有些干系,寻常人家自是不愿意找麻烦,不愿买的,想来想去,只能请侯爷代为出手,将他们买下。我这些年攒下的私蓄便纵都花出去,也是值得的。便纵来世结草衔环,也要酬谢侯爷大恩。”

  穆平因了晴雯的缘故,略微知道些贾府之事,知道这贾芸从前家里没个营生,这才投到王熙凤门下,借着修建大观园在里头小小捞了些钱,其后又在凤姐麾下办事,几年下来倒也有几百两银子的积蓄。只是这些钱来之不易,都是他伏小做低、起早贪黑的辛苦钱,难道竟愿意为了个丫鬟,一并进献出吗?

  贾芸却再三道:“侯爷同侯夫人的一段佳话,京城之中尽人皆知。故而我想来想去,才来求恳侯爷代为出面。想来侯爷必能体察我这番心意。”

  穆平诧异问道:“虽是如此,但贾府的那些奴仆俱遭了连累,因犯事的缘故,是罪奴,便纵依了你所求,把他们买回来,再想放出去当平头老百姓,尚且不能。将来你又如何同她结成连理?”

  贾芸道:“府上一看便是宽厚人家。若他们能得侯爷这般主子,只怕后半生便有了庇护了。我遥遥看着她过的好,不缺吃不缺穿,便也心满意足了,岂能再敢有甚么奢望?”

  穆平心中诧异更甚,暗道贾芸竟然比自己还疯,倾尽所有只为心仪女子一笑,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简直是心甘情愿当冤大头,还有深藏功与名,这等情痴,世之罕见。

  穆平将贾芸这番话告诉晴雯时,连晴雯也不住赞叹,道:“我知道那丫鬟是谁。她是我们府里的林大管家之女,本名唤作红玉,因要避讳的缘故,改名小红。这丫鬟简便俏丽,颇为精干。先前也曾影影绰绰听说小红与贾芸有私,原本只是以为一个贪图正经爷们儿的身份好看,一个贪图林大管家的那些丰厚陪嫁。岂料林之孝家的家私尽没了,自家又受了连累,这贾芸依然对她不离不弃。可见小红是个有福气的人。”

  穆平忙道:“你我的福气却也不浅。如今这般恩爱和美,已是胜却人间无数。还羡慕别人做甚么?”

  晴雯一笑,并不回答,因见天色已晚,便张罗着教穆平安歇。当夜无话。

  又过了几日,宫中传出消息来,却说探春和亲之事已是定下了。虽探春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犯官之女,不配代嫁,甘愿陪嫁往南蛮。但皇后娘娘一见之下,探春的风议、气度甚得她心,一看便知是高门贵女、细心调.教出来的。这等现成的人选,不做王妃和亲,又教哪个和亲去?

  于是一纸懿旨,亲封探春为佑安郡主,又命礼部准备嫁妆,筹办往南边和亲之事。

  原本是欲命惜春同去的,惜春是宁国府嫡出的女儿,若要去时,那位份只怕比探春还高。谁知待见到惜春面时,却见她满头青丝已然剃去,身上穿着一挂缁衣,是铁了心要出家当尼姑去了。

  朝廷上下皆尊崇佛教,见惜春这般,谁敢阻拦?于是索性与了她一道恩典,教她往城外尼姑庵中修行去了。

  因了探春主动请缨和亲的缘故,荣国府二房亦蒙宽赦,贾政、王夫人、贾环等人免了流放之苦,只贬为庶民罢了,后代仍可从举业出头为官,已是皇恩浩荡。连赵姨娘都免了入教坊司的羞辱,探春亲自去求皇后娘娘,故而赵姨娘竟可以搬出来同贾环过活,只逢五逢十去王夫人跟前立规矩,倒比从前在贾府时更自由了许多。

  郡主和亲自是朝廷大事,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满城都在为此事忙碌。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带着人在那里处处关防,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忙着打扫街道,又寻了些匠人急急扎花灯,制烟火,又有礼部官员带着许多人反复确认何时行礼,何时启程,各种繁文缛节不一而足,令人眼花缭乱。满城的老百姓亦听说风声,纷纷都说荣国府贾家竟养出这般一个好女儿,却是否极泰来,阖家之福。

  虽贾家是真正的母家,但二房既然已获罪,虽说法外施恩,但这等场合自是不好出席。探春只得预先在一处偏院里拜别双亲。贾政不住向赵姨娘道:“能生出这么个好女儿来,已是你一生的造化了。”

  王夫人在那里满心不是味,却也无可奈何。自被揭露收留犯官之女妙玉、私藏罪臣甄家财物等事,整个贾家都在怨她。贾政原本就待她冷淡客气,如今更是连一点面子也不给了。

  赵姨娘从前敬着贾政,熬油似的在屋里熬着,当姨娘遵守家里的各种规矩,并不是仰慕贾政,实则是贪慕富贵之下别无选择的缘故。如今眼看着贾政已被罢官,连免受流放之刑还是借助自家女儿探春才成事的,自然不愿意像从前那样捧着他了。

  赵姨娘不大理会贾政,只管转身看着探春,一手拉着贾环的手,在那里向探春哭诉道:“到底还是你这丫头有本事!若是一心想着靠旁人,譬如说那宝玉晴雯,是半点也指望不上的!只是你却有些糊涂了,这大好的机会,如何不为你弟弟求个官当当,想来那些贵人们必然是肯的。”

  探春年纪比林黛玉还小些,正是青春烂漫的年纪,纵然有心气有格局,但从小未离开过贾家,如今竟要嫁到那南蛮不毛之地去,前头路径如何,一概不知,便纵她平日声气壮,此时难免也生出几分惶恐来。

  她原想着同亲妈赵姨娘倾诉一般,不想赵姨娘一味不知足,竟在那些做白日梦想着为贾环求官,不免又是酸楚又觉好笑:“环儿才多大年纪,如何去当官?那许多人家好生生,皆因当官的时候出了岔子,惨被抄家,以环儿平素行事,如何才能逃免?依我说,咱们先把这得陇望蜀的脾气改一改,不用入教坊司,已是朝廷皇恩浩荡,莫要再想些有的没的了。”

  她这日身着大红缠金线花开富贵银鼠袄子,下头是大红缠丝莲盘金彩绣锦裙,外头披着一件大红羽纱斗篷,头上戴着百鸟朝凤挂珠钗,项中是赤金嵌宝璎珞圈,整个人从上到下,满身的珠光宝气,贵气逼人。她这般才一开口,那赵姨娘便唬得不敢再说话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