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嫁进年代文里成了祖国栋梁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5章 冻土164

第105章 冻土164

三文不值 2022-11-30

  “可是, 怎么拖呢?咱们请来的苏国庭院专家好像合个影就回去了。求张总给个指示。”另一个声音比张国强矮了几分。

  “那个枫叶国不是也有冻土么。随便找几个人来。给他们订上宾馆国宴, 直接就能跟铁路组申请资金了。”张国强发号令倒是挺快。

  这是要发国难财的混账,冷诺在旁边听得比起上午还要热血。

  她不得不先把山妞的帐记下, 咬着牙让脑子清醒下来。

  “可是,枫叶国,咱们没路子去认识搞铁路的行家……”另一个声音又矮了一截子。

  “你这个猪头,就是个死脑筋。那帮铁路组,现在就是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才不管什么行家不行家,是个洋毛子就行。找姑爷问问去。”张国强说着话,一抬手拍了另一个人一脑袋。

  姑爷!?

  冷诺耳边轰鸣,要晕过去了。张家就一个女儿张梅霞,姑爷,难道是林宽吗!

  她有些喘不上气。强忍着才能不憋过去。

  “张总,姑爷他刚回洪港了。听说张小姐嫁人了。他好像有脾气,上次说好的红旗改建的款子还没打给咱们呢。”

  “姓金的他妈的不要个逼脸。他自己不也是有老婆孩子,还敢在这儿跟我扯。告诉他,红旗的钱三天内打过来。这次找不到合适的人,我去他闺女小学校给她送糖吃。”张国强嘴上骂着,脚上踢着,前排的椅子哐哐直响。

  原来张国强嘴里的姑爷,是张梅霞的前老公金志伟。

  原来卷走了红旗高中改建费用的不是金志伟一个人!

  只有他们林达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补棚顶,补工人,补资金,就特么补了个无底洞黑坑。

  冷诺气得身子一晃,碰到了旁边的折叠椅子,吱嘎一声先把她自己吓了一身汗。

  好在张国强还在猛踢着椅子,声音被盖了过去才没在意到她。

  “张总,那我们走了。一会儿这边开会,开完了会。再来接您。”椅子哐当自动叠起,是两个人站了起来的声音。

  “记着,以后别在这种空旷的地儿说话,出门前仔细查查,椅子下面有没有老鼠。”张国强说完也站了起来,椅子折起来的声音又响了。

  冷诺闻声赶紧抓起了地上的抹布。

  听见脚步走近,有片刻犹豫,她好像应该站起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擦桌子。

  对呀,反正她是耳背的孙大婶儿。

  冷诺已经能看见两条人腿走到前排了。

  她即使盘坐在这里,被发现也是早晚的事儿。

  冷诺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她一手撑地,另一只手握着抹布,正要大大方方起身。

  啪。

  一只手按在了冷诺的肩膀上。

  冷诺大气儿不敢出。头都没回。

  “呦。张叔,今天来的这么早啊。”语气谦和礼貌,是谢然的声音。

  “谢思进?”张国强眯起了眼睛,打量着身后突然冒出来的谢然。“你小子什么时候来的?”

  谢然浑身都是亲和力,他主动上前,跟张国强旁边的两个人也好像认识,打了招呼才眉眼间营业笑一挤:“张叔,我就是窝在三化的人,三化是我家啊。”

  这一句出口,明显张国强瞬间脸黑了。

  谢然这才耸了耸肩,微微垂下了眼睛,乖巧地补充道:“张叔,你可能也听说了。我现在跟着铁路组。天天有家不能回。哪还有自己的空间,这不刚过来么。跑了一上午,还没来得及坐下呢。”

  听谢然这么一说,张国强大喘了口气,又挺了挺发福的啤酒肚,好像安慰一个刚入行的年轻人,搭上了他的肩:“铁路组忙着是好事儿。这样大家才有钱赚嘛。”

  “张叔,我可不想赚这个辛苦钱。我爸还等着我回家给他捶腿呢。您那一代人,就指望您了。张叔,我知道您在铁路组是有头有脸的张老了,求您快把我捞出去吧。我一天都受不了了。”谢然又往张国强身边蹭了蹭,一口一个张叔喊得热情,好像是亲叔侄子。

  另外两个人插不上嘴,在讲堂前面跟张国强哈了下腰,点了个头,木然的等着,张国强一摆手让两个人出去了。

  冷诺这才猛吸了口气。她太专注了,完全没注意到谢然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这之后整整一个下午,都是铁路组调研的几十个人聚在了讲堂里,已经探讨了三四个小时。

  冷诺蜷在后排,中间趁着讨论激烈,她又大大方方地开始搞清扫了。

  但这一次,她手上只是随便动一动,精力却全留在耳朵上。

  她听得明白:

  调研租里几个中科院的年轻人,发言虽然血气方刚,但过于激进,并不适合解决问题。

  几个老同志的态度又过于保守,甚至提出了西藏铁路可以循序渐进的建设,美其名曰以退为进,无非就是先停下来。

  会开到了傍晚,几方言论依旧争执不休。

  轮到了谢然做归纳,冷诺把手里的活彻底停了下来。

  谢然站在讲台上,向来书生气息浓厚,纯粹做学问的气质很快盖过了全场。

  “其实,咱们这个临时组建的铁路组,我这个搞化工的最是门外汉。大家都是在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恐怕就我一个人,还没搞清楚问题。”谢然态度严谨认真,虽然谦虚开场,但没有人打断。

  毕竟大多数人已经唾沫横飞,说的口干舌燥了,正好休息一下。

  而且,会场上,的确有很多其他行业突然被调动进来的专家,还没来得及没搞清楚自己该怎么发挥力量,也想听听有人从头讲起。

  作为专业的权威存在,又不好意张口问些入门问题,便云里雾里的跟着坐在会场。

  其实这些人都是满心热血来搞建设的,并不是滥竽充数坐地吹箫,只是没人领进门而已。

  谢然口气温和,言语明白,是个能短时间把话说清楚的人物,“冻土问题,其实我们靠着自己的力量,无需国外专家进来鸟语花香,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

  “上小学那会儿,冻土问题就一直是个技术难题。有一次,我问邻居家的林师傅,冻土到底是个什么困难。他是这么跟我说的,自然课上讲过热胀冷缩吧。高原上的冻土,可以把它想象成随着季节变化,不断变形的小怪兽。它时而冻结紧缩,时而融化膨胀,不但左右摇摆,也会上下颠簸,时而下沉,时而胀裂,是个顽固的小怪兽呢。”谢然手上跟着动作,让会场上的人都跟着他诙谐的语言调动起来了情绪。

  “我们要在这个小怪兽身上做铁道,修路基,那么这路基的成败就在于要让小怪兽老老实实的,乖乖待在那儿,承载着路基,不再顽皮的左摇右摆。”

  谢然继续道:

  “如今我们摸索到的方法,一种是采用片石通风路基。我们在铁路路基下面铺垫上石块层。如此夏日遮阳,冬日隔热。活用了咱们高原上的低温强风特征,廉价而长久的解决了基本问题。”

  “另一种办法就是刚刚中科院的同志们一直在讨论的导热棒。导出热量的同时又能吸冷。结合高原上的地势特征,合理运用起来,是条捷径。”

  “这两种办法,在苏国也被积极采纳。我上个月刚送苏国回来。西伯特尔亚铁路在七十年代建成,正是大量采用了这种基础手法。如今过了十年,铁路病害率依旧控制在15%以下。充分证明了这是个可行的办法。”

  谢然话没说完,被打断了。

  “年轻人,你这些说给今天刚入组的人听听就是了。咱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可可西尔里路段。你说这两条都行不通,还有什么建设性意见么?没话说了,就下来坐着,天也黑了,咱们都歇会儿。”

  “有。”讲堂后面,突然传来了夜莺般明亮的声音,“以桥代路。”

  作者有话要说:

  西藏冻土问题参照

  【人民日报】青藏铁路如何穿越冻土 2010-9-28

  【中国国家地理】 青藏铁路2004年第02期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