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皇嫂金安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7章171

第77章171

槿岱 2022-12-08

  初芙眉头又拧了起来,布施是善事,但这样做总让人觉得膈应。而且是从斗狗场流出来的,她心里不□□。

  她思索了会,跟李恒说:“你把这些人的名姓都记下来, 然后派人去给殿下禀报一声。”

  赵晏清本来还在假中, 结果一场冬雪把他也喊回了朝。除了京城, 还有别的地方有灾情, 比京中严重得多,昨晚有折子说有灾民被煽动打抢,朝里的文官武官为了赈灾和镇压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初芙吩咐过后,就到齐王府搭的粥棚里,帷帽没摘,斗篷倒是取下,站在炉灶前给排队的民众派粥。

  齐王府的粥放了猪肉和红枣、枸杞,熬得浓稠,初芙还尝了一口,味道不错。但她发现,到这边粥棚来的人远远要比边上的少。

  那些人都被香味吸引过去了。

  苏叶看着隔壁排队取粥的多为男性,觉得这样也好,不过半个时辰,隔壁的粥就被取完了。对面管事说等到晚上再来。

  排队的人群发出喧哗,垂头丧气地转到王府这边的粥队来。

  初芙这边因为人群转移,一下子变得十分忙乱,丫鬟们都上阵也免不得听到抱怨。

  李恒板着脸站在边上,对队尾那些催促声忍耐着,随着人数增多,熬粥的速度也赶不上,抱怨声就越来越大了。

  初芙急出了一头汗,让侍卫先去人群中安抚,等到新的几锅出炉骚动才算安静下来。

  在队列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的时候,初芙终于得于喘气,把勺子放下,揉了揉发酸的手准备坐一会。

  连着站了一个多时辰,双腿都麻木了。

  她这头才转身,就听到一个丫鬟愤怒地喊了声:“你这人怎么样,若觉得不好喝,你就不要来取。都来了三回了,还说这种不好听的话!”

  初芙当即看了过去,是一个瘦弱的中年男人,满脸的不耐烦。但他不敢吭声,他边上的侍卫都已经冷眼盯着他,一缩脑袋转身走远了。走到远处,初芙又见他把手里的碗摔到地上,还朝碎碗吐了口唾沫。

  丫鬟气得眼晴都红了,眼泪一下就落了下来,又气得骂道:“这人良心被狗吃了吗!”

  苏木见初芙看着,忙上前去安抚丫鬟,把人拉到一边让别哭了,传出去别人还以为王府的人嚣张跋扈云云。

  这样的人,初芙其实见多了。把所有人的善意当理所当然,稍有不合他意,别人的善意就不值一文甚至在他眼中会变成恶意。再用最恶毒的言行反过来伤害你。

  那中年男人就是典型的。

  初芙到用了一块拉开隔出的独立地方坐下,伸手去揉腿,不一会儿,沈凌被派了过来。

  “王妃,京城其它几处也有您跟殿下说的粥棚,也查过了,确实是京城里十余个富商合作的。肉的来源也查明,是从场子里运出不假,殿下还派人到他们炉上验过,没有什么不干净的。”

  既然没有异样,初芙膈应那些肉也不能说什么。

  下午再施粥的时候,初芙听到隔壁传来了熟悉的说话声,转头一看居然看到许久不见的许廷。

  许廷裹着塞了棉花的斗篷预寒,整个人都要胖了一圈,正指挥着人运东西。

  她遥遥看着,是米粮,而隔壁粥棚的队列也排成了长龙,都要看不见队尾。

  好像那些商人里有姓许的,看来许廷家也参与施粥。

  她收回视线,继续站在炉灶旁,庆幸自己面上有白纱,不然非得让对方认出来。

  正想着,一个洪亮的嗓声就朝她喊:“王妃表妹!”

  初芙手一抖,险些勺子都没有抓稳,下刻是高唱齐王殿下到的声响,听到动静的人都霎时跪了下去。

  喧闹一瞬间化为安静,赵晏清笔挺的身姿自远而近。他还穿着朝服,四色佩绶在走动间若隐若现显在翻飞的斗篷中,威仪扑面而来。

  初芙忙上前相迎,要福礼的时候被他手一托阻止了,跪地的民众已被免了,好奇又谨慎地偷看。

  初芙一直都没有表露身份,这个时候,其它人才知道一直戴着帷帽布施的人居然是齐王妃,从她手中得过粥的人心底都免不得激动。

  赵晏清就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握着她的手,扶着她的腰,亲密无间。喊了一声的陆承泽瞧见了许廷,已经半道跑去和人说上话了。

  “表哥怎么也来了。”初芙瞥了一眼,希望他不要说漏嘴了。

  赵晏清面无表情地说:“半路遇上,知道他要来,索性带他一程。贾永旺的案情没进展,估计找你说这事的吧。”

  “看来他最近闲得慌。”

  初芙又瞥了眼隔壁,见到两人正拱手相互施礼,然后陆承泽就小步跑过来了。

  他就是来找初芙发牢骚的,倒了几口苦水,就说正好是有别的差务要出城一趟,顺来看看。他要帮着寺丞去跑腿。

  陆承泽来去匆匆,初芙一阵无语。赵晏清是来接她回去的,太子妃不过是早上在那站了半个时辰没有,兴师动众的,让所有人知道她到了施粥地就回去了。

  也就他们家初芙实心眼,在这一呆就呆了整天。

  “左右你都来了,施完这些吧,也没有了。”

  初芙是站得腿累,但挺高兴的。赵晏清听出来她乐在其中的欢喜,想了想,就脱了斗篷跟她一块施粥。

  有着赵晏清的加入,齐王府这边的粥棚霎时人满为患,早上中午派一个多时辰的粥,用了没有一半时间就光了。

  初芙看着光光的锅直笑:“看来殿下秀色可餐。”

  赵晏清一把揽了她的纤腰,低头在她耳边说:“怎么没有诱到你?”

  周边都是人,他调|情的动作叫她面红耳赤,用胳膊顶了他一下,甩开他径直回到马车里。

  赵晏清用温水净了手才跟上,上了车就见初芙已经摘了帷帽,靠在迎枕上,累到一闭眼就睡着了。

  ***

  施粥救灾不过是缓解之策,亦会引来更多民众聚集在各城门。不过几天就发生了多起事故,多为挣抢而起口角,引起混乱。

  赵晏清怕初芙会被波及,第三天就不让她再到粥棚去,明宣帝亦下令禁止民间自发施粥,若要献米面一律送到衙门,登基名姓,发布告为之赞扬。施粥点亦从城门改为城郊各处定点,并登基有劳作能力的人姓名,由朝廷给他们安排差事派遣到各处上工。

  这样一来,流民慢慢减少,也解决了温饱主要问题,最重要的是能保持秩序。

  此法实施后,各地送来的折子里就少了灾民作乱的消息,明宣帝总算松一口气。这一回神,发现再有几日就该过年了。

  朝廷封印,朝会止,京城也已经有了要过年的热闹气氛。大街小巷里都换成了红灯笼,明艳喜庆的颜色,街上人来人往,皆是面带喜色。

  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被登基名姓派往到各处的流民却在路上病了不少。

  其中一批人次要被派到浙江修堤坝,但才走出京城没多久,已病死近十人,监送的官员在临除夕前一天又听到死了两人,脸色铁青。

  “又是莫名抽搐,口吐白沫死的?查不出来病因?”

  官员烦躁的在原地踱步,差役脑海里还那些人死去时狰狞扭曲的面容,咽了咽唾沫说:“大人,这要怎么办,病死的人数太多,是不是该报上去?”

  “报上去?现在朝廷都封印了,年节在即,报上去不是给陛下添堵。”官员没好气一拂袖子,然后又想了想说,“就地埋了吧,等到出了年再报。”

  差役不敢再多说什么,匆忙下去埋尸。

  在埋尸的时候,差役发现当地不少村民也挖土,上前一看发现他们也在埋尸,但死的是犬只。

  差役好奇问了两句,得知这些村民养的狗都染了病,也不知是哪家开始染起的,把村里大多的狗都传染了。熬不过去的,自然就只有死路一条。

  染了病的狗,大多数人是不敢吃的,只能埋了。

  村民还说,临村也这样,一边说着一边直叹真是作孽。都说瑞雪兆丰年,哪知这一场雪,人饿死,狗病死的,怎么看也不是瑞雪。

  同日,赵晏清总算又收到了从西北发来的信。在他和沈凌确定原先亲兵的名单后,发现陈家派到他身边的唯一一个死士是在他受到伏击前就在乱战中身死,并且那人不是左撇子。这点让他为之振奋。

  他是在受到伏击后,才身受致命伤,既然陈家的死士先行战死,那么最后肯定不是陈家和齐王的动的手。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点。

  他自此就一直在等西北来信,送来的信也没有令他失望,这封信里夹了一个名单,是他被伏击那日上过战场的士兵。

  因为人数众多,一一排查下来用了很多时间,其中死在战场上的左瞥子有三个,余下的八个如今还在军营中,一并把户籍原地都写得清楚明白。

  这总算是又多了一个突破口,赵晏清按着顺序理清拼好名单,交给了永湛,让他尽快落实这些人的是靠什么关系进的军营。

  如果他的死还有意外,那肯定能再找到蛛丝马迹。

  初芙在看他拼凑名单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也拿了纸笔,写下几个词组。

  宅邸、银票、首饰、金银。

  这是贾永望留下的相关讯息。

  赵晏清被她撕纸的声音引起注意,抬头就看她一脸凝重的在拼凑什么。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