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2章 事业304

第162章 事业304

天籁星璇 2022-12-11

  他皱了皱眉问:“怎么劝的?”

  “他们刚读完六年级,这个年纪能干啥?地里的活儿都干不明白呢,女孩子也不过是十三四岁,总不好这么小就嫁人吧,就算是去城里打工,也得达到一定年纪,如果读了初中肯定不一样啊。”

  “受现在大时代的思想禁锢是一方面,钱是另一方面,孩子再小也能干点活儿了,留在家里总还是个劳动力,一天赚上两三个工分总还是有的。”

  目前刘家村还是知青们最富裕,村民们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呢。

  林逸秋:“还不够!我要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去上学,咱们还得再想个办法……”

  这时,刘季年问出了困扰在心中已久的问题:“咱们办的这个初中,应该不算正规吧,到时候工厂招人不承认怎么办?”

  他们劝学都是打着城里工厂招工的好处,但谁都知道工厂招人,初中学历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需要人脉。

  他们这样的山沟沟里,能有一个刘叔年已经很好了,还能出几个铁饭碗啊?所以村民们并不买账。

  “确实不正规,咱们没有办学资质。”但现在已经是1976年了,距离高中复课只有一年多了,只要给孩子们学到初二,到时候可以直接转入县城读初三,一样可以毕业。

  不过林逸秋并不打算解释太多,总不能说自己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吧,所以他只能选择隐瞒:“我相信国家的动荡很快就会过去,咱们先把学校办起来,也就是说先斩后奏吧,到时候国家不承认也得承认。咱们生产队贴钱,知青们出力,没道理就让孩子们失学。”

  “城里的工厂不招人,咱们食品厂还招人呢,以后还有好几条生产线呢!”

  现在距离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还有9年,一个人一生能等待多少个9年啊,反正林逸秋是等不及了。

  “哦,对了,多叫几个知青配合秀花姐的工作。还有,让秀花姐别光顾着劝男学生,也要多劝些女同学来复课。她以后是要做妇女主任的,在女性问题这方面一定要下功夫。”虽然林逸秋知道,以刘秀花这样“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想,肯定也会帮助女学生复学,但他仍然要给对方画个大饼,激励一下她。

  刘季年一口一口应下:“行,为了以防万一,再加一个,以后食品厂招暑期工,村里的初中生优先。”

  林逸秋忍不住叫好:“这个办法好!”

  双管齐下,他就不信不会有学生回去上学了。

  见林逸秋愁眉舒展,刘季年也终于露出了笑意。

  聊完正事,林逸秋也不端着了,他揉了揉太阳穴,伸了个懒腰,身体也逐渐舒展开来。

  刘季年注意到他瘦削的肩颈,关切道:“你看你,最近都瘦了好多。”

  “有吗?”林逸秋捏了捏脸颊,好像确实瘦了一点。

  “嗯,回去给你炖个鸡汤补补。”

  林逸秋最近为了节省开支,也好久没吃肉了,一想到香醇的鸡汤,嘴巴里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分泌唾液。

  而且刘季年说能吃鸡那就肯定能吃到!

  林逸秋一口答应:“好,我要多加菌子!”

  “可以。”

  “而且还得炖得烂乎乎的。”最好是一嗦下去,就直接脱骨的那种。

  一提到吃,林逸秋就不再是一队之长,反倒像个馋嘴的小孩。

  刘季年有些心疼,感觉是自己饿着对方了,毕竟小知青才18岁,就要承担那么多与年龄不符的责任。

  转眼时间一晃而过,又到了丰收的季节。

  沉寂了一个冬日的小麦,长势非常好,今年林逸秋学聪明了,他不下地了,不止是他,不少身体不行的老人都不让下地了。

  在所有人还疑惑他在卖什么关子的时候,林逸秋已经通过个人关系,从农场借到了收割机。

  两村村民震惊!

  啥?收割机?

  如果有了收割机,麦田就不需要手工亲自收割,除了一些收割机开不到的旮旯,派些青壮年也完全够了。劳动力大大减轻的同时,时间上也缩短很多,简直是飞速完成生产任务。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收割机是个精贵物,得等到人农场用完以后才能借给他们。

  但是有一就有二,之后水稻的收割也完全可以使用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林逸秋把这个观点逐渐科普给村民们,没人不接受的,毕竟省时又省力的事情,谁不愿意?大家都面朝黑土干了一辈子的活计,如今终于可以歇歇脚了。

  林逸秋算了一笔账:“等咱们食品厂做起来,很快就可以把贷款还清,然后多余的钱就可以拿来做别的事情了。”

  等等,他这话怎么听着怪耳熟的?

  好像在画大饼……而且他好像还画了不止一个……

  索性刘家村村民并不介意,连队长刘大斌也忍不住点头。

  林队长搜罗证据,帮助他们赶走了大蛀虫王根生。

  他说要开厂,半年之内食品厂开起来了,还创收了。

  他说带大家致富,去食品厂打工的工人们都赚了点钱。

  他说要办学,现在孩子们也都去上学了。

  他说要修路,现在上头也已经批准,就等着夏收过后就开工呢!

  这日子是真不一样了。

  你问村民哪不一样了?

  那他们一定回你,是蒸蒸日上了,是日子有盼头了!仿佛浑浑噩噩多年的一个呆子,如今终于清醒了,知道自己在什么世道,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那林队长说以后村里还会通电,那是不是可以畅想一下村里真的会有电?夜里再也不黑漆漆了。

  正开着会呢,王家屯的一个村民代表被人推搡着站了出来,面对刘家村众人困惑的目光,他磕磕绊绊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那啥……林队长,我知道我不该说这个。以前王根生在的时候,是他不好,他是个大蛀虫,是个贪污腐败份子,他还压榨你们刘家村的人,我们王家屯也没有帮你们,可如今……他人都要死了,你看看能不能大人不记小人过,也帮帮我们……”

  原来是王家屯的村民眼看着刘家村村民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厂也办起来了,村里的妇女还能进去干活,按日结钱,反观自家村民呢,还死守着那几块田,心里开始不平衡了。

  刘家村村民对此表示嗤之以鼻。

  早年间你们过好日子去了,现在看见他们日子好了,又想上来分一杯羹,哪有这好事。

  林逸秋自然也知道这点,但是要让王家屯村民那么快进入食品厂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刘家村这边接不接受,就是食品厂……它目前还真不缺人手啊。

  “我还没说完,等咱们有钱了,首先要买一台属于咱们自己的收割机和加工机,收割机方便收割,加工机则可以把小麦深加工,到时候变成了各种面,就可以供应给食品厂。”

  这样,食品厂就可以直接从两个村村民手里收走交完公粮余下的小麦,用来精加工一些他们需要的产品,比如榛子饼干、榛子蛋糕等等。

  等于是说王家屯的村民只需要老老实实种田,在家等着人来收小麦就行了。

  那就需要曾经偷懒的王家屯村民,不能再偷懒了,得更加努力地耕种,提高亩产,才能赚更多的钱。

  但林逸秋也答应他们,等食品厂扩大生产以后,会招收王家屯村民入厂干活。

  这下,两边的村民都满意了,隐隐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扩大食品厂规模了,而扩大规模之前,首先要赚更多的钱。

  好在林逸秋之前留下的几条暗线也不约而同有了回应。

  先是邹经国联系他,说国营饭店的一位厨师吃了他的牛肉酱,准备大批量的购入一些。

  这可是国营饭店!

  茂源县为数不多的饭店之一,是茂源县的门面,还是公家单位,如果他们要采购食品厂的东西,那数量必然不会少。

  接着就是张欣写信给他问询了橡子粉的事情,说是厂里不少女工想要购买刘家村的橡子粉,但奈何实在是山高路远,问林逸秋什么时候能去一趟松安,给她们送点货。

  针对松安这块市场,林逸秋早就盯上了,而且不会放弃。

  于是他马上给张欣回信,信中不但答应了她关于运输橡子粉的事情,还咨询了关于购入烤箱的事情。

  据他所知,目前松安市应该是没有蛋糕店的,没有蛋糕店自然也就不会有烤箱,国营机械厂估计也不屑于帮他们专门制作这么几台烤箱,但万事开头难,总还是要问问的。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机械厂暂时不答应,但是等过几年国营厂改制以后,厂里实行盈亏包干责任制和记分计工资、计件工资,把生产责任制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为了经济效益,林逸秋也不信机械厂不接这个单子。

  最后就是牛二那里,他上头的大哥答应见林逸秋一面。

  虽然不见得能成吧,但这已经是林逸秋设想的最好的结果了。

  不过这么多业务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他得从知青所或者村里挑几个跟刘小昌一样能干的员工。

  林逸秋第一时间把事情告诉了刘季年。

  刘季年思虑再三推荐了一个人。

  “陈枫吧,你信任他,他是农民出身,体格也够,那蒋三哥不是个简单的人,咱们光有东西还不够,必要时要来点硬的。”

  “咱们是去谈合作的,又不是去打架的……”虽然这么吐槽,但是林逸秋还是带上了陈枫。

  林逸秋戏称他们两人是左右护法,可惜两人没有看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并不懂这个梗。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