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红楼同人)红楼之奶娘的奋斗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7章116

第57章116

外乡人 2022-12-17

  分不清主次的下人,留着也是白占地方。

  就元春这一下子,倒是狠狠地震慑了不少二房心思浮动的人。不过那个赵氏,竟然以此说是受惊过度,惊了胎气。

  又要请医问药,又要请二老爷贾政做主的。那贾政也是个混在一起的蛋。竟然真的让人去叫元春,训斥一番。

  张氏看不过去,直接让人传了话。若是再闹,送到家庙中去。既给先太太祈福,又能吃素茹素,为肚子里的孩子安胎。

  就这么一句话,赵氏是再也不给闹了。

  转眼间便到了来年的二月,宝玉也十个月了。小肉团长的很快,有一种见风就长的速度。嘴里也长了几颗乳牙,小短腿也能踩着学步车倒处的跑了。

  带着小他几个月的大侄子打滚,那磕磕绊绊的小样子,让人的心都化了。史氏和张氏看了,都说水氏把小哥养的好,别看叔侄俩差了几个月,个头力气却是没差多少的。

  宝玉天生便有些弱,唐朝就算是非常的尽心,宝玉看起来仍是没有贾瑚和水氏的孩子健壮。这一点史氏和张氏倒是都没有怪唐朝的意思。

  史氏的正院一直很热闹,梨香院的赵姨娘也是不甘寂寞。

  三月初三,赵氏满心希望下生了一个女婴,府中的三姑娘。可能也是姑娘少的原故吧。张氏直接让人喊这位姑娘‘三姑娘’。毕竟不喊三姑娘,也没别的可喊了。

  只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并不太受欢迎,主母丧期坐下的胎,就是出生的日子,离出主母孝也还有个把月。所以谁又能喜欢的来呢。

  于是四月的满月宴也没有办。只是低调的吃了一顿饭。

  不过因为三姑娘的出生,赵姨娘并不因此而她满足。毕竟再怎么样,这也是个姑娘。哪有儿子金贵。想到此,一边努力的恢复身材,一边想着再把贾政睡上一回。争取在新太太过府前再怀上一胎儿子。

  四月末,一周岁前后,小肉团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大名字,‘贾珏’,乳名便还是唤宝玉了。

  在恢复身材的时候,心肠大大坏掉的赵姨娘,不甘寂寞的使手段在了贾宝玉的抓周上。

  已经没了娘,可不能再摊上那么要命的亲爹了。周岁的时候,因为唐朝的严密把关,所以并未出现抓胭脂的事情。当然并不是胭脂盒没有出现,而是被唐朝提前丢了出去罢了。

  虽然赵姨娘没有成功,但却也阁应到了唐朝。唐朝也没多做什么,直接将此事告诉了元春。让她来定夺。

  至此,元春对于赵姨娘和她所出的子女,更加的厌恶了。本来便是在主母孝期中生下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元春的眼中盯,此时,又将手伸向了宝玉,元春又如何能不怒呢。

  愤怒中的元春,没办法向赵姨娘出手,直接吩咐庄子上的人,找了个名目,将赵姨娘的兄弟侄子摁着暴打了一顿。

  接到消息的赵家父母,就对于赵姨娘不顾亲娘兄弟死活而去招惹先太太的嫡出子女而生了火气。

  一边托人找关系的向元春陪不是,一边又急着约束自家那不着调的傻姑娘。你跟几个孩子有什么好计较的。最要紧的是将爷们拢在手心,在新太太进门前先下儿子呀。

  在整个事件中,估计二房除了年幼的宝玉不知情,就剩下贾政贾珠父子了。这一点不但唐朝觉得无语,便是贾家一众看热闹,锻炼元春处事能力的一干女眷都上火了。就这父子俩这样的,一出门还不得让人生吃了去。

  又过了数日,刚过完端午。林家的下人和贾家的下人才到了京城。

  自打过了正月,唐朝便想着二月份出生的林妹妹的事情了。这个时代来往非常的不方便。官邮信函走官道从扬州到京城一路快马加鞭,就要15天。那还是八百里加急的急事。若是普通人家行走,还很容易遇上土匪山贼。

  所以,别管是官宦人家,还是普通小老百姓。若是带着节礼等物便要坐船而来,那就要整整个两个月的时间,方能到达。

  为了安全起见,往常的贾家和林家的来往,也都是走这两个月的水路的。

  正在说话间,外面的小丫头回报说去扬州的人进府来了。

  史氏与张氏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连忙叫人进来。

  来人请安礼尚未行完。史氏便问道,“敏儿如何,可是生了?身体如何?生的是男孩与女孩?”这就是亲妈,先关心自家的闺女,再关心其他。

  “回老太太的话,四姑奶奶于二月十二君子坦荡荡日诞下了位姑娘。母女均安。”

  一听是姑娘,无论是史氏还是张氏都有些失望。这可是自林家哥儿去后,难得求来的一胎。怎么还是个姑娘呢。

  “姑奶奶生了个姑娘,姑老爷如何?”以贾家的势和林家的门风,应该不会抬个二房进府吧。

  来人连忙将身子半侧过来,轻声回道,“回大太太,姑老爷很是欢喜,直接便赐了乳名下来。”

  张氏听了,捂着胸口看着史氏轻喃,“还好,还好。”

  史氏也是点了点头。婆媳二人都怕因为是姑娘,自家的姑奶奶被人怠慢。

  之后史氏和张氏又问了一些贾敏的情况,才放来人下去休息。

  “老太太也别着急。您只当先开花,再结果。来年一定还能生个大胖小子。”

  史氏对于儿媳妇的话,心中很是不意为然。若真是那样,便好了。当初敏儿出嫁时,瑚哥儿才三,四岁。可现在呢,瑚哥的孩子都好几个月了。

  当然这孩子是在王氏去逝前怀上的。不然贾瑚两口子也不可能在婶子的小功里做出那种让人指着鼻子骂的事来。

  “算了,回头你写封信。告诉敏儿,切不可为了孩子便损了自己的身子骨。她今年也不小了。孩子的事,就随缘吧。以后的日子还是以保养为重。”

  张氏答应了下来。她也明白婆婆的意思。小姑子的年岁,生这一胎已是勉强了。若是再生,那年龄就太大了。一个弄不好,便跟先弟妹似。得不偿失罢了。

  “咱们家之前便已经送了份节礼过去。这会收拾收拾提前把中秋的节礼送过去吧。”张氏想了想,对婆婆提议道,加重节礼的价值,也能让人看见自家对姑奶奶的重视不是。

  史氏点头,“你去归置吧。”这样也好,就算没有儿子,不是还有娘家给她撑腰呢嘛。那些有心思的跳梁小丑,也要掂量掂量。

  “对了,敏儿与甄家,关系还是不咸不淡?”

  张氏听了,也是眉头一皱,“是呢,之前敏妹来信也说了,甄家做事却是有几分不地道。”

  “哼,本来咱们家跟甄家便是老亲,想着敏儿一家在南边,多赖他们照顾几分,却没有想到,竟然还想着帮着敏儿的忙照顾起姑爷来了。算了,甄家人做事不地道,咱们宁可远上几分吧。”

  “媳妇也是这么想的,甄贵妃在宫中得宠,又有站住的皇子,咱家也不好过于得罪,只是现在情况未明,先淡上几分,也是好的。更何况还有敏妹的脸面在那里呢。”

  张氏心中早就有了打算,是知道甄家以后不可能顺利登高位的。所以对于甄家也愿意远上几分,再一个娘家跟甄家走的太近,对于和甄家有些别扭的姑奶奶也不太好。

  史氏点头,再是老亲,给自家姑娘添堵,史氏心里也不会再高兴跟他们走的近的。说来,若不是张氏活着,王氏一直不得志,还死的早,史氏也不会这么清明。

  现在再说说赖大家的吧。当初张氏刚管家的时候,赖家便对张氏多有得罪,张氏心思深,一直放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等到贾敏出嫁三年出子后,张氏顺理成章的,便让府里的大管家去南边走礼,给贾敏撑腰眼子。

  史氏也觉得让府里的大管家过去,更能显出娘家的重视。于是赖大家的便被委以重任,开始了经常出差的工作。

  将赖大弄出府外,张氏也没有添自己的人,只是开始重用二管家。二管家长期被赖大压着,有了机会自然会更努力,也更忠心。

  不过张氏做的事情也算是俏。一直保留着赖大的大管家一职,却经常派他到处去走礼。明面上是重视他,实际上却是逐渐架空了他。

  赖大一家,也发现了问题。但张氏早就把史氏的思想工作做完了,给贾敏送礼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呀,派赖大去,史氏更为放心。

  要知道这个年代,交通很是不便。一年大小节礼,再加上生辰贺礼,赖大几乎全年都在路上跑着。

  别的不说,就说王氏离世那时,张氏便打发赖大去了姑苏给贾敏报讯。五月初上的路,因路上出了些问题,本来两个月就能到的船,生生走到了八月才到。

  刚到姑苏,便接到了姑奶奶有了身子的消息。这报丧的事情,便有些个尴尬。送信的大,没呆上两天,便往京城赶。还好顺顺利利两个月终于到了京城。

  可这送了信,刚回去。府里听说了姑奶奶有了身孕。一切都好时。府里的老太太和当家太太就着急了。又是送吃的,又是送用的。还将一个从宫里请回来的嬷嬷也打包送到了姑苏。

  好嘛,这一走又是两三个月,连年都是在船上过得。说起来都是一肚子心酸。早知道当初就不跟大太太硬着干了。

  冬天水路上,好多的河口都封了江。他们这一路是走的千难万难。终于赶在了二月份前到达了姑奶奶家。

  歇了几天,又等着姑奶奶置办回礼。等着等着,唉,表姑娘便出生了。

  得了,这回也不说别的,可以直接带着林府的下人,上路回京报喜去了。

  若是赖大知道,当家太太这会正准备再收拾一些礼品,让他送到姑奶奶家去,估计都得哭晕在自家茅房里了。

  谁家的大管家做得像他这样的呀!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