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名著] 无限穿书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4章 秀才家的小娘子114

第64章 秀才家的小娘子114

楚蛮人 2022-12-21

  买买买是很爽,一下子去了这么多银子,很是叫她肉痛。

  好在当天晚上,周老娘偷偷塞了她一包银子。婳儿掂了掂,少说也有三百两。

  周老娘说:“以前你没出息,叫那一家子压得出不了头,给你多少也落别人手里。咱们家虽有些余钱,都是你爹死命拼打回来的,哪里甘心用到不相干的人头上,也就狠下心不去管你。如今你心里明白,我和你爹给多少都是愿意的。”

  婳儿心里软得冒水,想到了自个妈妈买个菜都要捎把葱,给她各种兴趣班报起来眼也不眨。

  婳儿保证,“我再也不会让他们欺了我去。我会过得好好的,您安心,娘,过些日子我再来看您。”

  周老娘把女儿垂下来的发丝婠在耳后,语气温柔道:“你要好好的,凡事往前看,不要再和姑爷犟着了。我这些日子看着,他对你和邵英倒比以前热乎了许多。”

  秀才这段日子里来了周家四五趟,婳儿要不扯个理由不见他,要不就算着他休假就出门,也就中秋的时候隔桌吃了个饭。

  吃罢饭,婳儿也没搭理他,径自回了房。他也跟着去了,被锁在门外,怎么也叫不开。

  婳儿那会儿想想原身的悲惨结局,就不禁不禁怨气丛生。每每听得“陆自明”三个字,就从心底泛起一股伤心和愤怒。

  婳儿猜测,她和原身的身体灵魂融合的越好,情绪就越容易被感染。

  她不晓得再过些日子,她到底是哪个婳儿?

  婳儿回去这日并没有告诉秀才,只带了邵英坐了周老爹的骡车回去。虽然依旧颠簸,但也不用在日头下曝晒,勉强也可以忍受。

  婳儿一回村就去了新屋,检查一遍后就去了族伯家。

  “房子我看了,族伯不亏是老手艺人,起得好生齐整,跟我设想的一点不差。咱这就把材料钱和工钱结了。”

  “中!”族伯从屋里拿了两摞纸出来,“这一摞是材料费,下面那摞是工钱。你这屋子起得又讲究又气派,院子里都铺了青砖不说,那洗澡间和厕所盖得,皇帝老儿都用得,就是银钱比原先讲的超了些。单单材料费就有二百一十二两,工钱是五十三两,合起来将近二百七十两。这在县里买座带院子的铺面都够了。”

  “没事,县里的铺面不是没有,住得舒服是关键。”婳儿看了下账单,基本没甚问题,就把钱给了。

  “族伯,这是七十两银子,其中六十五两结账,剩下的五两,一事不烦二主,自明不在家,我就不出面了,还烦族伯母整治顿好宴招待工匠们。我在这里替自明多谢族伯了。”

  “中。等你伯母从地里回来了,叫她来你家敲定食单。”

  婳儿起身,作揖道:“我这方才回来,还没搬家,就先走了。”

  婳儿出了族伯家,就去了刘嫂子家,“还缺你多少银钱?”

  “还差三两,问里长家借的。”刘嫂子不会写字,就点点滴滴报账道:“一共是十个工人,中午最少有十个菜,肉三十文一斤,每日里都割了两斤肉,一天就是六十文。此外,不拘鸡鸭鱼肉,还有两个荤菜,也要五六十文一天。这是菜金的大头。这些日子蔬菜便宜,有四五十文尽够了,剩下的就是茶米油盐酱醋茶和点心。我粗略算了算,一日里也要花二百五十文左右。”

  这屋子起了近三个月,婳儿算了,的确给少了伙食费,便给了刘嫂八两银子,谢道:“这些日子嫂子辛苦了。这八两银子,三两结账,三两月钱和中秋打赏,剩下的二两是谢银。”

  刘嫂子一面收起银子一面道:“这拿钱做事,还有什么谢不谢的,就你客气。自明媳妇,你这刚回来,自能家的事你还不知道吧?”

  “我走的这些日子,又有什么新闻不是?”

  刘嫂笑道:“可不是,你家唱了好大一出戏。”

  婳儿摆手道:“别别别,可别说我家,我们分家了的。”

  “这不是还没搬出来么?我跟你讲。你家房子起得这么气派,可叫人眼气。就自能媳妇儿,可不服气你,口口声声要起一座比你家好的屋子。正屋要学你们起两层的不说,后屋也不说要建青砖大瓦屋。结果正屋和厢房一起,就把分家的银子花了个一干二净,后屋连茅草房都起不了。两口子天天为这事吵吵个不休。”

  “这有什么好吵的,先和大房用一个后屋就是了。”

  刘嫂子又笑道:“哪有这样的好事呢?你大嫂子不肯,说自个家要养猪。哦,对了,你们分家是不是没分猪崽子。你一走,他们可就把这些东西分了。你还没回家看看吧。这鸡呀鸭呀的可是都分光了。”

  婳儿无所谓道:“这些我没想头。一来有些日子没喂猪了,二来赶了回来也没地儿养。后屋五间房我都分配好了的,一间柴房、一间厨房、一间火房、一间浴室、一间厕所,再没有多的。”

  刘嫂子就叹道:“还是你们县里人晓得过日子,不说别的,就所你家的茅厕,都比我家的房子好。”

  “嫂子哈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个天知道的事。咱不说这个,新闻没说完你呢。且说你家大嫂说要收回后屋。老二家的急得跳墙,就要把镇里的肉铺典了出去。陆老头就不肯,偷偷摸摸给了老二五十两起后屋。只是行事不秘,被老大家的邵宗知道了。你不晓得,闹了好大一场呢。老大媳妇一家一户地去说,让人评理,死活说老两口偏心,还说什么‘喜欢哪个就跟着哪个住去,没的跟我们这些讨人嫌的窝在一处儿。’这是要撵了老两口出去呢。”

  婳儿听得心惊肉跳的,唯恐老两口要跟他们住一块儿,赶忙问:“后来呢?”

  “别的不说,老二家的那位虽有些心眼,人却硬气,二话不说就把老两口接去了新屋。”

  婳儿松了口气。老二家起了厢房,正屋又起了两层,住房就有八间,老二两口子加上老两口和三个孩子,一人住一间都够了。

  “老两口去了吗?住哪间房?”

  刘嫂点头道:“去了,和老二家的一起住正房,老儿两口子住西面,老两口住东面。二妮住楼上,邵宾和邵容一个住东厢一个住西厢。”

  “这就好。”婳儿真心感谢老二两口子,就问:“他们做了过屋酒没?”

  “还没呢!老两口发了狠,要给你二哥做面子,正起后屋呢。好家伙,一溜的青砖大瓦屋,过些日子就要完工了。等老二家这屋完工,就要把你的比下去。”

  婳儿莞尔一笑道:“这屋子够住就行。我不跟人比的。”

  “这话说的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凡事都要看得开。你家大嫂就是看不开,这么一来,不仅没了名声,更没了实惠。你家公爹明打明说了,这钱财用了不怕,有人就有钱。他还说往后给老二家的看肉铺就不要工钱了,这一年下来就十多两呢。”

  婳儿随口说道:“有舍才有得。”

  跟过得自在比起来,名声、实惠什么的,真的算个球!

  当然,在这个时代名声也是很重要的。

  婳儿一搬了家,就提了个偌大的包袱去老二家,有人问就说道:“没什么,就一百多两银子,当初分给我们起屋的。我估摸着老两口的私房用完了。这人呀,手里头没点银钱可不行,这不就还给老两口么,反正我和自明也不差这么点银钱。”

  她这么一说,自有好事者跟去看看,等婳儿包袱一打开,白花花的银子可不闪瞎他们的眼。

  老二两口子和秀才两口子,踩着老大两口子,名声都好了起来。

  婳儿过屋这一日,没人不称赞她厚道。就是周老娘听了也高兴,点着她的额头道:“这银子才叫撒得值。人活一世,还不就是要这点脸面。”

  “娘,我还想着给老两口请个嫂子伺候,没有媳妇穿金戴银呼奴唤婢的,倒叫婆婆地里扒食,人看着也不像。我这人请了,她爱怎么用怎么用,别人也说不着我。”

  “这个成。说句不好听的,陆家还是被你闹得分的。这外人看起来,就是你霸道,眼里没人。你得了便宜,就要吃些亏,把这名声圆回来。娘赞成你请个人给他们,就怕你银钱不够。”

  “银钱还是有的,就怕坐吃山空。我这做娘的,总得给邵英和肚子里这个留点东西。”

  周老娘抱着女儿又哭又笑道:“你终于长大了。自你出了门,娘就没睡过一个安心觉。你说你爹怎么那么官迷,当初让你嫁给延佑多好。我也用不着操这些心,你也不用受那么些闲气。”

  “娘,过去的事咱们不提。我还想托你件事呢。我看上回爹爹给我买的铺子就很好,我这还有一千百二百多两银子,你叫爹不拘田地、山地,或是铺子给我置办些。我也多些进项。”

  “这压箱钱是娘给你的,你哥嫂都不知道。这一置办就瞒不住了,到时候又是一场官司。”

  “那就算了吧!”这金呀银呀,再贵重也贵重不过人,说什么都不能让老人家受气了。

  周老娘咬牙道:“也不怵他们。横竖是我的银钱,想给谁就给谁。他们管不着。”

  周老娘想到老大老二媳妇满屋子地乱瞧,满场地打听女儿的家事就很不舒服。她又想起陆家老大撵了老两口出去的事,不禁发狠道:“你只管把银子给我,光明正大给我,我看她们敢说什么。他们谁多说一句,我就叫你爹少给一百两银钱。”

  “娘这是何必呢?一家子人,闹得跟乌眼鸡似的,好看么?咱家做生意的,不都说和气生财么。”

  婳儿到底没把银钱给周老娘,倒让秀才暗地里找了牙保寻摸。

  秀才鼓足了劲冬试,没心思管这些。婳儿等到他冬试完,又等到他成了禀生,再等到肚子里的孩子都出来了,才等回了两间铺子,三十亩良田。

  这么一来,婳儿虽然手里的现银只剩二百来两,每年倒能多个八九十两的收入。再加上原先的产业出息,一年也有近二百五十两收入。

  婳儿请了同村的宋嫂去照顾陆老爹陆老娘。这雇宋嫂、刘嫂二人的花费一年就要二十四两,再加上家里四个人的吃用一年下来不少于五十两。这再放松一点,一年就是八十两。也就是说,婳儿一年只能存一百七十两。

  这十五年后,她还不能给小闺女存一份像样的嫁妆。

  婳儿很愁。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