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大丈夫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0章 敢问平生之志(3/3)

第50章 敢问平生之志(3/3)

黑火药 2022-12-22

 事实上这么个干法还真未必是必死,因为还有三年不到就黄巾之乱了啊,只要拖到黄巾之乱爆发还没死,只要到时候性命留住,那就一切都好说,以曹操现在在凉州的威望,如果肯为段颎立碑的话,说不定到时候能直接得到原本历史上董卓的西凉铁骑。

 给曹操配上西凉铁骑,那特么还有三国了么?

 段颎这么个死人若是能有块碑,董卓可能也不至于就会走上原本历史上那样疯狂的末路,对这位提携过自己的老领导,即便是不考虑过东汉时举荐之恩大于天的价值观念,本心来说,秦宜禄对他也是有一定感激的。

 说到底段颎的经历实在是太吓人了,论功劳,诺大一个东汉自光武之后就再没有比他更大的了,论忠心,当年人家五万大军进京,动静能耐哪里是后辈的董卓能比的,天子一句话,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兵权给交了,论德行,都说段颎帮着王甫害人,可他特么到底害了谁了?

 帮着王甫废了宋皇后?智商大于二十也知道废后这种事儿肯定是皇帝本人的意思啊,一个太监在其中能有什么用?更何况是一个依附于太监的将领?渣男杀老婆,旁人因为没有劝和而偿命了?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

 搞过张奂一次也不假,但最后不也没要张奂的命么?他们俩同为平羌名将,一个主张安抚一个主张杀光,那梁子早就结了十几年了,跟党宦之争又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段颎对张奂其实是不错的,至少也称得上恩怨分明,比如董卓作为张奂的旧部就也受过段颎的恩义,饮水思源,秦宜禄作为董卓的旧部,哪怕是为了董卓,于情于理他其实也还真有这个立场。

 数年前,那董卓也不知是得罪了什么人,明明在边郡立下了功劳,却让人算计任命他做了个戊己校尉。

 这特么实在是有些欺人太甚了,须知戊己校尉虽然也是比两千石的高官,但工作地点却特么在西域,就东汉末年时朝廷的国力,在西域还剩个屁的影响力,瞎子都看出这是名为升迁实为流放,去了,这辈子他老董也回不来了,所以只能悲愤辞职,一世辛劳化作流水。

 段颎名知道董卓是自己的死敌张奂的旧部,也明知道张奂对董卓是有知遇之恩的,但看在同为凉州老乡,且董卓为国有功的份上,还是帮他联系了同为王甫系的宦官的中常侍的袁赦。

 这个袁赦出身于汝南袁氏,是袁绍的宗族兄弟,通过他,才把董卓介绍到了袁隗的门下,让董卓成为其门下吏,这才让董卓变成了党人的一条狗,这才有了后来董卓出任并州刺史。

 他妈的汝南袁氏一边作为党人魁首天天嚷嚷着诛宦,一边又让自己家的同宗兄弟去当宦官,这叫天下楷模,而段颎最终因亲近宦官而死,亲近的宦官之中还包括袁绍的同族兄弟。

 这他妈的就离谱!

 事实上段颎亲近宦官这个事儿本身就很离谱,一个擎天柱石一般的战神名将,居然需要去依附宦官才能保得住自己的性命荣华,这件事本身就很欺负人了,还特么说什么气节?

 论结局,天下也真没几个人物比他更惨的了,本人身死,子女为奴,要靠宦官在时候求情才得以归乡。

 凉州男儿为国立功,忠心耿耿的下场就是不得好死,这特么的让后来的那些西北将领们怎么敢不拥兵自重呢?

 事实上真正导致东汉朝廷崩溃的是来自一东一西的两把刀,东边的自然就是黄巾之乱,但其实黄巾之乱虽然声势浩大可平定的也快啊,只是让东汉伤而不死而已,紧随其后的中平羌乱才是一击毙命直插心脏。

 董卓的西凉铁骑主要的来源就是中平羌乱中收编的河湟义从,而河湟义从,乃至整个中平羌乱的所有中坚力量全特么是段颎的旧部!

 所以秦宜禄才说,如果曹操给段颎立碑的话,凉州的问题可能真的就能解决了,说不定大汉不会祸乱,他能当个治世之能臣,后面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自己跟着他混,也未尝不可。

 否则,他身为董卓的旧部,又已经不得已深深地扎在了凉州这片土地上了,羌乱一起,让他将来何以自处呢?

 可惜曹操拒绝了这个提议。

 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曹操自然也就不是他的明主了。

 可自己的志向,又能往何处去寻,又能如何立身呢?

 哎~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