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力能扛鼎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1章255

第111章255

宣蓝田 2022-12-24

  于是跟殿下讨了恩典,只做府上女官,挂在尚宫局下,如今年纪才十八,也算是有头有脸了,在府里能立起人形儿说两句话了。

  芸香笑道:“他们夸姑娘力大如神,却又兼具聪慧头脑,心善又体贴,是秀外慧中的好姑娘——年侍卫因为他们碎嘴训了两句,二殿下听完却没恼,还说等下回进了宫,要去皇后娘娘那儿调两个女影卫,来姑娘这儿当差呢。”

  唐荼荼点点头:“确实怪愁的,总被人这么盯着,我自己也不得劲。你们殿下防我如防贼,虽然被盯久了也习惯了,但我一个大姑娘总有不方便的时候,换两个女影卫过来,想是会好些。”

  防我如防贼……

  芸香被她这句直愣愣的话给说懵了——寻思自己话说得有歧义吗?任哪个姑娘听着了,不都得“心领神会”,含羞带怯地笑一笑吗?

  “殿下他……”

  芸香自知大约是说错了话,摁下这话茬不敢再提了。

  天色将黑,两位裴老先生已经在二殿下的军帐里等着了。军帐外的守卫比唐荼荼下午来时多了一重,却也站得远了,紧围着帐篷的全是影卫打扮。

  这是二殿下起居的地方,就住他一个人,地方却比唐家的帐篷还要大。

  满地的金莲烛插在青花八方的烛台里,根根有小孩手臂粗细,将大帐照得亮如白昼,光却不灼眼,不知道是工匠什么巧思。

  “丫头来啦?快过来。”裴先生从一堆图纸里挣出来,挥手唤她。

  唐荼荼“哎”一声,放下绣袋环视了半圈,在角落里看见了二殿下。这位爷抬头瞧了她一眼,又垂了眼皮,恢复成八风不动的做派。

  他把八仙桌留给他们,自己在角落看邸报,难得的存在感很弱。

  这回他没再藏私,把南苑舆图拿出来了。

  因为南苑的地标建筑不算多,裴先生笑道:“今儿一白天,我和二弟用你那测绘的法子,测了皇上行宫的高度,取了地面和行宫二分之一的高,再测仰角,算出来的宫殿高度果然无差。”

  都是当世大牛人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唐荼荼拿着他们那一沓图纸再看,五体拜服于古人的智慧了。

  他们画出来的这三视图分明规制严谨,图例清晰,几乎只剩下古今符号标识的差别了。

  她想了想:“如果能再加一个斜剖轴测图,就是从偏斜方向俯视看过去的图,空间表现力会更好,也方便工匠对着图做沙盘。”

  唐荼荼掏出纸笔,讲各种类别的轴测图是什么,平剖、斜剖,外立面、剖面与建筑内景关系……

  她讲着讲着,早脱离了兵防图,讲回了自己熟悉的本行——建筑图纸了。

  来了盛朝以后,唐荼荼难得能讲得这么酣畅淋漓,恍然间,有种在城市规划部跟同事们据理力争的错觉,热血全上了头。

  她忽然停下来,不好意思起来:“我是不是讲得太快了?”

  裴老先生忙道:“能听得懂!姑娘讲得直白浅显,再听不懂,白瞎我画了半辈子图。”

  大帐里不知什么时候又进来了两个年轻人,各握了支笔奋笔疾书,已经记了一沓纸,裴老先生一把拿过来,瞧记了个七七八八,足够回头温习了。

  “要不姑娘就手做一个沙盘,给我们看看?”

  裴先生做学问上头了,夜色越深越精神了,还不等唐荼荼应答,他立刻传人来,笑说:“沙石灰土多,没米粒好用,已经备好了。”

  唐荼荼口干舌燥,抽空当灌了一杯茶,有点哭笑不得。

  他们像挤海绵一样,挤她脑子里的后世知识,根本顾不上休息。也不知道俩老大爷怎么有这么足的精力,这得一整天没睡觉了。

  片刻工夫,外头有影卫扛着各色黍米稻谷进来,一排麻袋堆在了墙边,放了两个米瓢,往桌上摊开了一张大黑绸布。

  唐荼荼抄起一把米,“拿米做沙盘,一碰就散,怎么堆出地形来?”

  裴先生无奈:“借来一用,临时凑不齐家什来,效效前人土法儿罢。汉光武帝时,马援将军就是拿谷米做沙盘的——等姑娘去了我府上,咱们再拿黄土和泥做材。”

  时下的沙盘简陋,要么用沙子加胶,要么调成泥像抹墙似的一层层夯实,做出一个不容易坍塌的地形模型,插各色的小旗表示为兵,也就这样了。

  “只有黄土和泥么?”唐荼荼听得有点怪。

  军事沙盘出现的年代早,三国时就有了,但其发展一直滞后于同时代的工匠技艺水平,远远没有后世的军事沙盘作业模型那样精细。

  盛朝的工匠细巧程度,能在拇指大的印章上刻一百个字,能在毛笔杆子上镂花,而作为国之利器的地图却这么不讲究。

  省府舆图是平面图也就算了,内城舆图也是平面的,连军防图大部分用的也是平面地图,标出山川、河流、城池就够用,少数称之为“沙盘”的,竟还是用沙子和泥堆个型。

  唐荼荼没能想通是什么原因。

  “没有烫样么?”她问。

  “这烫样又是什么?”裴老先生立刻抓着这个新词儿追问,他那弟弟也目光炯炯地望来。

  “就是……”唐荼荼费事儿想了想,她学古代建筑史的时候学过的,细一想年代,才蓦地记起来烫样是清朝时候,大兴土木的年代里才出现的。

  “就是用各种材料做出来的建筑小模型——把蜡烧熔了,重新凝结成块,再雕刻成需要的形状,也可以拿木头雕、拿泥胚捏,黄土、陶泥、蜂蜡、猪皮胶……什么材料顺手用什么,还可以上色,做出来的建筑小样栩栩如生,长宽高比例都与真实建筑别无二致,最适合做沙盘。”

  “这是精细活儿,做起来挺费工,但军事沙盘建筑少,工量就小了很多,地形与关隘细节全能呈现。”唐荼荼拿着瓢在米袋子里划拉:“总比用沙子和米好多了。”

  这道理一听就懂,裴先生立刻道:“工部有这样的巧手,回头老朽就递折子进宫。”

  她不过是这么一提,裴先生就想着递折子给皇上了,唐荼荼心里敲了两下鼓,噤住了口。

  晏少昰总算看完了那几份邸报:“既如此,沙盘便不用摆了,折子且不必上呈,我去工部挑几个人,先做出来瞧瞧。”

  两位裴先生敢催着撵着唐荼荼,不敢催撵他,纷纷叉手称是。

  “你歇会儿。”晏少昰扫了她一眼。

  瞧唐荼荼一脑门的汗,他把冰鉴里冰着的水果拿出来了一盘,却也没说叫她吃,只摆在自己手边。

  丝丝的冰气冒着花儿,唐荼荼眼睛直了直,俩手都抬起来了,又被晏少昰盯得放下去了。

  “急什么,醒醒凉气儿。”

  唐荼荼:“……噢。”

  他转向一直沉默不言的江凛:“萧举人且说说罢,坊间传你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将才,也叫我瞧瞧,你说——倘若今秋冬蒙古开战,会选哪儿开第一仗?”

  他这话里情分生疏,是专门在两位裴先生面前给江凛遮掩。

  隔行如隔山,唐荼荼前头讲的,江凛几乎听不懂,一直神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听着二殿下问了,他却不假思索:“赤城。葛循良失了的那座城——外关已破,短短几个月顶多能砌出一道城墙,防不住蒙古兵。”

  晏少昰点头:“起沙盘。”

  大帐里没留下人,全在外头等着传唤,影卫闻着声儿才刚掀起帐帘来,唐荼荼已经扛起两袋子米往桌上倒了。

  一袋米十斤重,她一手一袋,轻松地像拎了两朵轻飘飘的花。

  “姑娘……”

  影卫噎了一噎,瞧着二殿下的手势,又默默退出去了。

  漠南的地形,唐荼荼就一点不懂了,她一个搞城市规划的,做过最大的图就是市政路桥地铁图,再大的地形图就无能为力了。

  两位裴先生在米堆里鼓捣。他二人都在今春去过边城,把周围地形摸得挺熟,不过一刻钟,赤城和周边地形就堆出来了。

  撒大米的地方是山川、撒金黄小米为沙漠、绿豆是森林荒野、黑豆为沼泽,空出来的是河流和道路,至于城池,就是一条红豆线,外关一排红豆,内关也是一排红豆……

  唐荼荼看得头大。

  几人望着一桌米谷豆子开大会,各个神情严肃。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