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力能扛鼎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1章304

第131章304

宣蓝田 2022-12-24

  晏少昰每个字都听懂了,照旧理解得失了准头。

  他不知后世有长着钢铁翅膀的大鸟,一日内能驮着人绕着中国兜个圈,只从唐荼荼几句话里听出了家人分离、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悲苦。

  心湖起了微澜,他执起公筷,给唐荼荼夹了两片鱼。

  可惜二殿下不是什么和善人,给人夹菜也没能显得亲切热络,弄得唐荼荼受宠若惊,捧着碗去接了这两片鱼:“您客气了!”

  晏少昰默了默:“不必敬称。”

  唐荼荼又“好嘞”一声应住了。

  大概是她“好嘞”的声调跟方才上菜的小二太像了,听着更不是滋味儿。晏少昰这回沉默了更久,半晌才续上话:“你,惯吃哪一菜系口味?”

  他没瞧出来。

  唐荼荼:“都行,我不挑。”

  她吃了好几年的白米饭、脱水蔬菜,物种大灭绝时,蔬菜几乎绝了种,后来的都是农学院改良品种。各种味道合成剂像药丸子一样装在真空盒里,拆开充水一泡,就是调味料,能尝遍世界各种菜系的味道,速食又快手,味道也还凑合,总比白米饭好得多。

  晏少昰:果然,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他不再开口。

  雅间门挡住大堂的嘈闹,两人安静又自在地吃完了这顿饭。

  饭过半,他才拎出两句正经事来。

  “调你入工部是去当智囊的,不是当杂役的,七品虽低微,也够支使些杂役——我跟左右侍郎知会过了,你要做什么费事的活儿,拿我私印去找侍郎大人,让他给你派人,别在抹灰扫地的碎催事儿上耽误工夫。”

  唐荼荼笑起来:“劳动不分贵贱,扫帚划拉两下的事儿……行行,我听殿下的,以后多摆摆官威好吧?”

  二殿下眉头这才松开,又问她舆图还有多久才能讲完。

  唐荼荼:“我把理论写出来了,裴先生说要拿回家琢磨。做烫样模型不是我强项,砖窑瓷窑师傅都比我强,等组装沙盘的时候才用得着我,最近应该不会很忙。”

  晏少昰点头,接着道:“你在围场画的那手翻书,皇兄让他底下的幕僚琢磨过了,成事儿快,书里能画万事万物,如若推行开,于国于民大有裨益——可几个钱帐管家算来算去,手翻书还是得走雕版印刷的路子,花耗财力甚巨,只有父皇点头才能行。”

  唐荼荼坐直了:“殿下的意思是?”

  “咱们挑个大典,做几套手翻书献进宫里去。今年大节剩得不多了:九九重阳、十一月十八冬至,再有,就是腊八和除夕了——你看看什么时候能做出来,需要多少画匠,我给你调拨。”

  手翻书……只要皇上点头,掏银子,就能快速落地么……

  唐荼荼脑子转得快:手翻书的难点在于大量的绘图,以一秒12帧为例,一秒里就需要画十二张,将动作全部分解。

  可说到底,手翻书做得再精美也只是连环画书,写实性不强,纸页大小最大超不过一只巴掌,要是再大的画书,免不了画面元素混乱的问题,会导致视觉注意力分散,画面连贯性反而会下降。

  更何况……

  既然要画那么多画,最麻烦的工作都做了,何不给皇上瞧一个更精妙的?

  唐荼荼眼睛一点点亮起来:“殿下能给我调拨多少画匠?”

  几个,几十个?

  她听见二殿下说:“我皇兄的知骥楼养士上千,我那儿,大约也有一二百人可用,尽是些文才,其中七成都善书善画,够用么?”

  唐荼荼:那可太够用了!!

  她眼珠子亮得惊人,提了根筷子,筷尖蘸着桂花酒在桌上算数,只见她飞快写了一串大食数码验算,眨眼间就有了结论。

  唐荼荼问:“殿下说的这四个节日,哪个更盛大?”

  晏少昰思忖道:“重阳和除夕罢。冬至不算节,宫里不把腊八当回事,重阳和除夕皆有大典,白天祭过天地社稷和太庙祖宗,夜里还有大宴。”

  “那咱们就定重阳!”唐荼荼逼了自己一把:“我看能不能赶出工来。除夕连着年,皇上收的礼太多,天南海北各地都会进献奇珍异宝,多我一个不多,没准混在里边就不显眼了。”

  重阳,晏少昰算了算,只剩二十日了,怕是来不及。瞧她跃跃欲试,也不丧她志气,想着到时候要是赶不上,拖到除夕再献上去也没什么。

  唐荼荼的慎重更在另一个地方。

  她眼珠了转了半天,理智压着满心的狂喜,慢吞吞开口。

  “皇上、皇后,还有宫里的娘娘们,胆子大不大?有没有心疾?还有九皇子,不是说体弱多病么,九皇子精神头儿好不好?看到奇奇怪怪的东西会不会被吓着?”

  她这话问得怪,晏少昰眼皮一跳:“……没谁有心疾,九弟胆子也不小,你打算做什么?”

  唐荼荼笑起来:“我请你全家看动画片!”

  唐老爷坐在衙门里提心吊胆一整天,勉强看完几本公文,傍晚踩着下值的时辰遛了,紧紧跟在侍郎后头出了礼部大门。

  上官还当他有私话要说,与他寒暄,唐老爷强打起精神敷衍,没说两句就迈着步子走远了,行色匆匆。

  “他赶什么呢,急着出恭么?”侍郎失笑。

  听耳风精明的仆从说了唐家长女受赐补子服的事儿,礼部侍郎一怔,神色莫辨起来。

  这是各部下值的时辰,官署门卡得不严,唐老爷叫工部的友人领着进了四方地物院,越走近,心里越打鼓,怕荼荼受人排挤了。

  尽管工部那友人笑称:“小唐大人那可是有模有样!进了舆图院如鱼得水,大放异彩呀!”

  唐老爷左耳进右耳出,没信一分。

  直到他站在院门口,目瞪口呆看着闺女,一时间眼前一黑,才知道“大放异彩”什么意思。

  ——今早上千叮万嘱,叫荼荼少说话,祸从口中祸从口中!

  可眼下呢!

  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大人圪蹴着,围在沙盘前,荼荼站在后边头头是道。她手里提着根细竹棍,叫着“哎呀不能上手,黄泥还没定型”。

  拿竹棍把老先生的手拨开了。

  唐老爷:“……”

  着绯袍的侍郎大人屡次三番问她问题,唐荼荼也没用敬语,没依着礼数躬身行礼“回大人的话”。

  她寻常得像在自己家里,拿竹棍指着沙盘讲“您看这儿、您看那儿”。

  说到口干舌燥时,唐荼荼抄起茶壶,没倒出几滴水来。她眼睛还粘在沙盘上,攥着壶往后头一递,“麻烦帮我烧壶水,谢谢”,也不知道在跟谁说。

  还是那位侍郎左瞧右瞧,没瞧着人,哭笑不得地接过了茶壶,走到院门口点了个杂役去烧水。

  ……丫头魔怔了……连三品侍郎都敢差使了……

  唐老爷默默抬起手,摁住了胸口。

  他站在院边看了半个时辰,直到西边晚霞灿红一片,院子里暗得没法再做沙盘了,工部侍郎才领着下官散去。

  当爹的等着闺女从衙门下值,怕是古往今来头一遭。

  等马车驶回安业坊,唐家人已经翘首以盼多时了,进门就拉着荼荼问“头天进衙门什么样”、“都遇着了什么人”、“朝食吃什么”、“晌饭吃什么”、衙门里头让不让打嗝剔牙……

  唐荼荼揉了揉脑门,寻思自己不好好答一遍,最近是别想消停了。

  她蹲了一天,臀腿酸得站不住了,搬了张杌子坐在外院,陈述了自己工作首日的心得体会。

  爹娘心生感慨,管家听得老泪纵横,阖府仆役一起呱唧呱唧鼓掌,都说“小姐要成材了”。

  叶先生和牧先生照旧没回府,却让华宅的下人捎了口信回来,说琉璃厂在京郊庄子里,他二人跟着出城去看了。

  厂子在京城就是好的,京城商人是一家,多大的生意也能商洽,总比跟大食人交涉要省事得多。

  唐荼荼早早洗漱过了,点起灯,端坐在书桌前,开始琢磨放映机的原理。

  最早期的放映机,其实用不到什么复杂的光学知识,简单来说,一卷成像胶带、一个灯泡作为定点光源,一个自转链轮,牵动一个可以旋转的供带盘。

  把成像原理说到至简,和手影在墙上成像是一个意思。

  可真要做起来,需要落到实处的细节就太多了。

  没有胶片,得找别的合适曝光的片基代替;没有声音,可以场外人声配音;没有稳定的光源,不能稳定显影……也没有能匀速转动的链轮……

  唐荼荼画了一沓图,罗列了自己能想到的各种代替物,尚没有一套方法能在她脑海中完整地排演下来。

  最关键的是,她没有拆过任何一台真实的放映机。

  这些在后世早早被淘汰的仪器,她只在近代电影史收藏馆中见过。小型放映机一尺见方,长宽高只有她手臂长,可电机内部是什么样,唐荼荼没有研究过。

  她所在的年代已经没有胶片,影像用的是人机交互型、全感沉浸式,少量的课件会用到投影仪,投放的也是数字信号。

  与胶片放映机的原理基本不沾边。

  一张又一张的草稿纸作废,唐荼荼抓乱了头发,攥笔太久,虎口疼得快要握不住笔。

  她掌心撑在太阳穴两边,用了些力,向内压,压到发涨的脑袋渐渐清明。

  唐荼荼闭上眼睛默念。

  19世纪的科学家能做出来的放映机,原理一定不会很难……那时候发电机也没出世多久……

  何况,我要做的只是简化版,只需成像,投影至屏幕上……

  我一定知道的……

  我能想出来的……

  夜色渐深,屋顶的影卫望了望月色,悠长调子唱了声:“子时——夜深人静,万物寝息。”

  屋里画图的动静停了停,很快吹熄了蜡烛。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