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力能扛鼎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71章409

第171章409

宣蓝田 2022-12-24

  唐荼荼大笔一圈:“我选匠作!”

  叁鹰笑出一口白牙,从袖底抽出一封花笺来:“殿下就知道姑娘会选这科,投名帖都备好了。”

  却见姑娘犹犹豫豫,问他:“能修第二专业吗?我想再多学一门课。”

  叁鹰道:“姑娘有那劲头,自然是行的。”

  唐荼荼一琢磨,在“明字科”上也勾了个圈。这一科学的是《说文》与《字林》,也叫训诂学,是琢磨古今字形演变、词义变化的,还教书法。学成以后,她就不用搬着字典看书了。

  唐荼荼笑起来:“就选这俩!”

  叁鹰一乐:“巧了,殿下又猜准了!他就知道姑娘会选这两科!这两科都偏门,用不着择师,殿下吩咐一声就是了。姑娘备好东西,等着入学罢。”

  唐荼荼心心念念盼着国子监,盼着进入国家最高学府读书学习搞科研,夜里做梦都是她捧着书,坐在多媒体大教室,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而此时,第一批随军驿离开京城的放映机,皆已抵达了各省上府。

  因木机里头机巧零件多,行程不敢贪快,武略将军一路走着平坦的官道,昼夜换马才可日行二百里,到达长安、庐州、江宁等地,以及走水路到苏杭,恰恰是八日。

  镖箱贴着黄封,里头还填塞了许多防震的棉花团,老大一个箱子,拆完棉花,只剩了个一尺半见方的木头匣。

  各上府知府惊疑不定地收下这木机,夜里按着翰林的指示,摸着黑播放,一看就是半宿。阖家老小与仆役搬着板凳坐在院子里看,觉也不睡了。

  一时间各种赞美之词。

  “此乃天赐神物啊!”

  “此物妙尽丹青之正,又得皮影之灵动!”

  “万景屏!好一个万景屏!”

  一句句赞美之词,随着翰林官员的笔墨落于纸上,亦会记录到各地地志上,推得历史的车轮悄悄偏出一寸。

  而与唐家相隔两坊的钦天监,已经是第五个夜彻夜无眠。

  虽说观天时、推星历大多在晚上,钦天监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夜猫子,却也从没这样熬过夜。

  满院摆满了小方桌,自汉武帝制《太初历》以来,千余年间,所有详细记载的星象记录通通呈于桌上,一本一本的对照。

  一排绿衣小吏熬不住了,睡倒了一片。天凉,个个睡得缩手缩脚的,被同僚拉着起来回屋去睡。

  只有袁监正身边的几个小道士还撑着精神。这些少年牙牙学语时便入了道门,半只脚踩在俗世与方外的门槛上,心静,自然沉得住气。

  袁监正高坐观星台,手里端着七政四余赤黄道角盘,一动不动地盯着天象。

  巨大的浑象仪盘踞着,占了半个钟楼顶,上边几十条纵横的铜轨隐隐泛金,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又有二十八星宿成金球,悬在各自的轨道上。

  几个小道士飞快移动,按着天上的星象拨动铜球,布列星图。

  刚刚昏头大睡的小吏又没睡意了,仰头看着监正大人,隐隐有些担忧。

  从九月十一当夜始,那个从南市瓦子里冒出来的狐狸妖教,其教众满京城逃窜,“三劫降世,辰星隐没,荧惑守心,白虹贯日”的谶讳也随之传了出来。

  自那日起,钦天监便昼夜轮替着观天象了。

  谶讳之说,民间百姓当童谣唱着玩,钦天监却不能不当回事。

  辰星属水,最靠近太阳,此乃相星,相星隐没,意为圣人身边不出良臣。

  荧惑属火,是灾星,荧惑守心宿,覆于天子明堂,亦是灾厄。《天官书》中称荧惑星指“勃乱,残贼、疾、丧、饥、兵”。

  此时落于北方,饥荒和兵祸必有其一。

  而白虹贯日更了不得,太阳为君王之象啊,帝日周遭笼罩一圈白环,是臣下欺上瞒下,叫君王闭目塞听。而白虹贯穿太阳,更隐隐有臣下弑君之兆。

  盛世,如何会三灾凑齐?最关键的是,监正大人竟算不出……

  妖教“三劫降世”的谶讳传出的那夜,袁监正就推演过一遍了,天象并无异样,钦天监只当是妖教借谶谣生事。

  直至九月廿八,辰星隐没之象出现了——今夜寅时三刻,荧惑守心之象也出现了!

  这说明什么?妖教背后,必定有比监正更精通天时的大能啊!

  自西晋起,民间禁星气谶纬之学,夜里看星星看月亮的没准是有情人,也没准是爹妈教娃娃认北斗星——可夜观天象、掐卜天时却是大忌。

  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百姓窥测天机,岂不是犯皇上忌讳?

  民间懂点星象皮毛的道士,多是野路子出身,正统的星占,唯袁、李两家,一个钦天监令代代相传,儿子接祖宗,孙子接父亲,三代以后一轮换,几乎成了袁、李两家世袭的。

  妖教背后是什么人物,竟能比袁监正算得还快还准?

  几个小吏忧心忡忡,不知这月送入宫的星帖该如何写,如何写,皇上才能看进眼里,记进心里。

  恶兆已现,皇上需得仁厚爱民,察纳雅言,才能拨乱反正啊……

  小吏们在底下胡思乱想,袁监正高坐观星台,灰袍鼓风,似要御风而去。

  他眉心一道纵纹愈深,掐来算去,始终算不出前因。最后拿过了两道异人八字,唐荼荼和江凛的真实名姓、来龙去脉,赫然写在上头。

  当初二殿下录此二人案,袁监正不闻不问;二殿下销去此二人案,袁监正也无动于衷。

  星占卦师行走在阴阳交界,不碰万事因果。要是有人问起因缘,他坦言相告,没人问,他就闭着眼睛只作不知。

  可动摇国本的事,总得算明白。

  袁监正便从二人落地的时机开始,一点一点重新推演,在万年历上重新合他们的命盘。

  他眼神似透过两侧的铜火台,看破虚空,地上所有道童、小吏身上都似牵连起密密麻麻的线,续成一张巨大的网,全入他眼。

  正东方向的星空隐隐拢上阴霾,那是王朝气象。没有一个王朝能辉煌过三百年,袁监正自小看着它,观测这片星空能绚烂多久。

  五十余载弹指而过,他从垂髫小儿变成老朽,站上了这座高台。

  而自十年前起,这片星空就隐隐拢上了雾。

  底下的小吏大抵是眼花了,倏忽间,好像看见监正额心那道竖纹隐隐挣了开。

  而隐没的相星旁,突然亮起了一颗星星,几乎要小范围地劈开星夜,透出耀眼的十字芒,与东边晦暗的星空遥遥相对。

  传闻异人携国之重器而来,会掀开时代腐旧的秩序公理。

  有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出世了……

  袁监正双手搭在膝头上,十指飞快掐算。

  见龙在野。

  小吉。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