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力能扛鼎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7章84

第37章84

宣蓝田 2022-12-24

  她从小到大听的道理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做”,要是真被人这样事无巨细地关心着,万事妥帖地伺候着,心里就要不踏实了。

  竹锥笔是一根削尖了头的细竹管,像后世的钢笔一样,笔尖中间开条缝,蘸墨就能写,最是方便不过,唐荼荼常拿这笔代替炭笔用。

  她右手掌心有伤,握笔会疼,就拿左手凑合着画。

  她一抬手,在那块布上画出了个歪歪扭扭的亚欧地图,右边又画了个北美洲,中间圈出一个宽敞的太平洋。最左右两边各画了半条圆弧线,是世界地图平面展开的边界线。

  唐荼荼:“假如说,陆地长这样,海洋长这样,我们坐船从西岸驶向东岸……”

  晏少昰极大的一个优点是他理解能力惊人,会举一反三,哪怕唐荼荼的话里有再多逻辑漏洞,他也能凭借自己的理解补上漏,充分理解唐荼荼的意思。

  但凡事都有两面——他自发填补了逻辑漏洞的同时,也就错过了真理。

  正如此时,晏少昰只把唐荼荼那图理解为她随手一画:东西两岸,中间夹一片海,再无其他了。

  他没多嘴问一句:为什么陆地长这样,为什么海洋长这样。这一下子,错过了唐荼荼随手画出来的半幅世界地图和地圆说。

  晏少昰:“你继续说。”

  唐荼荼:“渤海南北西三面都是陆地,几乎算是个内海。东边的海水涌入,在渤海湾附近形成一个逆时针环流。”

  晏少昰打断插了一句:“逆时针,是何物?”

  唐荼荼:“……”

  她忽然想到,这会儿连机械钟都没发明,哪来的顺逆时针的说法?忙低咳一声遮掩过去:“就是自北向西转的一个左旋的环流。”

  唐荼荼后颈直发麻,她怕二殿下听出端倪来,装作若无其事地在绢布上画了一个向左转的圈,加了个箭头作标记,飞快地跳过这茬。

  “同样因为渤海是内海,受洋流影响小,是弱流速区,在风平浪静的天气出海,洋流对航向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晏少昰又断她话:“洋流?”

  唐荼荼声音更虚了:“就是……海洋上的水流……”

  晏少昰点了点头:“这词精简得不错。”

  唐荼荼小小松了一口气,只觉自己装古人的这半年也从没这么累过。

  半年里,她的语言习惯还没扭过来,可别人听到她用词奇怪,要么装作没听到,要么凭自己的理解意会了,从来没人像二殿下这样刨根究底的。这半年,唐荼荼遇到的所有人全加一块,都比二殿下好忽悠。

  她一松神,接着道:“早期的环球航行多数是要沿海岸线走的,不敢入海太深,那我们就也沿着海岸线测……”

  这句说完,唐荼荼自己顿住了。

  “环球航行?”晏少昰幽幽反问:“你这些词儿,都是从哪儿来的?”

  唐荼荼应付不过去,索性破罐儿破摔了,板起脸瞪着他。

  “二殿下怎么什么都不知道?这不都是海政该学的吗!书里全都有!日月潮汐、地形海事你都不知道,你还来问我做什么?拿我寻开心么?”

  晏少昰被她训懵了,半晌,闷声认错:“是我才疏学浅了,平时政务忙,看书的工夫少。”

  两人诡异地对答了几句话。

  唐荼荼架势拿捏得稳当,实则紧张得气儿都喘不匀了。她知道自己今儿避不过去了,讲洋流与航海,里边多的是她要露馅的地方,她自己是造不出专业名词来的。

  之后的几段话她讲得极慢,每个字、每句话,落到图上的每一笔,都先在脑子里走一遍,觉察无不妥之处才敢张嘴。

  这么着纠结了两个来回,唐荼荼很快嫌烦了。她一个异界来客,生死一条命的事,连说句话都要战战兢兢思量再三,这么活还有什么意思。

  想过这一遭,她便不遮不掩了,一口气地往下讲。

  “但内海太小了,受风场影响就大,风向一变,这么小块地方就很容易形成风暴流,就是暴风,不管离得远近,都会扰乱航向,航向只能靠罗盘去校正。所以要测绘海图,必须要挑风平浪静的时候。”

  “我这样讲,殿下能明白么?”

  她抬头的那个瞬间,晏少昰便收起了眼里的惊讶和疑虑,几乎是温声细语地夸了夸她:“讲得很好,你继续说,说得慢些。”

  唐荼荼笑起来,难得生出一点自己掌握知识和真理的自得。

  她穿回盛朝以后当了半年的文盲,至今认下的字仍然不够她看完整一本书,每每看书,旁边都要放本说文解字,边看书边查字典,看得很苦。

  晏少昰:“不要分心,你好好讲。”

  唐荼荼接着道:“渤海不大,从蓬莱岛直到辽东不过二百余里,假设我们准备一批足够长的麻绳,比方每条绳六百丈长,那只需要五十多条绳,就能在两地之间拉出一条线来。”

  晏少昰愣住了。

  唐荼荼:“殿下方才说,只蓬莱一个小府,就有海船七十艘,加上辽东大省,测个二百里地绰绰有余。”

  晏少昰眉心聚拢:“你的意思是,将船与船全以麻绳接起来?”

  唐荼荼摇摇头:“那不可能的,咱们也用不着那么多船,我只是说渤海不大,人力可以测得。”

  她紧跟着道:“有个法子叫打节测距——在一条足够长的麻绳上,固定每隔几丈距离打一个结,将绳子打结分段,每节都固定是这么长。”

  “比如我在绳子上每隔六丈打一个节,一条绳上总共打了一百个节,将绳头系在岸边一个固定点上,大船带着绳子走,走多远,船上的绳子就放多远,只要数出绳子被拉出的节数,就能算出船离岸的距离。”

  “因为海水张力,不管船走得多远,只要绳子够长,中间不被礁石挂住,那绳头会与大船基本保持一条直线——大船拉小舟时也是这个道理。”

  “挑风小浪小的时候,将绳头定在一个点,不论是海岸、还是小岛,都能以这个点为基点,大船拉着这根绳四处走,能绘出周围一大片海图来,再加上罗盘定方位,岛屿、明礁、暗礁、急流位置,就都能找出来。”

  “这样一条船一片海域地测距,最后交叉汇总,就能把整块渤海海图绘出来。”

  晏少昰听完,半晌没说话,皱眉思索着。唐荼荼还当他哪里听不懂,一抬头,却见二殿下眼底灼亮。

  “你这法子……”

  从来说话都呛人的二殿下,这回毫不收敛地赞了声:“妙极!”

  “也没有。”唐荼荼谦虚道:“殿下谬赞了,我这是纸上谈兵,实用还不知道能不能行。”

  晏少昰又盯着她画的那图从头到尾捋了两遍,捋顺了,才道:“应当能行。以前辽阳府内还献过一招落锚计距的办法,能测距二三里有余,只是锚链都是铁链,沉在海里,大船负重行走太难了。你这放绳的法子,要比落锚要简单许多。”

  “我记下了,回头把你这法子整理成文,交待下去试试。若是真能得行,回头必有重赏。”

  唐荼荼笑出来:“那就提前谢过殿下了。”

  为了讲这张图,他二人坐得近,图讲完了,晏少昰也没挪位置,而是盯着唐荼荼看了半晌。

  他头回破了礼数规矩,没避讳男女大防,缓缓问道:“你可知,你今夜想出这法子,意味着什么么?”

  唐荼荼:“嗯?”

  “呵。”晏少昰半是叹气地笑了声,望着她,目光如月色一般凉。

  “若是能找到那群海匪的老巢,下一步,自然是派水军去围剿。一个海岛之上往往有成百数千人,岛上妇孺也有不少——沿海匪患严重,官府刑罚严酷,一人入匪,其家人知情不报,就都要按连坐罪算,为了不被连累,往往是一人入匪,全家入匪。”

  “岛上不光有穷凶极恶的海寇,还有他们的家眷,许多老弱妇孺都在岛上,造船、种地、织布,俨然一个小城。”

  唐荼荼“噢”了声,想了想:“水军会把他们全杀了么?”

  晏少昰没直接回答她,只是徐徐道:“皇爷爷还在的时候,曾招降过一回,将海寇收编,组建成新水军,让他们在沿海落地扎根,送田又建宅的——可被收编的海寇冥顽不化,多数都是要重入匪帮的。”

  “为什么?”唐荼荼不明白。

  晏少昰冷哼一声:“当良民要循规蹈矩,那些海匪都是一群闲人懒汉,作海匪时潇洒自在,飘在海上杀人越货,飘累了就回岛上吃香喝辣,说是一方土皇帝也不过为过,比良民可好做得多。”

  “就算收编进了城,他们中的多数也会变成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的畜生,官兵稍施惩戒,海匪就要聚众滋事。”

  唐荼荼:“那……”

  晏少昰并不瞒她:“这两年海患猖獗,若是再大费周章地剿匪,必然是要严惩以立威的——主犯和其死忠会就地格杀;身上背着人命的小匪,敢抵抗官府的全都要杀,卸甲弃刀、愿意受降的的,可以留一命,脸上黥字,发配边关为奴。”

  “其家眷,岛上那些老弱妇孺也全会成为罪民,交够了赎身银,才能脱了罪民之身。”

  晏少昰细细看着她的表情。他还清楚记得上回学台府一事,杀一个冯炳,唐荼荼就敢站在他面前质疑顶撞,替一个庸官鸣不平。

  要是清理渤海匪患,杀的可不止一个两个。

  他等着看唐荼荼花容失色,露出悲天悯人的表情。

  出乎他意料的是,唐荼荼不仅没变脸,她的目光反而坚定起来。

  “殿下说得对。匪祸误国,该杀就杀。”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