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不能从良的我只能权倾朝野了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1章 点石成金术(2/3)

第131章 点石成金术(2/3)

黑火药 2022-12-24

 “你看你看,你又笑了。”

 “对不起我没忍住。”

 “要不……咱直接一步到位,试试?”

 “行……吧。”

 然后,他俩就在一起了。

 慕容嫣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就被哄好了。

 我知道中间的这个过程你们也不想看,所以就不写了。

 …………

 扬州城现在已经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虽然他接手扬州城还不到一个月,但却已经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街道上穿梭的人流似乎比一个月前多了接近一倍,各个都洋溢着忙碌却幸福的笑脸。

 现在的扬州城几乎每天都要从外地来几个大商人,或是考虑置业,或是考虑置厂,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被运到这里,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商品之后又依托发达的河道运往全国各地。

 每天四个时辰的工作制至少在这里被严格的执行着,却是导致扬州劳动力的缺口都跟着大了起来,劳动力缺口又导致工人们的劳动收入增加,欣欣向荣的商业带来了相对宽敞的上升阶梯,上升阶梯又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几乎每一天,刘大炮都要招待几名贵客,江宁的丝绸商、襄阳的瓷器商,都是身家在百万贯以上的主,扬州的税率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亦或者说这里简直就是制造业的天堂。

 当然,也成了流民的天堂。

 鬼知道大周,亦或者仅仅是江淮这一代到底有多少流民,作为一个完全不限制土地兼并的王朝,反正每天城里都会多出来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新面孔。

 这些人进城之后几乎都是马上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加入义字门,事实上事到如今义字门自发的就分成了老义字门和大义字门的区别,很多时候就连他们的内部,也往往认为只要老义字门才是真的义字门,是刘大炮的嫡系,那些新来的,则真就只是纯粹的进来混个名头,好享受义字门的待遇。

 毕竟,现在几乎扬州城里的所有城镇人口都是义字门的弟子了。

 因为一直在吸引工厂、流民,扬州城的人口就越来越多,新来的不管是有钱商贾还是流民总得要衣食住行,进一步促进市场繁荣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推高了地价和物价。

 尤其是地价。

 扬州城现在的地皮价格比刘大炮开始盖楼之前已经翻了三倍多了。

 花这么多钱买的地皮,只盖一层那不是太亏了么?自然的,所有人都会选择往高了盖。

 自然的,水泥和施工队的生意也在节节攀升,规模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高。

 卖地皮的是刘大炮,盖房子的还是刘大炮,虽然取消了绝大部分的苛捐杂税,但仅仅只是从这其中赚到的钱,却是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乱收税的时候。

 更奇葩的是,由于土地和房屋的价格一直在涨,就导致了那些外来的商贾即使买得地很贵,用来做生意的话甚至几年、十几年都很难能将地皮的钱给赚出来。

 但是却也没人觉得自己吃亏了,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在买了地皮之后捂着不动,等涨价了之后再卖出去了。

 有钱的买地皮,没那么多钱的还可以买房子。

 更何况,刘大炮还给买房、买地的商贾提供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已经很低很低的低息贷款:15%年利率,还不上就没收房子。

 毕竟他刚从开封那边接手了好几百万贯的股票、存款、债券,他现在是很有钱的。

 于是扬州在工业热的同时,几乎是跳跃式的,有点畸形的就进入到了地产热之中。

 所有人都觉得房子、地皮这东西买到就是赚到,贷款也得买,谁能买得到谁就是有本事,而这样的疯狂反过来又进一步的刺激了房价和地价。

 房子是刘大炮盖的,地皮是刘大炮批的,水泥也是他生产的,贷款也是他放出去的。

 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链,居然在他的手里奇迹一般的闭环了,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利润,就连刘大炮自己都有点算不清楚了,只能是大约的估算出来,现在扬州城每多建设一栋楼出来,他差不多就能从中赚三十多万,不到四十万贯的样子。

 照这样发展下去,欠朝廷的两千五百万税款,光凭这房地产一个行业差不多就能赚出来。

 谁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搞什么科学发明,能有他搞房地产来钱更快?

 整个扬州变成了大工地,到处都在叮叮当当的搞建设,又进一步的刺激了扬州城的经济,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虽然每个买房的人都开始背负巨额贷款,但这个生活质量,却都在显著的提升。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