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改稻为桑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四章:双重鄙视(1/2)

第四章:双重鄙视(1/2)

爱思基摩人 2022-12-26

 夜深时分,礼部尚书毛澄在内苑值房里看着大臣们递上来的奏疏,关于朱厚熜是否该尊孝宗皇帝为皇考。

 毛澄今年都六十多岁了,但精神很好,他身形清瘦,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私下里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在同僚之间的口碑不错。

 得益于他们前期良好的沟通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大家伙一致认为朱厚熜就该尊孝宗皇帝为皇考。

 毛澄的嘴角微微翘起,年轻人嘛还是太嫩,敢出来闯荡社会,就要做好接受社会毒打的准备!

 我们也不欺负你,就和你好好讲讲道理,这道理很简单,叫做人多势众!

 想到这里,毛澄不免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不是对手太弱了,而是己方太强了,无敌啊,寂寞啊,一种独孤求败的悲怆感油然而生!

 什么时候也能让我品尝一下失败的感觉!

 毛澄随手翻开几本奏疏,千篇一律,果然如此,谁会傻到在这个问题上挑战六部九卿,去支持一个登基不到一个月的小皇帝!

 毛澄伸了一下腰,准备下去休息,却一不小心将一本奏疏扫落到地,他捡起一看,落款是张璁。

 这不是那个刚分到礼部担任观政进士的家伙吗?毛澄一看到这个名字,首先就是一个鄙视!

 无他,所谓的观政进士就相当于后世的实习生,你一个才刚参加工作的实习生就敢对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指手画脚,这让你所属的部门大佬怎么看?

 其次,张璁还是一个大龄进士,考了一辈子科举,四十七岁才考中的进士,还是二甲出身!

 作为科举佼佼者的毛澄当即又是一个鄙视,他可是弘治六年进士第一出身,一入仕途就是翰林院修撰,妥妥的人生赢家!

 一份奏疏让张璁得到了部门大佬的双重鄙视,不用说,以后张璁要想在礼部继续混下去,那是真的难!

 这老小子会在奏疏里写些什么呢?毛澄有些好奇,看一封奏疏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耽误不了自己休息,他又斟了一杯茶,这才打开奏疏。

 “朝议谓皇上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兴献王妃为皇叔母兴献大王妃者,然不过拘执汉定陶王、宋濮王故事,谓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复顾其私亲之说耳。

 比有言者,遂谓朝议为当,恐未免胶柱鼓瑟而不适于时,党同伐异而不当于理,臣固未敢以为然也。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臣厕立清朝,发愤痛心,不得不为皇上明辨其事。《记》曰:‘礼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故圣人缘人情以制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读到这里,毛澄的心猛然跳了起来,拿着茶杯的手更是不自觉地抖动起来,他继续读下去。

 “汉哀帝、宋英宗为定陶王、濮王之子,是因成帝、仁宗无子,皆预立为皇嗣,养于宫中,尝为人后。今武帝已嗣孝宗十七年(实十六年),“臣读祖训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今武宗无嗣,以次属及,则皇上之有天下,真犹高皇帝亲相授受者也。故遗诏直曰:’兴献王子伦序当立。’初未尝明著为孝宗后,比之预立为嗣养之宫中者,其公私实较然不同矣。”

 “岂有此理,胡说八道!”毛澄一巴掌拍在书案上,差点没把茶杯给摔了,待他回过神来,这才发觉自己浑身出了一层冷汗!

 毛澄虽然言辞凿凿,但他知道张璁所言确实在理,而且说到了关键之处,只是这个大傻子是真敢说,难道不怕得罪满朝公卿吗?

 “不行,须先想出一个对策,要是等明天小皇帝拿到这份奏疏,便能反将己方一军。”毛澄想到,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把这封奏疏拿去给杨廷和等人看一眼,看他们有没有好的办法。

 至于要不要把这封奏疏截下来,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后世人受武侠剧的影响,以为明朝宦官弄权,权臣当道,各种骚操作不断,什么截取忠臣的奏疏,现场写圣旨赐死大臣等等,全是艺术演绎,根本当不得真!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