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做题家最新列表》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做题家大显身手(1/2)

第7章 做题家大显身手(1/2)

天下无是 2022-12-27

 这一日,天未亮,胡洞口外贡院街上从东到西,摆满了小吃担子。

 贡院外阵阵喧哗声,冲天而起。

 主考官沈括吩咐:“开龙门!”

 “开龙门啰!”

 下面堂官一声高呼,盘龙华表中间两扇朱漆铜钉大门呀呀洞开,士子们按喝名次序一手提篮一手秉烛鱼贯而入。

 方仲永跟着监考胥吏导引对号入棚,几十排瓦顶板房、每人一间,每间三尺余阔,沿门各有一桌,上设笔架,研墨用水等物。

 在贡院外喧哗吵闹的士子们,进入贡院全都闭上嘴巴,一个个紧张的要死。

 方仲永拿到试卷,先浏览了一下题目。

 宋承唐制,礼部贡举科目有进士科,《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传》、学究、明法等,通称诸科。

 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沿袭唐制,重进士轻经生;进士重诗赋,诸科重在帖书(帖经)、墨义。进士以诗赋分等第,诸科以帖书、墨义定去留。所以前者是唐人重文辞之风的延伸,后者是汉学贵记诵之风的遗留。

 方仲永报考的就是进士科。

 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这里所讲的帖书,就是现代试卷中的填充题,所谓墨义,就是现代试卷中的默写。

 庆历四年范仲淹、宋祁等人建议将进士科考试改为三场:“三场:先策、次论、次诗赋,通考为去取。而罢帖经、墨义,士通经术愿对大义者,试十道。”但随着范仲淹的去职,这项建议并没有实行。

 此时王安石的科举改革也还没有开始,

 所以,第一场是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身为小镇做题家,不用一盏茶的功夫,就把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做完,

 沈括巡视到方仲永这里的时候,刚好看到方仲永把试卷铺满桌子。

 写得太快,墨水未干。

 沈括记得这个狂生,听说外面有闲汉开盘子,压方仲永输的赔付是十倍。

 不过这几天金溪发生的事情也传到临川,还有他的三首诗词,以及文坛盟主欧阳修老先生的点评。

 王相公的那篇《伤仲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注定会成为政敌攻击的把柄。

 也给了那些天天喊着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人狠狠一巴掌,他的赔付率一下子降到了2倍。

 大家还是不怎么看好方仲永,因为曾家的家学渊源不是一个小镇青年可比的。

 比如这个帖书和墨义,必须博览群书,强闻博记才学。

 这个方仲永这么快写完了。

 沈括不紧不慢的扫了一下方仲永的答卷,这手字写得真是漂亮,让他想起摩崖碑刻《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这字越看越喜欢。

 沈括一手抚须,一边微微一点头。

 他再看帖《论语》十帖。

 咦,也写对了。

 他再看《春秋》、《礼记》墨义十条,这几题出的有点偏,不熟悉经意的人,可达不上了。

 沈括眼睛睁圆了,这小子写得一字不差。

 这时代,知识掌握在世家豪门手里,很多人看得经书都不全,要么是残缺,要么有错字。

 方仲永家世代隶耕为生,竟能把这几题答对,绝对有大本事。

 接下来的诗是他的长处,而赋、论、策只要写得不差太远,取中进士不是难事。

 王相公真是看走眼了啊。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