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二十七章58

第二十七章58

黄柏山人 2023-01-04

  这年头的交通条件太差,出行骑马有些类似她前世的骑车,可惜书院中的学子大多都出身普通,没有机会学骑马。

  但是考虑到人心复杂,书院中并不缺乏心胸狭隘,嫉妒成性之辈,若借此机会算计其他同学,是能要人命的大事。

  所以何殊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给修建泳池与健身场所,让他们多锻炼体力与四肢协调度,等到将来他们若有机会学骑马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送何殊离开时,沈卓目光坚定的说道。

  “谨恒兄好生保重,弟一定会争取早日赴京赶考,与兄在京中重逢。”

  按照沈卓原本的打算,其实并不急着去参加乡试,乃至会试,因祖父母年事已高,他不想离得太远。

  何况他的年龄还小,就算能够考取进士,也难得信任与重视,并不急着入仕。

  不过听到何殊希望他们能早日进京,与其一起共事的话,沈卓莫名生出想要早日进京的冲动。

  何殊实在很欣赏这位的少年老成,胸有丘壑却思想通透的小兄弟。

  相比较其他人,她最希望这位可以早日上京,年龄小不要紧,她可以带在身边多培养几年,将来放出去,就是一位得力干将。

  “我知道让你早日上京,你肯定放不下家中祖父母,我会跟怀安客栈这边打好招呼,等到你将来进京赶考时,可以带着祖父母他们随怀安商队一起上京,京中一切我都能为你安排好,包括柳平上武院的事。”

  见沈卓面露惊色,没等他开口婉拒,何殊就拍拍他的肩膀继续道。

  “咱们兄弟的缘分不浅,你要相信,我对你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你能在学好本事后,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为国为民做事,京中情况更复杂,天地更广阔,早点去那里接受历练,你的成长会更快。”

  沈卓知道这是对方全心全意为他着想,才会这般为他考虑周全,安排得周全,大恩不言谢,他郑重其事的拱手道。

  “卓定当不负兄长所望!”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沈卓早看出何殊从没掩饰过的一些性格与思想观念,务实,是其身上最明显的性格特征。

  沈卓甚至怀疑,何殊之所以始终学不会如何写制式文章,完全是因为对方打心里抗拒制式文章的那些华而不实的规则要求。

  从何殊平日里的言行之中,也不难看出他是位心怀天下,对天下百姓心怀怜悯,愿意虚心听取别人想法的人。

  所以何殊即便不这般强调,沈卓也不曾怀疑对方是不是心存拉拢之意。

  虽然也确实很感激对方为自己用心做出的这些安排,但他能够感受得到这其中的诚意,并不含杂质,就是真心为了帮他解决后顾之忧。

  这种感觉就像朝廷为官吏承付医药费的举措,泽及大安所有官吏,朝廷此举确实有所图,但图的也就是官吏能够更好的为朝廷为百姓尽忠尽力而已。

  离开青山书院,也就意味着他彻底结束了这段短暂的上学生活,让何殊颇为感慨,不知道自己何时还能再次拥有这种机会。

  不过她不能让自己沉溺于此,短暂的感慨一下后,就将注意力放到接下来的事情上。

  得知崔景怀一行要回京,知府张长平前来送行。

  相较于杜乐贤虽然没有掩饰自己忧国忧民的志向,仍想复出的态度,却言行坦然大方的表现,这位张知府表现出的就是他擅长左右逢源的一面。

  看得出来,这位张知府可能是因为在先帝朝见的太多,修炼出一身擅长明哲保身的圆滑本事,虽然摆出讨好恭维姿态,其实并没有攀附崔景怀这位权贵的想法。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发挥,知道崔景怀很重视‘外甥’,就想以何殊为突破口,不动声色的言语恭维着。

  可惜因他不知内中详情,恭维得再怎么情真意切,也说不到点子上,反倒让听的人为其感到尴尬。

  不管怎么说,这位的政治才干与能力,都很有可取之处,人品道德也过关,是位难得的能臣,若无意外,将来的朝堂上应有其一席之地。

  所以何殊也不想让双方下次再见时,场面太过尴尬。

  “张大人此次功劳不小,想来等到此案落实后,朝廷应当会召张大人回京,学生在此提前祝贺张大人官运亨通,希望张大人到时能在巡捕司中挑几个得力手下一起上京。”

  崔景怀迅速意识到何殊这是看上那个戏精试的捕头了,微笑着点头道。

  “是啊,巡捕司的那几人挺有意思,若能随你进京,应该能有更好的前程才是。”

  张长平知道对方说的是哪几人,都是他精心培养出的心腹手下,他当然不介意带着他们一起上京,也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前程。

  但他知道自己这次得罪了不少京中贵人,不确定自己接下来会得到怎样的安置,还真不敢冒然带着在府城巡捕司干得好好的几个兄弟。

  可是崔景怀这对舅甥的话中,却透露出他此次上京,肯定会有一番好前程的意思,让张长平的心情十分复杂。

  不确定对方是不是在拉拢他,他若不答应,对方是不是就会放弃他,任由他去承受京中某些贵人的怒火。

  见张长平目露迟疑,崔景怀瞬间明白对方在顾虑什么,不禁失笑。

  “张大人不必犹豫,崔某只向圣上与太子殿下效忠,并无拉拢旁人的想法,此次的事,将由崔某一人承担,肯定不会让张大人立了功却受屈。”

  心中的顾虑被对方直接当面点出,张长平不禁有些尴尬,同时也松了口气,知道以对方手眼通天的权势地位,还不至于拿这种话糊弄他一个地方小官。

  但是就算被人看出心思,他也不能承认,所以张长平只能干笑着回道。

  “崔大人说笑了,下官犹豫的是兄弟们在巡捕司干得好好的,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抛家舍业的随下官上京。”

  与他们这些需要避开故里,去异地任职的主政官员不同,各级地方官衙中的官吏大多都是本地人。

  张长平的这番解释看似合情合理,但是在场之人都没当真,可能确实会有出于某些顾虑,甘于现状,不愿离乡去博前程者。

  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才是常情,官吏的晋升之途本就有限,但凡是对自己的前程有所追求的人,大多都不会放弃这种难得的机会。

  毕竟张长平将要面临的是因功入京受赏,又不是入京受罚。

  “到底要怎么安排,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们也只是随口建议一下,不是想要干涉什么。”

  对张长平说完,崔景怀又看向同样前来送行的吴教谕。

  “在陈阳的这段时间,有劳吴先生用心招待,崔某此番回京后,可能会另有任命,再来陈阳城的可能很小,你在这边若遇不平之事,或是乐贤先生那边的事情不顺,都可通过怀安客栈给我递信。”

  看到张长平这个知府毕躬毕敬的表现,而且对崔景怀口称‘大人’。

  吴教谕已然意识到对方的身份肯定不止是京中权贵那么简单,而是有正经官职在身,品级还很高的那种。

  而对方此刻说的这番话,也相当于是给他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同时也是为了确保他的老友可以顺利复出。

  “东家大恩,吴某感激不尽,吾虽不才,仍盼能有机会得东家差遣,为东家略尽绵薄之力!”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