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三十七章85

第三十七章85

黄柏山人 2023-01-04

  所以张长平在脑海里快速分析过后,迅速做出决定。

  “多谢殿下,微臣想去东广省提刑司。”

  何殊满意的点头,这个结果不出她的意料。

  “东广省的形势有些复杂,可以让崔提督为你安排一队人手,负责保护你的安全,或者是孤让你带进京的那几人若来了,你也可以问问他们是否愿意与你同去。”

  张长平这才知道何殊当初提议让他带人进京时,可能就是为了他的小命着想。

  同时也是为了方便他去新地方后,身边有几个自己精心培养出的得力手下,方便展开工作。

  可他当时没能领悟中到这其中的意思,还差点给拒绝了。

  崔景怀显然也没想到,还以为是太子看上那几人,打算好好培养。

  意识到还在陈阳城时,这位看着跟普通少年没多少差别的太子殿下,就已经盘算好自己的去处,张长平心中有些忧伤。

  他不知道太子殿下到底看中他身上的哪一点,竟然认为他适合做司法方面的工作,他完全可以改,因为他是真心不太想干这种容易得罪人的活。

  而太子殿下显然也知道这活不好干,才会主动提出要安排人保护他。

  不动声色的小心看了眼皇上,发现他正拿着一只朱笔,漫不经心的批折子,连字都不写的那种,翻开扫了一眼,敷衍的打个勾就算完事。

  张长平就知道,太子的安排就是皇上的意思,而正宁帝批折子划的那笔,也迅速让他联想到自己逢年过节上的请安折上的一个红对勾。

  也就是说,他绞尽脑汁写的那些歌功颂德的话,被递到皇上面前,只配得到不足三息的翻阅与一个对勾?

  难怪他在青山州多年,呈到宫里的文章写得再怎么天花乱坠,都不如太子亲自去陈阳城走一趟,亲自看到他在青山州做过的事,给他带来的好处大。

  “回禀殿下,林进志等人愿意冒险随臣进京,臣更希望他们能留在京中,跟在崔将军手下,得到更好的历练。”

  何殊做事向来喜欢将一切都坦开说,尽量给人家留下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既然对方已经做出选择,她当然不会拒绝。

  “可以,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明早会宣你的上朝,当朝嘉勉你在青山州的功绩,并宣布任命你为东广省提刑按察使一事。”

  张长平只得满脸感激的谢恩,若非他是个不喜得罪人的性格,对于担任司法类工作,本能的有所排斥,对他而言,这次的任命对他而言,绝对又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高升。

  但是他也知道,这绝对是皇上与太子对他重视与关照,所以张长平确实是打心里感激这份圣恩。

  让张长平先退下后,何殊才对崔景怀道。

  “东广那边的形势非常严峻,要不是何欣月巡察使在东广境内遇袭,朝廷都不知道东广省内发生的匪祸,孤会给他安排几个幕僚同去,这个张长平做事擅长左右逢源,做人很能隐忍,应该能应付得了,不过你还是要给他用心挑些得力帮手,保护好他们。”

  何欣月就是三公主,十五岁开始接触朝廷事务,两年前被外放到地方任巡察使,巡三省吏治与灾害等信息,算是充作朝廷耳目。

  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公主,何欣月十分珍惜皇上与太子不顾满朝文武的抗议,坚持给她争取来的做官机会,对待工作十分用心。

  何殊也是在接到三公主亲自以身试险,才取得的情报后,才知道东广省的一地遭遇水患,却隐瞒不报。

  没有朝廷拨发钱粮赈灾,地方官员又不作为,导致大批遭灾百姓流离失所,却被地方官员派兵勇设关阻拦灾民逃往其他地方。

  也就是说,此前不仅是朝廷没有接到东广省境内遭遇水患的消息,连在其附近周边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事,被瞒得十分紧。

  而地方遭遇水患,赶紧向朝廷伸手要赈灾物资,才是常规,可是东广省这次不仅没有按照正常流程走,还不遗余力的隐瞒,里面明显有猫腻。

  何殊接到三公主派人从特殊渠道递到宫里的密奏后,一眼就能看出那些人在打什么主意。

  都不用惊动户部与工部,从户部产业那边拿到水泥作坊的近几年为东广省提供的水泥量,以及东广省用来申请那些水泥的工事后,就知道里面到底存在怎样的猫腻。

  说到底,还是财帛动人心导致的这场祸事,参与者众,才会合起伙来捂盖子。

  而何殊给张长平准备的原是另外一个省,知道这件事后,才临时决定将张长平安排到东广省。

  擅长左右逢源、有心机手腕,还能拿得起放得下,能在夹缝中求生并达成自身目标的经验丰富的人,实在很适合仕途,所以何殊很的愿意重用他。

  像杜乐贤那样有过成功治理一地的经验,对民生、经济、防务都很有一套的人,更适合主政一方,而不是被人情世故所束缚。

  崔景怀知道何殊所说的‘几个幕僚’,指的是明面上没有任命,实则是等着将东广省的形势稳定下来后,及时接手当地的政务的人手,如张长平一样重要。

  “遵旨,殿下,需不需要臣……”

  崔景怀话未说完,才想起自己的身份已变,不适合再像从前那般,哪里出现重大事故,他便亲自带人去彻查处置。

  何殊知道他想说什么,手指敲敲桌上的卷宗。

  “东广省的事,我已派江卫功带人过去彻查,当下是要尽快将这桩案子给了结,有你已经查到的这些,足够给他们定罪了。”

  说到这些,何殊就忍不住觉得头痛,她其实比谁都不想看到那些官员出事。

  因为但凡有人出事,不仅需要朝廷耗费大量人力物去查,还要考虑接任的人,都是麻烦活。

  可是那些人就是不争气,或者说是贪心太过,她都已经出台报销医药费的政策了,早前就已实施为官员提供住房保障的福利,退休后养老钱,也在规划中。

  只要他们好好当官,最后安稳的退休,生老病死都有保障,得个好名声不说,后辈还能得到荫泽。

  可是那些官员还要想方设法的贪,还贪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上,因他们的贪婪之举,给百姓带去的巨大损失与伤害,杀他们一万次都不为过。

  等到崔景怀也退下去后,正宁帝才有些担忧的问道。

  “皇儿,也不知道老三的伤势到底怎么样,她向来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我这心里实在不放心,要不还是派人将她接回宫中疗养吧。”

  凭现在的道路交通条件,将人接回来治疗,若是伤得不重,可能还没到京中,就已痊愈,若是伤势严重,那完全相当于是嫌人死得不够快。

  “父皇不用担心,三姐在二皇姐的别院里养伤,那环境条件肯定没得说,更何况大皇姐与二皇姐接到消息,都已经就近赶过去照顾,她们现在说不定已经聚到一起了。”

  大公主与二公主虽不在一个方向,但是两人目前距离三公主目前养伤的地方,倒是都不算远,有点类似等边三角。

  她们是在接到三公主的信后,起程前去照顾三公主的同时,往京中寄的信,算起来,她们现在应该已经都到了才对。

  二公主跟着二驸马在大安境内到处奔波,手上也有不少产业,靠着自己的资源优势,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因小时候在郡王府里受过穷,二公主也是很喜欢赚钱,愿意享受生活的人,便在有钱后,在大安境内各地购置了许多别院,以便她随二驸马去各地巡查户部产业的时候住。

  生母早逝的三公主是与大公主、二公主一起长大的,三人感情十分深厚,三公主在外任巡察使,巡察到各地,只要遇上,都会毫不客气的直接住进二公主的别院。

  正宁帝的女儿多,比何殊大的几个女儿,十岁之前都生活在郡王府,他当时作为闲散郡王,有的时间与精力,曾亲自给这几个女儿开蒙,教导她们。

  当了皇帝后,连去后宫都成了他不得不完成的工作,对于后来生的那些女儿,也没有什么时间与精力关注。

  所以他也很清楚二公主喜欢赚钱,更喜欢花钱享受的性格,只是关心则乱,才会提出这么个不靠谱的建议。

  身为一位老父亲,他不仅爱护自己的女儿,三女儿的为官表现,也让引以为傲,让他十分重视。

  “也是,她们三姐妹若能早点聚到一处,我也就能放心些了,那些狗官真可恨!”

  提起东广省的一些官员,正宁帝就恨得咬牙切齿,何殊曾说过,官员不能为百姓做事,还害得百姓受苦受难,他们造得孽,都会被算在他们这些执政者头上。

  从东广省的那些官员不干人事,逼得百姓走投无路落草为寇,害得他女儿无辜受伤一事上,正宁帝就觉得这话确实不是虚言。

  想到这里,正宁帝又忍不住抱怨。

  “老三这要强的性格,真要改改,她当初离京的时候,朕再三嘱咐她,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轻易冒险,结果她当耳边风,这次竟然不顾自身安危的偷入险地。”

  何殊能够理解对方心疼女儿的心情,安抚性的点头附和道。

  “对,您回头一定要好好训斥她一番,让她好好长长记性,我也希望她在经历过这件事后,能吸取教训,下次不再重蹈覆辙。”

  这是何殊的真心想法,三公主太过孤勇,为了探查清楚实情,又为了不引人注目,亲自带两个人偷闯险地,实在是思虑不周,太冒险了一些。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