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5章 文明的火种从未断绝(2/2)

第65章 文明的火种从未断绝(2/2)

岁月如梦 2023-01-07

 只是彻底的碎裂了其中的一个水缸和其中的游鱼,闸门及时的止损,只需要重新安置水缸连通水槽开闸放水,这水缸中的水可以毫不费力的注满。

 朱棖松开了闸门,任由水缸中的水往院子里面流。

 流出去的水跟水塘的水一样,注入院中,被排水沟拍走。

 等到水缸不再往外流水的时候。

 此时再看水缸与水塘的区别。

 一目了然。

 水塘只剩下中间深坑可以活鱼,且鱼满为患。

 但水缸连槽这里,除了被彻底毁掉的水缸消失不见,其他水缸之内,都有活鱼在游动。

 高低位水槽,致使有些水缸中的水位线高,有些水缸中的水位线低。

 而最中央的水位线最高。

 想要解决水塘的问题,堵注水塘的一道缺口,再次注水满塘的水。

 想要解决水缸的问题,拉下三道水槽闸门,坏一水缸而只需要在中间水缸灌入一桶水,便能令整个水缸连槽再次活跃起来。

 若这是天下。

 这就是分封和郡县的区别。

 大泽乡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强如秦国亡了。

 张角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傲如大汉亡了。

 黄巢起义的一声天补均平,盛如大唐亡了。

 金国大举南侵,靖康之耻,旺如大宋亡了。

 江山决堤之时,席卷大江南北,江河日下之时,谁来了也挡不住滔滔大势。

 如果强敌来犯,势不可挡,那便舍一地而全天下。

 如果一隅之地糜烂,不可挽回,那便重塑一地而治天下。

 只要同属同宗同源,流着一样的血,说着一样的话,学习着一样的文字,遵从这一样的律法,便是大明天下,何来灭国。

 只需要源源不断的向外封王,中央便能越稳固。

 什么地方糜烂不堪,那便破釜沉缸,堵四面之门,重塑乾坤。

 只要中央之水在水位线,四周之水在水位线,一缸水再满呈倒灌中央之势,也能借助一个又一个的水缸来消化掉倒灌之水。

 一缸水位线降低,便动四边之水来补。

 中央水位线降低,便集四边之水来补。

 朱棖写到深处,深深自叹,此等安国之策却不知为何,竟然一步步沦落到削藩的地步。

 而老朱后期杀光了大半个朝堂也没有动藩王一根手指头,足以见恨与期望!

 真正理解了封王的含义,朱棖心中更加的佩服这位便宜老父。

 想必当初定国策之时,老朱翻烂了史书吧!

 然而这样的国策,影响到的是整个儒家集团,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

 甚至朱棖忍不住的遐想诽谤。

 老朱家的皇帝一个个不务正业,焉能没有文官集团架空皇权的身影,身在皇位却无法号令天下,不让这些皇帝去搞木头去搞什么。

 更可怕的是这千古大计竟无笔墨记载。

 直辖市,自治区,经济特区岂能没有异曲同工之妙!

 “殿下又错了,董仲舒只是公羊儒家的分支之一,杂以阴阳五行说行大一统之道,君权神授而独树公羊儒家,这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然而我儒家之典,怎独有春秋一门,一知半解怎可知我儒家之全义,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

 “臣李希颜,携儒门二三子弟投效蓝城王,重振儒家之风,行分封而治天下之策,现诸子百家之辉煌,愿我大明国祚永昌。”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