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丰兰计划(2/3)

第11章 丰兰计划(2/3)

岁月如梦 2023-01-07

 ''发大财了,发大财了,天降大财,感谢官人,感谢天老爷''老妇最里面嘀嘀咕咕的说着一些胡话。

 捧着捧着发现前面没有稻米了。

 可再往前一两百丈的地方,老妇看到还有一群人。

 老妇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疯狂的向前狂奔了起来。

 整个管道上乱糟糟的一团。

 老妇从人群中挤过去,果然前面还有粗心大意的运粮队伍没发现,掉了一地的稻米。

 老妇拿出来了平时针线活的眼睛,在车轱辘印旁边的不放过一寸的找碎银子。

 可这一次老妇没有那么幸运,带土的稻米没有弄到两把,一粒碎银也没有找到。

 老妇瞅着附近几百务农的同乡人在管道上为了抢银锭打架的打架,为了捡一粒稻米开始挖官道的挖管道,老妇想再往前看看。

 再往前一里地就是运粮队伍的尾巴了。

 摸着口袋里面的一粒碎银,老妇下定了决心准备靠近一里地内。

 跟老妇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十几人,十几人像是在百米赛跑,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青年小伙子,跑的太快了。

 而且,有惊天大发现。

 一个人,就在官道路中间。

 一块十两的银锭就在路面上,安静的等待着小伙子拿。

 老妇眼睛毒辣辣的清楚看到小伙子揣起银锭,二话不说跑下了官道往凤阳县方向跑,其他什么都不管。

 老妇今年已经四十八了,腿脚虽然不便,却大喊了一声:‘那个小伙子捡走了一块银锭。’

 一嗓子下去,青年小伙子被追野狗一样,被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追了起来。

 可不知道是谁,又扯了一嗓子,‘前面还有碎银子,还有稻米。’

 原本还在原地打架,有些人已经鼻青脸肿了,被这一嗓子喊醒来,一个被人在肚皮上踩了两脚的青年,看起来奄奄一息了,可听到这句话,一骨碌翻身便狂奔了起来。

 太阳缓缓的从最中间落在了西山。

 拉着金棺的运粮队伍,已经从凤阳县进入了怀远县。

 可原本早稻田里收粮的凤阳县百姓,却从凤阳县一路跟到了怀远县中段。

 老妇的老头子来了,老妇的两个小儿子,两个小女儿也来了。

 老头子从旁边的水渠里面盛了一壶水,将一个大米团撕成四份塞给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然后安静的等在了怀远乡外面的一片树林子里面。

 怀远乡的路口被县令下令,派兵守住,不让他们进,却也没有驱散他们。

 为了捡碎银子和和在土里的稻米,他们广德乡的人都来了。

 永丰,太平、清洛四乡的乡邻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到了消息,连夜拔营,倾巢出动的也跟来了。

 五六千人蹲在了怀远乡外面的树林子里面,等待天亮。

 这是大明九皇子,陛下亲封蓝城王的北上卫国戍边车队,拉着陛下亲赐的九五金棺,拉着几十万两白银,拉着数十万粮草。

 明天天不亮还要继续出发。

 一路走官道。

 据说天灰蒙亮启程,日落在临近驿馆休息。

 今天捡了半天有点累了,今晚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再碰碰运气。

 老妇的确很累,由老头子守夜,老妇一觉睡到了被老头子在头上敲了十几下才醒来。

 “蓝城王的队伍出发了,绕过怀远乡跟上去碰碰运气。”

 ……

 澎!

 奉天殿。

 老朱目瞪口呆的狠狠的将凤阳知府递上来的奏章拍在了龙案上。

 “蓝城王啸众聚首,招摇金棺过境,车马行走一路狂撒碎银一千余两,稻米百担,凤阳百信闻风而动,聚五万众跟随蓝城王北上行驾两百二十里。”

 “有广德乡里张氏,捡十两银锭有二,碎银三两,稻米五斤,唤乡里七位堂兄,举亲朋好友百人之多尾随出凤阳县,行至怀远涡河畔,未有回头之意,其余乡众尽皆有此念。”

 老朱当堂咆哮了起来,“反了,反了天了,蓝城王这是要造反吗?”

 老朱都不敢想象。

 若是朱棖走的方向不是北边,而是南边,现在已经裹挟五万民众来到应天了,按照那样的趋势,过三日便能裹挟十万之众来到南京城。

 堪称最快速度的造反了。

 宣国公、中书省令李善长紧闭着嘴巴,左丞相胡惟庸闭目沉思,兵部尚书林荣闭口不言。

 主要是。

 他们也是一脸的懵逼。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九岁的蓝城王一路向北途径凤阳,根本没有裹挟民众南下的意思。

 可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蓝城王这是要干什么。

 “父皇,九弟肯定没有造反的想法,依儿臣看来,这是九弟的移民之策,父皇曾向塞北移民百万之众,然效果甚微,移民不足五十万。”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