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最新列表》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十八章 抚民绥远之策(1/2)

第十八章 抚民绥远之策(1/2)

学着点 2023-01-08

 李善长的府邸,门口两个镇宅狮子,一凶一善,威武雄壮。是不是喻示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刀枪,傅忠也没心思细究。

 听到最近的红人登门拜访,李善长既没有流露过分的热情,也没有拒之门外。

 客厅内,他淡淡说道:“坐”,下人奉上一杯茶。

 他是文臣第一,字百室,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最后由宣国公进爵韩国公。

 他微微颔首,“世侄登门,何以教我。”

 傅忠起身再行礼,“皇上不以我年轻识浅,欲用我主政榆林,今将远行,特来拜辞上官,聆听训示。”

 他是皇上特简知府,皇上以半子视之,根本用不着过自己这关,如此谦逊有礼,孺子可教。

 一丝淡淡笑意,从他脸上漾开。

 “世侄多礼了,老夫很是欣慰。榆林原属延安府,并非一郡,朝廷因人设府,足见圣上对你的看重。

 其下有保安县、安定县、绥德州(领米脂、清涧)、葭州(领吴堡、神木、府谷),共七县之地。地域虽大,人丁却稀,不过三十万人,且土地贫瘠,地里出息不大。

 关键是地处西戎回、羌和残元环绕之中,说是府,其实是个军镇,措手不易,不知你准备如何治理。”

 到底是当过左相之人,说起行政区域,如数家珍。

 傅忠:“我此次登门拜访,是真心恳请老前辈,告诉我治理地方的经验,望老前辈不吝赐教。”

 李善长看着傅忠殷切之脸,想起傅友德以血战之功,未能登上公位。还是凭借姻亲之力,才被封为颍国公。作为军人,不免有遗憾之嫌,傅友德是个实在人啦。

 人不能预测未来,历史上,两年后,傅友德北征残元,因军功而封公。这点上,朱元璋算是弥补了傅友德的遗憾。

 他恳切说道:“行政无非是用人,没有得力的手下,像诸葛武侯,百年难遇的人才,仍不免累死五丈原,世侄不可不察。

 榆林地处九边,军事上也不能掉以轻心,就不知皇上有何打算。如果可能,练兵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其他的也只能慢慢来,着急不得。不知世侄以为言否。”

 从当前的处境来看,李善长虽是老生常谈,却也没有藏半点私心,全是真心实意为傅忠考虑。

 傅忠心下感激,也把心里想的说了出来,“皇上并未授我野战之权,因此,大规模招兵不现实。

 我细察回、羌与元人(蒙古人)的军队,他们依仗的无非是来去如风的骑兵,对付他们,我有三策。

 一是建坚城。他来去如风,我岿然不动,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要是有种,就骑着马来攻城。

 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大规模的建设,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

 二是打呆仗。我们榆林只有地方部队,不会配备足够的马匹,万不得已在野外碰上了他们,我学东晋马隆,用战车对付他们。战车上储备足够的粮草弓矢,跟他们耗下去,谁的粮草耗尽谁去死,这里没有任何技巧可言。

 三是坚壁清野。号召当地居民,把寨子建的如堡垒一样,敌人来时,把所有的物资搬入寨内,他们得不得给养,自然就会退兵。

 我没有算无遗策的本领,做好了这几条,还被敌人所乘,那就是天不容我。”

 李善长除了行政是把好手,被誉为大明的萧何,年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军事上也是把好手,为朱元璋出了不少好主意。傅忠这样的筹划,件件出于他的预料,真是个有宿慧的人呀。

 “请到书房,那里有军事地图。”接着对下人们喊道:“上清茶。”

 书房内,对着地图,两人详细把各种意外因素都考虑了一番。

 李善长感佩说道:“贤侄是我见过的最杰出的军事人才,这样的战阵,恐怕军神徐达也难破解。”

 傅忠谦逊说道:“我去榆林,为了保命,算是挖空了心思,还不知实战怎么样。”

 李善长笑了一笑,“就如贤侄所说,要是这样也保不了命,我把李字倒着写,从此不再谈论军事。”

 傅忠心下一晒,我的命没了,你的李字倒着写又有何用。他淡淡说道:“我就把您的话当成赞美了。”

 李善长:“贤侄军事上有如此见解,政事上想必更有高招。榆林地处边塞,怎么抚民,怎么绥远,你说说看。”

 傅忠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李善长。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