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国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十八章 因地用天 (下)(2/3)

第十八章 因地用天 (下)(2/3)

龙不隐鳞 2023-01-10

 “请先生明示!”沂王急道。

 “这些连绵不绝的青山绿水令人羡煞,沂王可是对着他们感叹?”

 “不错!”

 “沂王可知山脉尽头是什么地方?”

 “适才辨识了一下东南西北,似乎正是沂国方向。”

 “不错,出得这一片巍巍群山,便到了沂国。”

 “那先生之意是?”

 “在群山峡谷之中,穿渠引流!”卫羽恍若大悟道,“在骆越之地,攻下交趾与日南后,我等就曾做过。”

 “哦,那太好了!此河名曰濉河,所在地势高耸,而对岸群山之外,皆是沂国平原,地势低平,正好适合挖沟筑渠,灌溉阡陌。到时候,就请卫士令亲率百姓,引河水出群山,入沟渠,布惠泽,重建当年岭南之功。”苏仪朗声道。

 “百姓?”沂王、刘嵩异口同声问道。

 “不错!苏某观得取虑城下百姓,足有不下十万之众;想必须昌城下,亦会如此。若能合两者之力,兴建如此穿凿工程,不出两年,便可大功告成!”苏仪胸有成竹道。

 “那些百姓何以会听从我等之令?”刘嵩道。

 “民以食为天,只要有粮食便有办法。”苏仪道,“他们每天静坐城下,仅靠施舍度日,无所事事,且遥遥无期,更是虚耗劳力;试想,若能让他们知道,修建此工程,每日可有饱食,且完工后,沂国遍地沃野肥田,也能分得田地,将来就可安家度日,前景一片光明。他们又岂会不为所动?又如何不为我等所用?”苏仪道。

 “先生真是谋如泉涌,妙策连发!”沂王笑道。

 “只是,尚需一年多时间方能完工,且完工后从种植稻谷,到粮有收成,又需一载,那这两年多的粮食如何筹划?”卫羽问道。

 “此事,苏某也已考虑过,来源有三处:其一,是取虑、须昌,因为一旦开工,流民都去修建工程,两县城池之围自解,便可向全境百姓筹集粮食,将来加倍补偿;第二,则是向东海王处借,苏某与东海王有旧,他为人温厚善良,谅不会拂我之面;第三,迫不得已之时,还需沂王向众侯爷再筹一次,以备不时之需。此三策有先有后,想来可足以确保我等共克时艰。”苏仪斩钉截铁的说道。

 “先生谋事如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必定昼夜精研,耗费大量心血啊!”沂王由衷感激道。

 “区区小计,何足挂齿?不过,另有一事倒是不可忽略,”苏仪道,“还需从百姓之中,挑选精壮之士,日夜操练,择其优者编入汉军。”

 “先生之意是这增补的一万汉军将士,从沂国百姓之中精选?”沂王问道。

 “不错!若从阙廷外调,这一万人的口粮岂不又在苏某适才所算三策之外?若从本地百姓精选,则口粮不增,只增甲士,则无须再为粮食之事忧虑。”苏仪道。

 当下众人信心大振,趋马径直赶至须昌,见到刘嵩之弟刘信,所遇情形与在取虑如出一辙。

 沂王将诏令出示后,苏仪又把所构思之事讲述一遍,刘信也是当场击节叫好。众人计议已定,遂按照苏仪之谋,分头行事。

 刘嵩、刘信兄弟分别到城外的难民群中,宣讲凿山穿渠之事,并陈清利益,以及将来远景,自是深得百姓拥护。

 随即,两县初步挑选出数万精壮年轻男子,分赴濉河右岸山中。同时,征集铁器、农具数万件,交到这些筑渠之人的手中。

 接着,命令监工的甲士,从其中挑选精壮适于习武之士,编入汉军,闲下来时肄习战射。

 然后,再继续从两县征集粮食,运往濉河山谷与王城两地。

 不久,濉河山谷引流工程既管温饱又分田亩的消息便不胫而走,附近州县的沂国流民纷纷来投,工程进度之快竟出乎苏仪预料,但也产生了突如其来的粮食补给问题。

 对此,苏仪已有备案,当即亲赴东海国,面见东海王刘强,借得许多粮食,然后抽调大量人力,亲自监工,分别在濉河分流处和从群山出口处各自筑建水闸与堤坝。

 整个工程的完工时间比苏仪所预估的提前两个多月,苏仪遂按照人头分配给流民土地与稻种。

 不久之后,原先沂国的荒芜之地,果然变成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

 随着庄稼有了收成,沂国的国力迅速得到提升,面貌随之改观,王城与王宫俱都焕然一新,城内人气兴旺,百业复苏。

 沂王瞧在眼里,乐在心中,对苏仪不仅愈加敬重,更是感激万分。

 谢滟当初去淮国借粮,果然亦如苏仪所料,一粒米都没带回。据他的说法是淮王本来是满口应允借粮,但后来闻听沂国要走了他垂涎已久的取虑、须昌二县,勃然大怒,当即拒绝了沂国的借粮请求。

 对此,沂王并不感到意外,所以也就不以为意。他在意的是首先如何能储备足够粮食加倍偿还给当初愿意出借粮食的各王国、侯国;其次,由于沂国的蒸蒸日上,原先的本地流民已经尽数返回,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地方的百姓纷至沓来,人口已经从纯流出转为净流入之势。

 苏仪道:“沂王勿虑,因地用天,成功之资!粮食,取之于山地河流,只要不出现天灾人祸,慢慢休养生息,假以时日,所借之粮,尽可还清;沂国,人人皆可籍以糊口。但是,勉强生存只是立足之策,而富庶一邦,才是长久之计!”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