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我拐跑了冤种王爷的白月光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九十八章 衣冠禽兽150

第九十八章 衣冠禽兽150

溪棠 2023-01-10

  宣王想起自己某次乘轿出行,行至途中突然来了兴致想要去逛花楼,却不想道旁百姓见了宣王府的家徽,连连叩拜,口中还在呼喊着什么,“宣王殿下来了!”“宣王殿下可是位体恤百姓的好王爷,我在北边的亲戚来信说......”

  迟钝如他,此刻都明显察觉到不同。

  以往百姓跪拜他,只因为他是身份尊贵的宣王,而此前太子出行时,街道旁却总有百姓欢呼称颂,宣王心里无疑是嫉妒的。

  他嫉妒太子每次只是惺惺作态便可以得到这群愚民的拥戴,因此,他想撕破太子的假面具。

  直到今天,他还是如往常一般出行,百姓口中称颂的人却成为了他自己,宣王这时才明白,与其说他是想揭穿太子的虚伪,不如说是他不甘心,因为他,也想拥有同样的殊荣。

  不得不说,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他又不会觉得心虚,因为自己确实在北方做了许多事,他觉得自己是心安理得甚至当之无愧地享受这份赞誉和爱戴。

  宣王想了想,同轿子外随侍的小厮道:“打道回府。”

  俗话说,有些人,越是往好的地方夸他,他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就越是想要往那方面去做到更好。

  或许宣王就是这样的人。

  钟卿听着宣王侃侃而谈自己的志向,不再只是单纯而毫无头脑的野心,虽说现在也不见得他有多聪明,但听到宣王谈起自己在北方见闻和感慨,少了几分虚伪,多了几分触动。

  钟卿沉默了一会儿,微微笑道:“不纳也好,不过府中到底、到底是需要人管家的,要是没人主理内宅,恐怕、咳,外界说出去,不好听。”

  宣王想着也是如此,“景迁怎么看?”

  钟卿道:“王爷若不嫌,我向王爷举荐一人。”

  “府中王姬沈氏,娴静少言,风姿沉稳,王爷不妨让她一试。”

  宣王皱眉,想起了府中确实有这么一位沈氏,不过由于她性子太过沉闷,不如府中其他女子那般会讨好他,久而久之,他都快忘了这个人了。

  “可是沈氏出身微寒,从前是位落魄的富商之女,由她管家只怕......”

  “沈氏是出身不好,但家底子干净,也不爱惹事。且若是再纳一个有身份的贵女,礼节繁琐不说,非但不能替王爷分忧,反倒要王爷为这些事情烦心。”

  宣王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此,便听你的吧。”

  此事一定夺下来,平日里闷声不响的沈氏倒是突然在府中涨了身价,未免王姬的身份太低,王妃特意给了她沈夫人的位份。

  府中人消息灵通,知晓这位沈夫人是王妃钦点下来的,谁也不敢造次。

  外界传言钟卿病入膏肓,可府中人谁不知道,王爷不在的时候,他的手腕镇住了多少人。

  沈氏没说什么,只是由着管家带领,很快熟悉府中事务,她从前是商贾之家的小姐,虽说比不得这些世家豪门矜贵,但在账本算盘这方面,于她而言不过是捡起了老本行。

  因此一段时日下来,宣王府中的账本比从前更加分条明晰,手下的田产铺子,也都被这位沈夫人打理得井井有条。

  府中人很快明白过来,要说眼光毒辣,还得看他们王妃,这不,在王府一堆莺莺燕燕里,偏偏就挑到了这样一位能理事的主儿。

  于是他们从一开始本是碍于钟卿的面子才去遵从这位沈夫人,到后来,整个王府的人都打心眼里对她服帖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

  且说温也这身子骨禁受不住磋磨,虽说当时有钟卿不顾己身相救,但这场热症还是来势汹汹,温也硬是辗转差不多小半个月才好。

  新年很快进入了尾声,这天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京中年年都有灯火盛宴,这天的男男女女没有往日拘束,逛灯会、放河灯,看对眼的还能从此告别孤身。

  心有情丝芊芊系,旧彩笔寄新素绢。

  街上游人如织,比肩接踵,盛况空前,可谓是灯火长照河柳映,连城不夜天。

  温也难得好了起来,宣王便打算将他带去朱雀街看灯会。

  温也小时候时常被关在府中,往往都是抬头仰望着四角的天空,和妹妹一起畅想外面有多么繁盛热闹,因此宣王提出带他出去玩,他是有些心动的,可是他又不想和宣王一起。

  虽然知道宣王此刻已对他无意,带他出来也只是因为自己有批命在身,要在无形中讨好自己,可这样一来,他便不能和钟卿一起去了。

  小年的时候因为自己身子不争气,害得他和钟卿过的第一个年头就这么平平淡淡过去了,这是新年最后一天,他单单只想和钟卿一起过。

  可宣王的命令来的太突然了,现在装病也晚了,正当他苦恼之际。

  钟卿让云越偷偷告诉他,先答应宣王。

  看着云越神秘兮兮的笑,温也心中就安定了不少,钟卿教他如此,便是早有准备,他相信钟卿不会教他失望。

  街上人流太过拥挤,车马轿撵定然是挤不进去的,不过看温也腿上这伤,宣王也没想带他去挤。

  他将人带到一处观景的阁楼上,几个有武功傍身的侍卫在身边跟着。

  吹着夜风,从高楼俯视而下,看这京城繁华,百姓安乐的景象,宣王心中涌动起无限感慨。

  而温也却有些心不在焉,不知道钟卿现在在何处......

  宣王回身跟温也说了几句话,温也都只是勉强应答,两人不尴不尬地聊了些许,此时终于有人来报,说是吕丞相邀请宣王去茶间品茗。

  说来这位老丞相也同钟家太傅一样,也是两朝元老。

  不过他和钟太傅关系可不大好,两人当年一同进殿试,为了一个状元之位,可是在御前奋笔疾书大战了三天三夜。

  从经济到律令,由史策到国论,作答的策论写了一张又一张。

  先帝眼都看疼了,还叫来了当时各大殿堂学士来帮忙做评,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是两人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两人都不服气,打算还要再战,最后还是先帝实在受不了了,挥挥手破例了点这两位状元郎。

  可最后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状元郎只有一位,却不是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人,而原本应该被点为双状元郎的两位,却是都成了探花郎,一时间名动天下。

  这两位的渊源颇深,平素在朝堂上就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几次吵得太激烈了,两位探花郎甚至不顾形象撸起袖子差点打了起来。

  而如今钟太傅去世多年,朝中也就吕相一人独大,不过也许是没了对手,这些年,吕相倒是沉寂了许多。

  但此人也是不可小觑的大人物,吕相一身清芳傲骨,不屈不折,他在朝中从不站队,敢于直言上谏,向来只做对社稷有意义的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